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建石化專區等同宣判高雄沒未來了

弄個石化專區

將石化業者,遷至填海造陸區統一管理

遠離住宅、商業區,這樣也要嫌?

高雄要發展文創?我是沒有什麼意見啦

但為什麼有石化業就不能發展文創業?

這兩件事情是互斥的嗎?

還是被政客們洗腦到,有石化業就不能有文創業?

兩個一定要拚個死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完全沒有並存的空間?

還有人說,高雄揹負石化業的包袱

請問,有人或法令限制高雄不能發展其他產業嗎?

城市的發展,本來就有其歷史演進

未來要怎麼轉變,端看主政者的眼光與規劃

補助全國第二,還事事都是中央的錯

到底是誰的問題?

還有,不要再說什麼重南輕北了

已經很多人提出數據出來打臉了





看到這話題還是出來說說話~
我是高雄人,
我從小在莒光長大,讀油廠國小,國光中學等,
所以我是標準的中油子弟,
對大社工業區,仁武工業區,大發工業區,林園工業區和大林浦都還算熟悉,
站在內部來觀察,
其實台灣的石化業已經過了可以挽救的時間點,
現在的石化業只能出走,或是留在台灣逐漸萎縮,
所謂的高雄港三期計畫根本是外行人說的話,
1. 國光石化喊了10年,民營公司跟著政府跑跳10年,最後是一場空...
2. 三期計畫?請問一期何時蓋好?二期何時蓋好?三期蓋好大概中國已經登陸火星了...
3. 填海造地不是萬能的,三期不過就是把外海用紅筆畫一圈,請問當官的知道那裡有多深嗎?

基本上當國光石化死在大城,又死在馬來西亞時,
台灣泛中油體系的石化公司就已經沒有機會留在台灣發展了,
論經濟規模也輸人,
論原料成本也輸人,
論產品關稅也輸人,
那.......

泛中油體系的石化公司有沒有股票破50的呀?!?
不造地搬出市區

難道在市區會比較好嗎?

briangwang wrote:
泛中油體系的石化公司有沒有股票破50的呀?!?


哪有沒有文創觀光股票破50的?
文創想在高雄扎根 只灑錢是沒用的
之前的sony R&H 死的死 逃的逃 沒補助就飛快的逃走

重點花媽政績老愛提這個 結果只換來駁二掛個招牌可以照相就算有交代
要吸引文創駐紮是圈內人一個帶一個來的 不是排隊領補助金的

現在高雄缺少人流及商業性的街道對文創產業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阻力
高雄文創產業要成功就是要出的了駁二 每條巷弄有辦法出現一些小型工作室
沒有人那些店哪有機會活 去隔壁台南就知道再說什麼了

briangwang wrote:
看到這話題還是出來說...(恕刪)

應該還不致於這麼悲觀,目前至少還有台塑六輕頂著先。石化廠本來就是一期一期建起來,邊蓋邊生產,新的廠用新的設備及技術,污染低、能源消耗少,藉這次的石化專區重建順便換血也是不錯。只要規模起來了,成本就有辦法。聽我們主管講,現在最怕的其實不是來自中國或是阿拉伯的競爭,而是美國正在研發頁岩氣的開採,若一但有低成本的技術可以開採,美國人直接在國內當地設煉油廠,那全世界的石化廠都要剉咧等。
畢竟這是民生工業,生活上很多東西都要用到,再怎樣都得留下來。
小林007 wrote:小弟曾經在M01其它的討論區(蜕變中的大
也許經濟部可以帶幾個里長和民代去新加坡參觀看看,說不定回來就贊成設專區了。

壓力鍋 wrote:
應該還不致於這麼悲觀,目前至少還有台塑六輕頂著先。石化廠本來就是一期一期建起來,邊蓋邊生產,新的廠用新的設備及技術,污染低、能源消耗少,藉這次的石化專區重建順便換血也是不錯。只要規模起來了,成本就有辦法。聽我們主管講,現在最怕的其實不是來自中國或是阿拉伯的競爭,而是美國正在研發頁岩氣的開採,若一但有低成本的技術可以開採,美國人直接在國內當地設煉油廠,那全世界的石化廠都要剉咧等。
畢竟這是民生工業,生活上很多東西都要用到,再怎樣都得留下來。


請不要誤會了,我個人是100%支持煉油石化產業在台灣的,
只是無論是那一黨執政,
對於煉油石化產業都是既不專業也毫無計畫,
國光石化的陣亡是國民黨執政時宣佈的,
無論是民進黨的高雄市政府或是國民黨的中央經濟部,
對於高雄煉油廠也完全沒有一絲絲覺得有必要保留,
這時再畫一個大餅說高雄外海三期計畫,
都嘛是騙人的,我寧可相信屆時人類已經登陸火星比較實際....

所以站在煉油石化的角度,
中央單位與地方政府的態度,
不是逼出走他國,就是留下來萎縮,
你提的台塑麥寮廠是世界少數的煉化一體,
所以生產成本還算具競爭力,
但你可以研究看看台塑提出來的5期計畫,4.9期,4.8期,4.7期....
都因為卡在環保等因素而沒有通過,
在經濟規模上就逐漸輸給韓國和對岸廠商了...

至於頁岩氣,多半人在討論時也是半調子,
頁岩氣的開採成本是比起早期大幅下降,
但和中東地區隨便挖都有天然氣和原油冒出來相比仍然是較高的,
頁岩氣的最大吸引點是頁岩氣的位置在全世界最大的單一市場 - 美國,
比起中東地區而言,
可以在美國開採頁岩氣並進而轉為石化原料,
所有事情都在最大單一市場內搞定,
而美國比起中東地區,亦較歡迎民間企業去投資開採,
但若是考慮遠東地區的市場,頁岩氣的影響就相對沒那麼大,
另外頁岩氣目前僅能轉為烯烴而沒有芳烴,
所以苯的價格已經很久沒有掉到1000 USD/TON以下了....

回歸國內,
台聚在擴廠,中纖已經擴廠完,東聯也在擴建,
光這三家公司因為擴建所增加的乙烯需求那來?
雖然中油目前有新三輕(六輕),四輕和五輕,
但依照中央與地方的態度,年底五輕也要停工,
那這三家石化公司的乙烯豈不是又要透過海外採購進口,
冷凍乙烯的價格 vs 輕油裂解廠的管道乙烯價格.....
所以石化公司不是笨蛋,政府都不支持了,
要真的支持那五輕不要關呀,高雄煉油廠不要關呀,
看看又有那個政治人物有膽這樣做??

dohan8850 wrote:
也許經濟部可以帶幾個...(恕刪)


你漏掉了地下電台的主持人

晴耕雨讀123 wrote:
就這樣辦吧...
同樣一件事,不同程度的人做就有不同的結果,可憐的是去爭執事情對錯的假意題而避開執行面.....太廉價..
執行得好,什麼事都可以有好結果,做事品質爛,選擇了什麼,都沒好結果..

拿高雄和別城市比,以目前高雄當政的人,比雞腿哦

目前高雄當政的人最好有辦法就把所有石化管停管,甚至把石化or 重工趕出高雄
看看高雄的失業率會變成什麼數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