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eriestw wrote:最重要的是它的公平性!! 看了現在小孩要上個學校要準備一堆有的沒的,真的會昏倒,我小孩可能2歲就先去補個鋼琴了吧,不然沒才藝怎麼申請學校呢...以前考個2天試就有高中大學可以念了,感覺真的輕鬆很多...
我會以前沒太多錢補習,補個英數假日班(成績夠好,學費還能減免)現在小孩假日要補習,寒暑假當志工(多半心不甘情不願),還要抽空參加各種才藝比賽(報名費都是錢錢錢)之前還看過"一班都是長"的新聞,可見教改的確有很多爭議性就像之前的"建構式數學",現在還在用嗎?十年後,誰知道又會改成哪種樣子
異鄉苦工 wrote:公平?僑生可以加分這公平嗎你知道前三志願高中常有那種人情班嗎基本上這根本就不是教育只是一種科舉考試台面上的人物哪個不是聯考的佼佼者又哪個真的是人才了...(恕刪) 僑生加分或許有爭議, 但一年僑生才多少? 佔總錄取人數才多少?且這些名額還是外加的..在聯考時代前三志願高中哪來啥人情班?在高雄區前三志願, 雄中, 雄女, 高師附中, 鳳中從沒聽過這種東西..你到底懂啥是科舉嗎? 考上聯考就能當官啊? 或保證進入成功人士之列嗎?況科舉有何不好你了解嗎? 你思考過嗎? 在歷史上科舉制度可是取代掉九品中正制的耶.科舉出問題被廢掉是在於當時清朝科舉考試的考試科目及內容上(八股文比賽), 而非本身制度不好或不公平.到現在考試院(孫文所創)辦的各項公務員考試也是公認取過去科舉的精神優者而延續之. 對岸一樣也有國家公務員考試.有比這更公平公正的制度嗎?聯考的佼佼者是歷年考上台大醫學系的那一些人!台面上的人物有幾個是台大醫學系畢業的?若照你所寫的反思, 難道聯考落敗者就會是人才嗎?自己做好功課想清楚再寫吧...
高雄區的第一志願是雄中,雄女第二志願是高師大附中第三志願是鳳中這才是前三志願fisheriestw wrote:在聯考時代前三志願高中哪來啥人情班?在高雄區前三志願, 雄中, 雄女, 高師附中, 鳳中從沒聽過這種東西..,...(恕刪)
小田0216 wrote:高雄區的第一志願是雄中,雄女第二志願是高師大附中第三志願是鳳中這才是前三志願...(恕刪) 我原文寫的是"在高雄區前三志願, 雄中, 雄女, 高師附中, 鳳中從沒聽過這種東西.."跟你寫的有衝突嗎?我寫的這四校不是高雄區前三志願嗎?為何我把雄中放雄女前面, 是因為最低錄取分數雄中高於雄女.
以前的聯考很好啊~這是最公平的~幼稚園要念不念隨便你~小學就是玩~沒啥壓力~國中高中有需要補習的就去~不去補習的也不見得功課就很差~考不上高中的就去念職校~考不上大學的就去唸二專~行行都有出頭天啦~書念的好的~想繼續念研究所就去~書念不好的~早點出社會也比較實在~嫌聯考一試定江山太殘忍的~那就考2次平均就好了~會想唸書的就會念~不想唸書的逼也沒用~啥學者~啥官員~儘會出些餿主意~胡搞瞎搞~教改越改越差~漏洞一堆~不公平一堆~差別待遇一堆~惹人爭議一堆...事實證明是有比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