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講講 wrote:所以以東吉島((澎湖)) 來討論,至少這是真實在台灣海峽發生過的東吉島測站 198714傑魯得 46.0 70.0颱風中心 60 最大風速?? 所以以歷史最高紀錄來說,還是可以承受阿!建議您不要一直卡在颱風中心最大風速, 歷史上颱風70m/sec以上的都好幾個問題是這些颱風不是沒到過台灣海峽,就是到了台灣海峽時風速已經減弱了(中央山脈號稱護國神山不是叫假的)
imhung wrote:2015到2018也沒多久,這幾年有什麼黑科技?還是挖到外星人遺跡? 沒啥黑科技,折斷的就單純早期耐風係數抓比較低,撐不住就斷了。其實找一下相關新聞就有台電的說明了「陳秋長回應,受損這幾隻是台電第一期引進的風機,從民國92年使用至今,屬於比較老舊的機型,但後期引進的風力發電機,均可承受每秒70公尺,相當於17級以上陣風。」只是風機的根本問題在台灣夏天風弱,就算沒有颱風,發電效率也不怎麼樣,所以嘴耐風係數我覺得找錯重點。
隨便講講 wrote:東吉島就是澎湖群島的其中一個 就在台灣海峽正中間不在颱風中心的東吉島都可以測到70的最高風速颱風中心應該不只70吧(別掰這時台風中心不在台灣海峽) 我查了一下傑魯得颱風的路徑圖還真的是颱風中心經過澎湖附近您比照一下莫蘭蒂颱風的路徑圖, 有沒有發現兩個颱風很像兩者都是沒登陸,然後從外海屏東繞上來,避過中央山脈, 所以澎湖的風才會那麼大而同樣路徑的強烈颱風真的是不多(通常類似路徑的颱風很容易會登陸屏東,強度會減弱)另外70m/sec是歐洲的舊標準(這標準我也覺得不太保險),新標準還會再往上提一層
過客4112 wrote:至於所謂的最大陣風,一直被我質疑的IEC61400-3所規範之Class IA, 三秒鐘瞬間陣風七十公尺/秒以上。新的標準您覺得會比70m/sec還低 ?? 70公尺/秒,只能耐3秒?新標準多少?10分鐘平均風速就逼近70m/sec了,3秒鐘瞬間風速會高達多少?當然你可以建耐風度很高的風車,換來的是建造成本翻數倍,發電效率低下。台灣根本就不適合風力發電,台灣甚至是世界最不適合風力發電的地區之一,你認為呢?
經濟部 標檢局已於106年1月4日公布防颱耐震標準,將抗颱耐震特殊要求納入CNS 15176-1國家標準,制定抗颱等級57 m/s(10分鐘平均颱風基準風速)規範。而示範離岸風機規格條件:(三)示範風力機組:1、單機容量:三千瓩以上,至少符合IEC Class IA設計規範。申請人須提出擬用機組之規格及輸出性能曲線資料。風力機組於運抵陸上準備場前須提出通過國際測試與獲得認證之相關証明文件。2、型式:不限。但須具自動起動運轉及關機功能、自動隨風轉向及監控保護功能。3、耐風速:符合IEC61400-3所規範之Class IA之風速規格,可承受十分鐘平均風速五十公尺/秒以上、三秒鐘瞬間陣風七十公尺/秒以上。記得歐, 示範離岸風機兩隻多少億?!!但是目前卡關都不是吹不吹斷的問題,是沒維修能量。國外廠商都下好離手了,你認為他們怎麼評估?
Lei123 wrote:10分鐘平均風速就逼近70m/sec了,3秒鐘瞬間風速會高達多少? 我說過台灣的歷史颱風中心最大風速70m/sec以上的不少但是會以最強狀態進入台灣海峽的情況真的沒有舉一個極端的例子, 民國50年的南施颱風,中心最大風速100m/sec路徑圖如下, 結果颱風跑去日本了有高達實際100m/sec的颱風侵襲日本的紀錄之下怕死的日本人定的規格,您都認為不夠的話, 我也無話可說台灣海峽有中央山脈檔在前面, 真的不用太緊張否則以您的這種標準, 核四的耐震程度也不夠看最差的狀況, 一個超級颱風橫掃離岸風電, 讓風機屍橫遍野又怎樣?頂多是那一年多燒一點天然氣,多產生一點溫室氣體罷了!!
過客4112 wrote:我說過台灣的歷史颱...(恕刪) 也許這才是最好的結果要就一次提列損失然後務實的檢討能源政策簽約20年一次建好建滿有此急迫跟必要性?風機發電組是否技術已到瓶頸?還是只為了圓一個2025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