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 是 摔筆 ? 擲筆 ? 摔筆是台灣習俗?請問誰看過?


chang.d1210 wrote:
喪禮上簽名後擲筆的...(恕刪)

「點主」點的是亡者的「神主」,所以擲筆。
蘇貞昌簽的是他自己的名字,不是亡者的神主...
或者說蘇貞昌這三個字煞氣太重...所以要擲筆....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就簡單的說聲抱歉就好了,為什麼要這麼凹,擲筆也不是你蘇貞昌擲,你是師公嗎?
邪惡小多 wrote:
「點主」點的是亡者...(恕刪)
peter670520 wrote: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就簡單的說聲抱歉就好了,為什麼要這麼凹,擲筆也不是你蘇貞昌擲,你是師公嗎?
...(恕刪)


當然心知肚明 ?
一是找不相關的影片魚目混珠
二是將"擲筆"扭曲解釋 ?
明明我們中原華夏的傳統當中, 無論是不是點主官, "擲筆"完全沒有 "" 的解釋
歷代高憎, 擲筆示寂 ,擲筆而逝, 擲筆跌坐而化,擲筆神遊,擲筆入寂,擲筆升空 , 比比皆是....
"擲筆"隱喻為何 ? 死生輪迴轉世

要說成不好的解釋當然可以, 但根本不是"擲筆"這件事 ! 也不是在喪禮上
傳說朱元璋曾微服佑民寺,寺僧再三追問其姓名,朱元璋大為惱火,便題詩一首於殿壁上,曰:
余盡江西數萬兵,腰間寶劍摁留腥。野僧不識山河主,只管叨叨問姓名。」
題罷便擲筆而去,並說要嚴懲寺僧。
寺僧甚懼,正好一雲遊僧夜宿於此,其將壁上的原詩抹掉,另題一首,曰:
御筆題詩不敢留,留時惟恐鬼神愁;好將江水頻頻洗,猶有毫光射鬥牛。」
而後當朱元璋準備問罪之時,閱過新詩後便不再追究了,並贊「寺內大有人在」。

不了解傳承自唐代的中原文化, 不了解佛教文化 , 才會做出負面解釋
難道是來自 五胡, 滿蒙, 馬克思列寧這些北方侵略文化嗎??是侵略文化,是馬列的子孫?才會誤解 "擲筆"原本 放下執著 收獲自在 的原意 。
渡人如渡己。 渡已,亦是渡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