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際貿易一些雜談與圖文20201115 RCEP超級經濟圈正式誕生 橫跨亞太15國逾20億人口最新更新:2020/11/15 15:49


樓主的資料好豐富,好確切。

稍微幫樓主補充一件事情,上週結束的APEC,這次的主題就是亞太自由貿易區和互聯互通。

樓主貼上的鐵路、油管等等跨歐亞大陸的建設,五年前看起來是夢。

這次APEC上,習近平直接宣佈捐款500億美元,成立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銀行,這夢正在實現中。

根據這次APEC上,大陸提出的措施和做法,我自己覺得TPP應該沒搞頭。

大陸的戰略是,跨歐亞大陸的互聯互通及亞太自由貿易區。

看完地圖之後,台灣因為冷戰時代的矛盾崛起,可是在這時代台灣一點重要性也沒有了。

以前政府在處理 GATT 與 WTO 時是怎麼做的

現在又是怎麼做的?

以前的經濟涉外官員積極在各國找破口

我認識的人說在瑞士談判都是經濟專業官員在主導, 下面的工作小組每天幫長官準備備詢資料都是挑燈夜戰

中國打壓也是吞下去硬拼, 當年 30 出頭的一票年輕基層公務員為了長官能順利談判,
熱血遠超過日劇官僚之夏中的情節

現在連高層都毫無作為, 以政領商都要坐等中南海審批?

還好意思談 FTA 對台灣區域經濟的影響?

halachung wrote:
拿台灣本土的長榮來說...(恕刪)

地球洋流決定了東北亞, 東南亞, 印度洋間的貨運交換路線

地球的轉動就是這麼回事, 你的圖再怎麼畫, 文字再怎麼寫

還是得遵循基本的物理學定律



sohopro wrote:
以前政府在處理 GA...(恕刪)

老實說,
你這樣的說明證明你只選擇性在讀取信息,

馬政府簽訂的只有比扁政府多而已,

像近期的台紐經濟合作協定,
臺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
不知道是不是算是耶,
這樣選擇性的支持辛苦的公務人員這樣不好。
neternie wrote:
地球洋流決定了東北亞...(恕刪)


洋流是決定航運路線的因素之一沒錯,
但是決定船要不要開來你家,
是你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跟需求,
這樣說明夠清楚了吧,

琉球群島也是洋流必經之路,
照你這麼說說琉球應該比台灣經濟發展更好吧。。。

不是你卡個台灣海峽,
經過的船就要像過收費站一樣進來交保護費,
停一下你的港口加個油,
要進來也要有貨收或有貨要送阿,

再跟你說一個現實,

2013年,全球10大集裝箱港排名座次中,包括香港港在內的中國港口共包攬七席,余下的第二、第五、第九名分別由新加坡港、韓國釜山港、阿聯酋迪拜港摘得。
  
  2013年,全球10大集裝箱港口依次為,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香港港、釜山港、寧波—舟山港、青島港、廣州港、迪拜港、天津港。
  
  2013年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口仍為我國的上海港,上海港以3361.7萬標箱的吞吐量,連續4年坐穩全球第一的寶座。排名第二的新加坡港與上海港的差距從2012年的80余萬標箱擴大到100余萬標箱,其2.9%的增幅稍低于上海港的3.4%。
  
  2013年,深圳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327.8萬標準箱,比香港港口多出近100萬標箱,首次超越香港港,躍居全球第三。受競爭分流和工人罷工影響,香港港口2013年增速降低了3.6%,是全球十大集裝箱港中唯一出現負增長的港口,這與2012年的情況類似,連年呈現負增長的香港港被步步緊逼的深圳港大比分超越,毫無懸念。
  
  2013年,韓國釜山港仍然排名第五,中港網數據顯示,釜山港已是連續第11年排名全球集裝箱港口第5位,但2014年可能被其后大步追趕的寧波—舟山港拉下馬,因為在2013年,后者以7.3%的增速大大領先于釜山港的3.7%,差距也從2012年的87萬標箱縮小到2013年的32萬標箱。排名第六的寧波—舟山港,也是前十大集裝箱港口中增速最快的港口,超過釜山港似乎指日可待。
  
  增速僅次于寧波—舟山港的是青島港,達到7.0%,青島港在2012年以微弱差距惜敗廣州港、屈居第八之后,在2013年以小幅優勢擊敗廣州港,前進一位。
  
  天津港2012年將勁敵鹿特丹港挑落下馬,首次躋身十大集裝箱港行列之后,2013年地位更加穩固,與鹿特丹港的差距拉大到約140萬標箱,同時,向排名第九的迪拜港發起挑戰,二者差距已在2013年縮小到約63萬標箱。
  
  據中港網測算,2013年全球前10大集裝箱港共完成箱量20428萬標箱,較2012年增長3.1%,略低于上年的3.4%。
  
  2013年全球10大集裝箱港“俱樂部”入門門檻已提高到1300萬標箱,目前,全球1500萬標箱以上港口共8個,2000萬標箱以上港口共4個,3000萬標箱以上港口為2個。



問你,
你找找看台灣哪個港口在排名前十裡面?
在講國際現況時真的不要再用那些似是而非的方式,
也許你內裡真的懂,
但是用這樣不全面與脫離現實面的表述,
會誤導許多不懂的年輕學子,
事實擺在眼前,
有需求才有吞吐量,

你真的有那需求有那實力,
沙漠都能變綠洲,
像杜拜一樣,
這樣為您說明您能比較瞭解了嗎?


世界航線(圖)
太平洋航線主要可分為以下航線組:

① 遠東--北美西海岸各港航線

該航線指東南亞國家、中國、東北亞國家各港,沿大圓航線橫渡北太平洋至美、加西海岸各港。 該航線隨季節也有波動,一般夏季偏北、冬季南移,以避北太平洋的海霧和風暴。 本航線是戰後貨運量增長最快、貨運量最大的航線之一。

② 遠東--加勒比海、北美東海岸各港航線

該航線不僅要橫渡北太平洋,還越過巴拿馬運河,因此一般偏南,橫渡大洋的距離也較長,夏威夷群島的火奴魯魯港是它們的航站,船舶在此添加燃料和補給品等,本航線也是太平洋貨運量最大的航線之一。

③ 遠東--南美西海岸各港航線

該航線與上航線相同的是都要橫渡大洋、航線長,要經過太平洋中樞紐站;但不同的是用不著過巴拿馬運河。 該線也有先南行至南太平洋的樞紐港,後橫渡南太平洋到達南美西岸的。

④ 遠東--澳、新及西南太平洋島國各港航線

該航線不需要橫跨太平洋,而在西太平洋南北航行,離陸近,航線較短。 但由於北部一些島國(地區)工業發達而資源貧乏,而南部國家資源豐富,因而初級產品運輸特別繁忙。

⑤ 東亞--東南亞各港航線

指日本、韓國、朝鮮、俄國遠東及中國各港西南行至東南亞各國港口。 該航線短,但往來頻繁,地區間貿易興旺,且發展迅速。

⑥ 遠東--北印度洋、地中海、西北歐航線

該航線大多經馬六甲海峽往西,也有許多初級產品經龍目海峽與北印度洋國家間往來,如石油等。 經蘇伊士運河至地中海、西北歐的運輸以製成品集裝箱運輸為多。 本航線貨運繁忙。

⑦ 東亞--東南非、西非、南美東海岸航線

該航線大多經東南亞過馬六甲海峽或過巽他海峽西南行至東南非各港,或再過好望角去西非國家各港,或橫越南大西洋至南美東海岸國家各港。 該航線也以運輸資源型貨物為主。

⑧ 澳、新--北美西、東海岸航線

澳新至北美西海岸各港,一般都經過蘇瓦和火奴魯魯等這些太平洋航運樞紐。 至北美東海岸各港及加勒比海國家各港,需經巴拿馬運河。

⑨ 澳、新--南美西海岸國家各港航線

該航線需橫越南太平洋。 由於兩岸國家和人口均少,故貿易量最少,航船稀疏。

⑩ 北美東、西海岸--南美西海岸航線

本航線都在南北美洲大陸近洋航行,由於南美西岸國家、人口少,面積小,南北之間船舶往來較少。 南北美西海岸至北美東海岸各港要經巴拿馬運河。

sohopro wrote:
以前政府在處理 GATT 與 WTO 時是怎麼做的

現在又是怎麼做的?...(恕刪)



就是開放九百多項大陸農產品進口 , 害慘農民

還有米酒一瓶兩百呀 !

當然傷害台灣最大的部分 , 則是承諾給予外國產品超低進口關稅 , 結果把本土中小企業打得無法翻身 !

所以說 , 這些涉外事務成功與否 , 政府高層的能力才是關鍵呀 ~




這個政府什麼不會,嚇唬老百姓最會

什麼不簽就被邊緣化,好嚇人的詞

難道不知道台灣自以為很屌退出聯合國的那一天就已經注定要被邊緣化了

外交政策處處被打壓不就是邊緣化

怎麼會是小小的經濟協定不簽就被邊緣化



好不容易連爺爺去摸大腿的破冰之旅

接下來的國共合作一片協和

都是大陸讓利給台灣

目的要收攏這個地方政府的民心

政客,大老闆這些既得利益者拍手叫好

不懂的是,怎麼連一般民眾也跟這咐和

好像邊緣化會讓台灣整個毀滅一樣

難道不知道簽了不會讓你薪水增加

還有可能喪失國家尊嚴嗎?
jojoarnima wrote:這個政府什麼不會,嚇唬老百姓最會

什麼
要想盡辦法反對到底,讓政府什麼都做不了,百姓生活越苦,在野黨票越多,拿回執政權指日可待
jojoarnima wrote:
這個政府什麼不會,嚇...(恕刪)


嚇唬嗎?
實話總是殘酷而不得人心的
而且你都說邊緣化無可避免、已經在發生
那嚇唬兩字又從何說起?

至於後面那些尊嚴之類的就恕不理會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