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ecutrix wrote:
不只是在美国,整个...(恕刪)
Lisa_Hsu wrote:
看來187社會檔案...(恕刪)
我覺得我們舉美國學業好的高中和187電影裡的高中都是兩個極端。 較為平庸的高中是占多數的。 所以快樂學習而且不至於到像187電影裡那樣的高中是有不少。 上競爭的高中,好處是較容易申請到私利的好大學,像是哈佛,史丹佛等。 那些大學會給這種高中率取多名畢業生的名額。 但是假如要上柏克萊,除非你能夠在那種競爭高中名列前茅,還不如轉去部競爭的高中名列前茅。 因為一些公立大學為了照顧窮困學區,又不能明目張膽的偏好(加州公投209通過,讓大學不准以種族來率取學生),想出這種苦肉計。 你在高中排名前面,就留個位子給你。 這樣子排名不好的學校也有競爭力,還是有學生能不靠種族申請到柏克萊。
怎麼玩大學申請遊戲有專人幫你的小孩子設計。 我有親戚賺這個外快,他說他的客戶,有些從7年級就開始計畫,上那些課,做甚麼課外活動,甚麼社區服務。
美國的競爭不光是學校而已。 畢業後,就業,你還要擔心其他國家的人來搶飯碗。 就以高科技來說好了我舉幾個例子
intel (有匈牙利猶太裔是創辦人之一)
yahoo (台灣和美國)
google (俄羅斯裔和美國) 他們的教授,史丹佛教授 Rajeev Motwani是印度人,博士才來美國,他幫助過google和paypal
tesla & SpaceX (南非) SpaceX 歷史上首次成功的讓火箭發射後自己降落在一個平台好回收
你去矽谷的一些好學區學校看看,有多少學生不是白人。 有多少學生的家長不是生在美國的。
回到187電影,我大略的看了一下子。 我覺得是有寫實的部分,但是請記得那是一部電影,是老師寫的一部電影。 也是1997年上市的電影。 電影要好看,當然要能打動你的心。 就好像我想要國外人士捐款,我到台灣各地拍攝乞丐乞討,破碎家庭的小孩子現狀,濃縮起來賺人眼淚捐款。 你要更好看,要有一個好故事,有好人,有壞人,想想台灣以前的一部電影,魯冰花。 我去年還是前年因為聽到那個音樂,好奇去看電影,看到眼睛會濕
 現在還是有學校有金屬偵測器,還是有學生帶槍,帶刀子等武器到學校。 但是被攻擊的學生,老師比例不像1997時那麼糟了。
 現在還是有學校有金屬偵測器,還是有學生帶槍,帶刀子等武器到學校。 但是被攻擊的學生,老師比例不像1997時那麼糟了。請看美國政府統計資料,圖表可以看的出來學校暴力案件是往下走的
這是187電影裡有提到的60分鐘報導一個真實的美國英雄老師/教練,徒手衝去對抗殺了他的學生的槍手,救了不少學生,那個老師後來自願轉去鄰近治安更糟的學校(現實中願意那樣做的老師很少),做它們的教練,因為他像187電影裡的老師,想要幫助小孩子,想要做老師,這個才是現實。
據我所知,187作者是個在洛杉磯教書的代課老師。 他曾經被一個學生威脅要殺了他,然後他才發現那個學生上個學期刺傷了教師助手。 他是自己去翻學生檔案才發現這個事實,學校沒有跟他講。 電影不少是事實,只是拼湊起來的。 原來的老師是白人,演員Samuel Jackson看到劇本後主動想要改成黑人教師,然後也帶入他自己的阿姨/姑姑是老師的印象。 可以自己去看187的電影歷史,從開始到演變成銀幕上的電影
 
                                             
                                 我只有聽到同學抱怨一些老師程度不太好。 國文老師寫錯字,別字。 我只是覺得語言出題有時候不容易。 以前還有聯考的時候,我有看過英文考題,還不錯,我很像沒甚麼覺得有兩個答案的問題出現(我沒去碰翻譯題)。 但是最近收到一些英文考題,不是很清楚來源,只知道是學生考題,讓我有時候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答案不是那麼明顯。
 我只有聽到同學抱怨一些老師程度不太好。 國文老師寫錯字,別字。 我只是覺得語言出題有時候不容易。 以前還有聯考的時候,我有看過英文考題,還不錯,我很像沒甚麼覺得有兩個答案的問題出現(我沒去碰翻譯題)。 但是最近收到一些英文考題,不是很清楚來源,只知道是學生考題,讓我有時候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答案不是那麼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