viviartcafe wrote:同意當初張鳳強的新聞其實也上了國際媒體所以支持海軍就公開明白的派張鳳強領個艦隊南巡...然後看菲國如何應對...?!...(恕刪) 支持, 只有在戰場上軍人的價值才會被突顯出來!這也是民眾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精義!今早蘭寧利也講話了..菲槍擊我漁船蘭寧利:海軍必須走出去菲律賓公務船槍擊我漁船引發舉國憤慨,曾經率艦執行巴士海峽護漁的海軍退役將領蘭寧利指出,台灣漁民看到一軍艦就害怕,他們必須升起最大號的國旗,才能讓漁民安心。蘭寧利指出,海洋上的問題絕對是國家實力的展現,以海軍巡弋作為海巡執法的後盾,他強調海軍必須「走出去」展現決心,否則台灣就會被視為無足輕重的邊緣角色。蘭寧利說,民國60年代後期我漁民遭遇菲律賓追逐扣押的案件層出不窮,行政院下達決心派遣軍艦前往巴士海峽護漁,他擔任「天山軍艦」艦長第一個前往當地,才驚覺我方漁民一見到軍艦就趕緊掉頭跑的景象。蘭寧利說:『半夜我們一直覺得有個小目標跟在我們後面,天有點亮時那艘漁船一看是軍艦在前面...掉頭就往台灣跑!他們都被抓怕了!這時我們就會一面最大號的國旗升上桅杆頂,它看到後才掉頭回來....當時感覺就是台灣的漁民真可憐...看了軍艦就跑!』蘭寧利指出,海洋上的問題絕對是國家實力的展現,海巡署護漁執法的先決條件,是海軍要有能力透過長期巡弋展現對那一片海域的有效控制,作為執法者的後盾,台灣如果不能展現這種實力,就會變成無足輕重的邊緣角色,不只會被菲律賓羞辱,連其他國家都一樣不把台灣放在眼裡。蘭寧利說,巴士海峽、東部海域是東亞最繁忙的交通要道,台灣的戰略地位重要連日韓都關注,但海軍退縮在60海浬防空識別區內,儼然被當成是陸軍的長程砲兵或要塞艦隊;他強調,政府不能墨守這樣的陸權思想,台灣四面環海,海軍就應該「走出去」,決策者應該趁這次機會重新檢討當前的國家戰略。
felicitas wrote:其實台灣不是不可以學...(恕刪) 到底是台灣去弄人?還是台灣人被弄...本末倒置!行動上是一回事!喊個不排除開戰不行???一堆有爭議的國家天天喊開戰..真打得有幾個!不敢喊就是認輸啦!!長了知識..卻消了拳頭!!
舞台幫他搭好了, 卻連一句像樣的話都說不出來, 這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在哪裡?開戰說是言重了些, 當官的除了嘴砲外, 有沒什麼作為呢?軍事力量是談判的後盾, 拉成功級 + 康定級各一在海域那裏幾天就好, 看看小菲能怎樣?換他們也只能嘴砲而已...一堆官員, 只會動嘴, 被小菲欺負也剛好而已
hove wrote:不知道能開多遠? 沒...(恕刪) 查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泰語:จักรีนฤเบศร)為泰國皇家海軍所屬的航空母艦,代號HTMS Chakri Naruebet R-911,製造國是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之一。有泰國海軍鎮山之寶之稱。查克里·納呂貝特號服役後,泰國因而成為東南亞地區中唯一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製造商是西班牙巴贊造船廠,與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空母艦為同一級航艦。由於泰國財政狀況在亞洲金融風暴後並不佳,維持這艘航艦的運作已經非常勉強。泰國海軍鑑於南沙群島競爭的白熱化,並且馬六甲海峽海盜的猖獗,且為了跟西邊的南亞強權印度以及對抗中國的威脅及鄰近的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競爭,在1990年代初期泰國海軍原本祇想要一艘直昇機母艦但當時西班牙巴贊造船廠提出可以用4億美元為泰國建造一艘航空母艦而且還附送二手的AV-8S作為艦載機,這樣泰國和西班牙於1992年作成了交易,1996年1月20日,泰國皇后還親自到西班牙並和西班牙皇后一起主持該母艦的下水禮,該母艦被命名為"查克里·納呂貝特號",這是泰國皇朝開國君主的名字,而其編號是"911",9在佛教當中有吉祥之意而11表示上上的意思,1997年3月20日,查克里·納呂貝特號正式加入泰國皇家海軍,這樣令其能掌握馬六甲海峽一帶關鍵海域的制空權和制海權。配備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的滿載排水量僅有11,486噸,為目前服役的世界最小航母,在此之前則是義大利的加里波底號航空母艦。納呂貝特號航速最高可達27節。引擎使用複合柴油機與燃氣輪機(CODOG),主機包括兩具美國通用電氣製LM-2500燃氣輪機,以及兩具德國授權巴贊造船廠生產的MTU 16V1163 TB83巡航用柴油機,雙軸可變距螺旋槳推進。最大航速達27節,巡航速度為16節,整個系統的可靠度明顯勝過單單依靠單軸推進的西班牙同型艦亞斯都利亞親王號;而柴油主機的引進也使查克里·納呂貝特號在經濟航速下有更大的續航距離。這四具主機分別置於艦體中段前、後兩個獨立運作的機艙,每個機艙各有一具燃氣輪機與柴油機,各負責驅動一根大軸。艦上的電力由四具功率120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提供,分別置於兩個輔機艙內,每組發電機可選擇使用併聯或獨立方式運作;此外,艦艏部位還設有一台緊急用的柴油發電機組。損管方面,全艦劃分為三個各自獨立的消防區,由敷設防火絕緣材料的甲板或水密隔艙予以區隔,各區均設有獨立的損管控制站與消防系統,消防設施包括海水消防總管路、泡沫滅火系統以及灑水系統等,艦上各處均設有手提式的二氧化碳或乾粉滅火器,彈藥室內則設有可降溫與消防的灑水系統。為了強化耐海能力,艦體兩側設有展翼形防搖龍骨以及一對由電腦控制的穩定鰭。由於查克里·納呂貝特號擔負著泰國艦隊的旗艦,因而必須要設有相關的指管通情裝備。與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空母艦一樣,查克里·納呂貝特號大部分的電子裝備與武器都由美國提供。查克里·納呂貝特號配有兩挺50機槍,和在2001年安裝的三個馬特拉Sadral 6管面對空導彈發射裝置發射米斯特拉爾導彈[1][2]。艦首配備滑躍起飛甲板,艦上配備有第一代垂直起降的AV-8S海鷂戰鬥機。西班牙引進第二代AV-8B後,出售了其7架單座第一代AV-8S式鬥牛士式海鷂戰鬥機和2架雙座AV-8A給泰國海軍。由於第一代AV-8S式鬥牛士式海鷂戰鬥機已老舊,它們大多長期被閒置在陸上飛機庫當中。據稱到1999年,只有一架鬥牛士戰鬥機仍然能飛[3]。艦上亦配屬艦載直升機中隊執行任務。實際上由於1997年金融危機以後,泰國政府至今沒有能力購買新垂直起降飛機維持該艦的全狀態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