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輕軌 165億元,台中 BRT 20億元,不知那一條坐的人比較多?

15151515151515151515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運量只有4萬,13萬, 卻蓋了可運40-60萬人的重運量MRT
蓋了長達6個車廂的月台, 但卻只有3節車廂,


你要問吳副總統 與蕭萬長 前副總統 (時任院長)

當年1998年6月,行政院發函指示:高雄捷運的興建方式「請儘量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辦理為宜」

興建計畫高運量也是行政院通過。

後面的通常只是跟著只是發包興建,何況這個還是BOT工程不是政府自己蓋的。

這個遊戲規則已經討論到爛了。

伯爵紅茶 wrote:
札幌地鐵link你要...(恕刪)


呵呵
札幌地鐵是重運量MRT嗎? 不是吧
您再查清楚吧..


日本地鐵和高捷最相似的是福岡市地鐵
同樣是重運量MRT
同樣只有兩條交叉路網,
同樣皆銜接機場與高鐵

可是福岡地鐵運量很高
但只有小虧..


為啥?
您可去查查..





yz1383 wrote:

不然你認為是花媽扣薪水?
還是高雄市民扣錢?



從高雄的市政經費去支出

自然就排擠到其他建設的費用


簡單一點說 今天如果是同樣的花在陳菊的家

陳菊就不可能這麼大手筆地亂花
Allen Yeh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可以用幾百億 中運量級及BRT 解決的
卻花了2000億做重運量MRT . 每年還要賠20多億
要誰負責呢?


負責的人我說過,那個人現在位高權中。

除非我們請阿扁來負責一下,當然也可以。反正他專門負責...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高雄環狀線運量又低,
每月千萬的虧損幾乎可以預見..
學學台中吧..把錢花在刀口上
不要再花錢如流水..


有差這一條嗎?

你知道一年台灣政府借款多少錢嗎?
高雄市每年上繳中央的營業稅1100多億元。

高雄算是國際化都市了,輕軌早就該做。

我15年前在美國 搭過他們的輕軌 人口比台灣少更多。人家1986蓋好還持續蓋好幾條。
剛開始也是沒有太多人搭,路網有了之後日流量就有13萬人。

所以公眾交通建設都是虧錢,全世界很少賺錢的大眾運輸。都是靠補貼來的。

高雄臨港線本來就合適搞輕軌,用BRT比較不好還在佔用路面與大卡車爭道。

********************

台中BRT 問題在補助金
買車一台要一千多萬,還不包含車站設備
但是台中市政府一年補助給這些公車業要花多少錢?
100年度救給的9.8 億補助金。
快捷BRT 另計目前就補貼了20億 去開張,搞了一個公司出來。

但BRT所以你每年要花油料、司機、車子耗損 輪胎、耗損,補助也是台中政府出資,但是你的八公里免費。
還不是全民負擔.補助金更多。還要年年花好大一筆...

BRT與LRT車輛耗損差很大。所以每年補助金額也是一筆大錢
LRT相對前面投資多後面消耗少。
各有好處。

重點都是會計制度中的折舊率。如果160億投資折舊率用30年算或20年算,到時候虧損就會出來
台北捷運的計算就是不把興建費用算進去。只算收入與支出。會計上容易變成盈餘.

有問題行政院為何要通過LRT高雄興建案!中央政府政策是自己打臉嗎?

***
結論
LRT 160 /使用40年 一年4億折舊 電能驅動算是綠能
BRT 每年給10-20億/車輛補助

伯爵紅茶 wrote:
我15年前在美國 搭過他們的輕軌 人口比台灣少更多。人家1986蓋好還持續蓋好幾條。
剛開始也是沒有太多人搭,路網有了之後日流量就有13萬人。

所以公眾交通建設都是虧錢,全世界很少賺錢的大眾運輸。都是靠補貼來的。

高雄臨港線本來就合適搞輕軌,用BRT比較不好還在佔用路面與大卡車爭道。
(恕刪)



我想美國的 摩托車 應該沒有高雄多吧.... 如果美國的 摩托車 和高雄差不多 , 您再來說嘴吧~

我住高雄 , 高雄大眾運輸虧本的原因還是大家都習慣 騎摩托車 吧~

等市長有種來個 [禁摩托車] , 您再來說吧~



高雄臨港線本來就合適搞輕軌 .... 我可以和你對賭 , 絕對無法達成收益平衡.....

是高雄人都知道 , 搞輕軌就是為了建設公司炒高房價.....

這一點 , 你可以在網上問看看 , 高雄人會去坐輕軌 , 還是情願騎摩托車 ??

我還希望把錢拿出來 , 把登革熱搞好就好.

或是把空氣管好 .... 這几天的高雄 , 天空看起來和北京沒有什麼二樣....

今天還被越勞笑 , 你們高雄的空氣不好, 水也不能喝 , 蚊子還有毒 .... 比我們老家差太多了....

我還無語以對.



伯爵紅茶 wrote:
負責的人我說過,那個...(恕刪)


台中公車一年補助20億,

你知道高雄公車明年一年補助多少嗎
"高雄市公車於今年一月一日正式民營化,市政府原本希望藉由公車民營化後,能夠降低市府每年十二億元的財政負擔,但交通局今年仍編列十一點零五億元預算,來補助六家民營公車業,並沒有減少市政府的財政負擔。
"
這還不包含中央補助的,現在高雄搭公車免費這部份

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424557

另外你知道台北市一年也補助公車20幾億嗎


最後
台北市公車月運量5000萬
台中市公車月運量900萬
高雄市公車月運量500萬
伯爵紅茶 wrote: 你要問吳副總統 與蕭萬長 前副總統 ...(恕刪)


原來高捷算他們二個的功績呀!
動土跟完工剪彩有看到他們的身影嗎?
真怪,真怪…一直在爭功諉過…果然超幸福的…

伯爵紅茶 wrote:
我15年前在美國 搭過他們的輕軌 人口比台灣少更多。人家1986蓋好還持續蓋好幾條。


美國很大,而且大多數地方大眾運輸系統都不發達,人家都家戶好幾台汽車了,哪有閑情逸致慢慢搭輕軌呢?

這跟幸福城市問題一樣,家戶都有好幾台機車,甚至騎腳踏車半小時內就能到達舊市區鬧區幾乎任何地方時,最好是有時間去搭高捷,然後等個半小時才來一班公車,再花個廿分轉乘時間才能到達要去的地方。

卅年前就在喊的棋盤公車,而且高雄市舊市區還因原本到規劃的關係,是最好試行的城市,結果到現在是怎樣呢?

「棋盤幹線公車先導計畫上路,選擇一心(紅18)等十二條運量較高的幹線公車,將原有的曲折路線調整儘量「拉直」,形成棋盤式的分布,縮短等車時間

藉由「一心、三多、五福、建國、中華、民族、自由、復興、中華、環狀(168東、168西)、60、77、218」共計12條公車路線,以加密班次及增加轉乘站位、公車轉乘公車免費及公車捷運轉乘優惠等措施,鼓勵民眾多加利用並養成搭乘公共運輸的習慣。」

多有趣啊,先行計畫還拿原本運量就高的路線,這樣還需要你培養運量嗎?這種做一半的棋盤,能期待這規劃要發揮多少功效?

質疑別人不是住在幸福城市的,不妨把這十二條公車套在高雄舊市區地圖上解釋說明一下,這個做半套的棋盤公車,到底是培養運量,還是只是噱頭而已。

最後,我還記得當年高捷通車之後,高雄市政府就把中山路上的公車都給廢了的偉大功績。所以,若你剛好從機場下來,要去青年路中山路口的話,唯一辦法就是坐到三多商圈或是中央公園,然後頂著高雄的大太陽走路到目的地。

台北呢?板南線貫穿忠孝東西路,可也沒有因為通車緣故就把 299, 232, 212 等路線給停掉哦。
高雄輕軌目前的規劃是
1.開放式車站
2.上下車刷卡
3.下車要按鈕門才會開

東京的都電荒川線也差不多這樣...講難聽一點就是有軌道的公車,但重點來了,以高雄人的守法性民族性.....到時不亂成一團才有鬼,不過也不用擔心,反正媒體對幸福城市負面新聞不會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