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H wrote:台北縣市這十幾年來污水下水道做假的嗎 汙水下水道與雨水下水道是兩個獨立的系統,別搞混了台北的防洪是以200年洪水頻率為標準規劃的從雨水下水道,堤防加高,到二重疏洪道與員山仔疏洪道整個系統做下來,從李登輝當市長開始至今40年目前大概只剩下社子還比較會淹水(不過社子當初就是被規劃為滯洪區)其他的地方即使短暫時間超大雨,但是只要雨一趨緩也會很快就排掉說實在話, 台北能有目前的防洪系統是投入大量時間金錢與人力達成的看到南部受淹水之苦, 台北人還是多點同理心吧!!
過客4112 wrote:說實在話, 台北能有目前的防洪系統是投入大量時間金錢與人力達成的看到南部受淹水之苦, 台北人還是多點同理心吧!! 同理心是用在災民身上。對於地方首長,少來同理心這套!沒能力就認真做,愛嘴砲被幹譙也只是剛好而已。
過客4112 wrote:說實在話, 台北能有目前的防洪系統是投入大量時間金錢與人力達成的 此言中肯...過客4112 wrote:看到南部受淹水之苦, 台北人還是多點同理心吧!! 就是因為感同身受,因此才會為南部淹水區域抱不平這些西瓜縣市,民進黨執政幾十年,到底把治水的救命錢花到哪裡去了從大禹治水就告訴我們,防堵是沒用的,老老實實做好分洪排水系統和堤防才是上策,蓄洪池當防洪主力是哪個白癡想出來的,會採用的主管更是腦筋有問題,用好看的濕地公園來騙選票,賭你雨水不會滿出來,根本是拿百姓生命開玩笑,有本事就學東京在地底下挖個超大蓄水池,這叫人怎麼能夠不生氣?講一句江西話,這些錢撥一部分,買抽水機都比你做蓄洪池來得有用.
nwcs wrote:此言中肯...就是...(恕刪) 在排水規畫中,蓄洪池是有其角色的不過對於蓄洪池的地點選擇就必須要經過嚴肅的考慮在四十年前,台北的蓄洪池除了社子之外,蘆洲也是因此我小時候坐車經過蘆洲,常常看到許多小池塘另外當初新北市的堤防普遍比台北市低,因此當初甚至有將整個新北市都做為蓄洪池的打算(極大洪水時)但是在經過都市規劃後,目前台北市盆地的主要地點都已經是統一的標準這次的水災,當然要檢討, 但是檢討不是兩邊口水來口水去而是嚴格的檢視目前的情況是否符合當初的規畫不符合的在哪裡,是否需要改善? 如何改善? 事後是否需要檢調介入是否有舞弊情況?另外災民的處置怎麼做?目前仍在淹水的區域如何處理? 是等待老天爺幫忙? 還是要人工幫忙排水?最後同意同理心是對災民,而非對官員但是焦點應該還是要聚焦在怎麼幫助災民上,而非拿非災區的台北來類比畢竟台北的防洪設施無論是好是壞,對於南部災民都毫無關係
沒記錯的話,台北縣挖下水道是從蘇縣長開始挖,挖到現在朱市長也還在挖,這20年台北縣挖的挖,拆的拆,打的打。你講的沒錯,防洪整治至少20年整治期。請問民進黨高雄執政多久了?20年了吧,20年整治成這樣,說不過去的。防洪是科學問題,不是政治問題。用政治來解決科學問題是會釀大禍的。過客4112 wrote:汙水下水道與雨水下...(恕刪)
COH wrote:沒記錯的話,台北縣挖下水道是從蘇縣長開始挖 這邊說的應該是汙水下水道我查到的資料顯示, 新北市汙水下水道建設始自86年而蘇貞昌是86年12月才上任, 因此規劃應該是他的前任尤清開始不過實際大規模開挖是從蘇貞昌開始也不能說錯雨水下水道基本上只要有道路,就一定會有設計,因此就不能說是從86年開始只不過起初其設計的容量一定不會有目前的標準而是配合大台北防洪計劃逐步推動總之, 汙水下水道與雨水下水道是兩回事在沒有汙水下水道接管的地區,兩者才可能會被混用(汙水透過雨水下水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