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ata2018 wrote:
蔡英文的人格障礙
文/觀世(科學家,發明家,科技顧問。留美高分子科學博士,有上百篇國際期刊論文和美國專利) 2019-06-05 10:32
(一)蔡英文給我的觀感
第一次看到蔡英文這個名字是在2008年5月讀到她當選民進黨主席的新聞時。同年夏天她來美國北加州募款時,我第一次從遠處看著她,聽了一場很單調乏味,了無生趣的讀稿演說。 只記得聽到她說要拿出民進黨上街頭的看家本領來對抗馬英九,我就受騙捐錢支助了(但是她當主席後就把民進黨上街頭的本領去除了)。幸好幾天後就有前輩提醒我說,她從2000年當陸委會主委時就很親中了,曾公開說過自己是中國人,未來一中是唯一選擇 [1] 。而後我就仔細的觀察她的行徑,很快的發現以下許多很不尋常和不健康的行為舉止如下:
1. 她不但演講時總是看稿,連去廟寺向神祈福講兩句話時也得看小抄!不但是名符其實的空心菜,更是政治圈內絕無僅有的讀稿機!讓我對她的資歷產生莫大的懷疑。少數沒有看稿演說時,她就會習慣性的邊講邊用手頻頻的指點著聽眾,好像在教訓一群小孩。
2. 她被訪問時目光很少和鏡頭,民眾,或記者接觸;她表現的很不自在,眼神不定,閃爍其詞,好像在怕,在躲,在隱藏什麼,給人一種言不由衷,不值得信任的印象。是不是因為受訪時沒有稿子深怕講出內心話?
3. 她不苟言笑,不然就是尷尬彆扭的,硬擠壓出來的假笑容 [2]。少數可以看到真笑容時就是在家當貓狗奴的時候。她的眼神和口氣總是讓人覺得冰冷,不友善。在網路照片或影片裡經常可以看到她抿嘴,撇嘴,或噘嘴等怪異的嘴部表情,代表著不耐煩的神情。她應該是個易怒,不快樂的人。
4. 和馬英九一樣,她好像經常是孤家寡人一個,很少和家人在一起。但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她和貓狗的新聞和YouTube影片,難怪她會說在離家時最想念的就是竉物們。想必她是一個沒有親密親朋的孤獨者;在家當貓狗奴好像是她人生的第一要務和樂事。
5. 她很少表明對重要議題的立場,而只會唱高調,打嘴砲,講空話,講幹話,讓民眾無法知道她內心真正在想什麼。例如,不用和別人爭,那些別人不做,我來做;我會承擔一切後果;我會站在最前線,替台灣人擋子彈;勞工是她心中最柔軟的那一塊;如果政府沒聽見可以拍桌,但後來卻改罵:去跟你老板說,等等等不勝枚舉。可見她對人對事的冷漠,缺乏人性,同理心,和同情心。
6. 她幾乎從來不承認錯誤,很少道歉,好像沒有自省的能力。應該是自認為自己很完美,一意孤行,生活在真空裡,應該沒有主動請人給她建言。例如,檢討去年地方選舉慘敗時,她怪人民跟不上改革的步調;當四大老的公開信奉勸她放棄連任時,她回應說不知自己錯在那裡 [3]。又如,她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演講和溝通能力爛到不行,而且完全欠缺領導力能嗎? 竟然還敢自誇是個最會溝通的總統,掌控著一個有史以來最會溝通的政府 [4]!
(二)複習兩篇探討蔡英文個性的文章
以上針對蔡英文的言行和肢體語言所做的心理推演和一篇2011年北京作家陳文菁的文章〈蔡英文政治性格的觀察與思考〉(此後簡稱為陳文) 有部分雷同 [5]。陳文提到:「陳文茜對蔡英文的描述:『站在山峰高處的一隻野豹,攻擊性強』,『有著天生的自信、專業領域的執著,看似清純,眼神卻跟豹一樣,駝著背,穿著深色外衣,讓男性立委看了退避三舍』。」又如「蔡英文說話多實問虛答,不停的彎彎繞,就是讓你不知其所云,有媒體冠名之『廢話神功』。這既是她操作空間的策略運用,也是確保其實際利益不受損害的擋箭牌。在多數情況下,彎彎繞一定是另有隱情,所以她不願說出真話,因為她知道她的真話與選民的期望相反,說了真話會對她不利,並且也就沒有操作的餘地了」。再如:「所謂矯情,包括恃寵而驕,任性且聽不得批評;不太肯認錯,為此便必須要狡辯與說謊;一旦遭遇挫折,便報復心強。她的成長經歷基本上一路順遂,家庭的寵愛與民意支持集於一身,優越感強,自信到自戀的地步,特別是她絕不允許別人壞了她的好事,絕不允許別人在她的專業範疇內挑釁。她聽不進批評,慣於推卸責任,更別提忍辱負重了。她對民調指出她的民意支持度下降的回應是,『這段時間也沒做錯什麼事,短期間內民調差那麼大,應該去問民調執行單位』」。此文也嘗試從她的身家背景和成長環境來解釋其心路歷程和政治風格的演進,的確是一篇很值得參考的好文章。例如:「從蔡英文的自述中得知,其母是側室,且至今沒得到名分,這影響到蔡英文的性格和行事風格。除了從她母親身上學會了以隱忍來『成就一些事情』之外,筆者感興趣的是她的危機意識與攻擊性」。又如:「出身商人之家的蔡英文受益於『商人思維『的薰陶,從政後日益彰顯其惟利是圖的投機面」。
另外一篇吳公亮所寫名為〈診斷「蔡英文是怎樣的一個人?- 剖析台灣細姨文化的深層結構」〉的新文章[6](此後簡稱為吳文) 有更詳細地提到:「偏房的子女從小就是被霸凌、欺凌、歧視的可憐蟲。因而從小畏畏縮縮,沒有自信心,凡事低調,遇事怕事,說得好聽,是內斂,其實是凡事不為天下倡,不敢當老大,崇尚老二哲學。這也是身為第四房么女的蔡英文,每次對軍方講話,老是要強調『我身為三軍統帥…如何如何』,你有聽過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及馬英九等等一票總統,強調他們『身為三軍統帥』嗎?相信一次也沒有。中國流亡美國的作家曹長青,在政經看民視爆料:為了要否接美國總統川普的電話,蔡英文足足考慮兩個禮拜。聽聞此一消息的人,無不震驚駭異不已。但是,對研究「台灣文化」深層結構的人來說,這是典型的『偏房』及其『么子女』的正常表現,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三)簡介被動攻擊型人格
至此我們對蔡英文的瞭解都止於這種粗淺和片面的觀察與推演,而沒有更深入,更全面性和系統性的探討與掌握。例如陳文把種種荒誕不經的蔡氏言行籠統的歸納為「被寵壞了的孩子特有的性格特點」[5] ; 而吳文則把這些言行歸諸於所謂的古台灣「細姨文化」的深層結構 [6]。所幸這種情況最近有了突破;今年四月的某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回想起4-5年前一位同事好友曾向我提起「被動攻擊型行為」 (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s)。有了這個靈感,我就到處去找這方面的資料和文獻,也很快的收集到了許多相關資料 [7-20]。有關PAPD的心理學研究從1945年發跡至今已有74年;所累績的相關經驗,數據,和瞭解已然深厚。
大致瀏覽了這些文獻中所講述的被動攻擊行為特徵後,我馬上感覺到蔡英文的所有言行都合乎各種被動攻擊行為的特徵,進而斷定她可能患有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PAPD。(此後採用這個PAPD簡稱)
四)蔡英文患有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嗎?
綜合以上對蔡英文和對PAPD的認知,我們不但可以順理成章地把本文前三段所提到的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蔡氏言行斷診為被動攻擊。也幾乎可以把她從政以來所說過的每一句話,所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用上述六個PAPD的特徵去做合理的解析和歸類。換言之,有了PAPD的基本認知,我們不但可以不再被她隱晦的言行所誤導,而且將可以猜測到她可能的算計。我已學會把她的話反過來想就大致對了,例如:當她嗆自己飽受攻擊和賴清德沒有誠信時,就是假裝自己無辜受害,也就是做賊喊抓賊;謙卑 謙卑 再謙卑 = 霸道 霸道 再霸道;我不却戰 = 我很怕戰;民調會贏 = 會輸
--------------------------------------------------------------------------------
總之,蔡英文的身世和言行分別和被動攻擊型人格的起源與特性吻合:她經常間接表達潛意識的情緒和敵意,包括不負責任,自以為是,永遠沒有錯,和無盡的說謊、抱怨、推托,抹黑,破壞等等。我深信她患有嚴重的PAPD。有了被動攻擊行為的基本認知,我們就可以輕易的解讀她模稜兩可的言行,也就不會再被迷惑和誤導(恕刪)
看得太仔細了點,
人其實不一定是這樣。
這裏面的一些毛病? 在很多人身上也會出現。
不過蔡總統有一小部分有點像,
就是好像這個人沒什麼朋友?
也沒什麼人說過跟蔡總統相處的經驗。
好像人生有些地方,沒什麼故事可說。
這個人獨處的時間很多。
馬英九比她多一點故事可講,
雖然馬也不是很多故事,
故事代表一個人的社會歷練,
但比她多一些。
陳水扁總統就多了。
李登輝總統也很多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