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ins wrote:
你是不是腦袋錯亂了?(恕刪)

OK,我看懂了。所以你只是堅持由口試委員送交學校圖書館這個程序,對於口試之後還要有一個論文修訂的過程沒有意見對嗎?這樣我們的看法就是一致了。我並沒有反對最後定稿的版本需由口試委員送交圖書館這個觀點,只是強調送交圖書館的版本的必定是口試之後學生依照口試委員的意見修改完成的最終版本。

如果蔡總統於10月16號的口試通過後,依照你堅持的說法,必定要送交依照口試委員意見修改完成的版本給予口試委員,然後送交圖書館對吧!

如果蔡總統有送交口試委員修訂版本,而口試委員沒送交圖書館,最有可能的並不是口試委員把論文遺失了,而是口試委員不滿意這個版本後退回給蔡總統。那蔡總統的博士學位就尚未完成,學位自然也還沒拿到,也自然不會有畢業證書。
ghleu wrote:
最有可能的並不是口試委員把論文遺失了,而是口試委員不滿意這個版本後退回口蔡總統。


T會說最有可能的是口委跟學校說蔡英文的論文通過,然後自己把論文藏起來不給圖書館。
turtlins wrote:
我之前在別處貼過一堆(恕刪)


用手改跟放著讓它錯,然後顏面盡失的被抓出來,是兩回事吧!
turtlins wrote:
我之前在別處貼過一堆(恕刪)

你貼的都是有修改的錯誤吧,即使是用手改的。蔡總統的444個錯誤我記得可是連用手改都沒改的未訂正的錯誤, 我應該沒有誤會吧! 所以還是麻煩你協尋其他論文同一篇中出現一些未訂正的錯誤。不用太多,先同一篇博士論文10個以上的"未訂正"拼字錯誤就好。以你這麼會找資料,這點小事應該是不難才對。
扯那麼多幹嘛,如果真的有,有必要列為國家絕對機密????

全球哪一個國家領導人,會將自己的學歷列為絕對機密??
------------------------------------------------------------------------------
法規名稱: 國家機密保護法

第 4 條
國家機密等級區分如下:
一、絕對機密 適用於洩漏後足以使國家安全或利益遭受非常重大損害之
事項。
二、極機密 適用於洩漏後足以使國家安全或利益遭受重大損害之事項。
三、機密 適用於洩漏後足以使國家安全或利益遭受損害之事項。

---------------------------------------------------------------------------------------
台灣人做到了,全世界都在看
ghleu wrote:
所以你只是堅持由口試委員送交學校圖書館這個程序,對於口試之後還要有一個論文修訂的過程沒有意見對嗎?這樣我們的看法就是一致了。


不,我和你的看法從來都不一樣。

論文有沒有修訂,修改後是否要重新打字,每一本論文的狀況都不同,所以可以看到LSE的論文網上,有的論文乾乾淨淨,有的論文手改一堆。

你只是想把所有論文通通套進單一的標準、單一的作法裡,然後指稱蔡英文不符合這套你自己想像出來的標準程序、單一作法。

我和你完全不同。我從LSE論文網裡看到的是,倫大和LSE完全尊重每一個口試委員和研究生,只要口試委員能接受,校方和圖書館沒有任何異議。

而從這麼多手改一堆的論文可以看到,很多口試委員對論文的要求,顯然不是格式整齊、沒有錯字、沒有美式拼法等等。

所以,我也不會像嚴震生那樣浪費時間,去挑人家口試委員已經審核通過的論文裡的錯字。

就像研究生們最常講的,內容沒什麼好挑,就會開始挑錯字,甚至挑標點符號。

ghleu wrote:
如果蔡總統有送交口試委員修訂版本,而口試委員沒送交圖書館,最有可能的並不是口試委員把論文遺失了,而是口試委員不滿意這個版本後退回給蔡總統。那蔡總統的博士學位就尚未完成,學位自然也還沒拿到,也自然不會有畢業證書。


你的那個「最有可能」根本是「最不可能」。

因為LSE已經一再以各種檔案文件、公開聲明、個別回函、受訪答覆、兩度補發證書確認過,蔡英文的論文審核通過、獲頒學位。

除非你能先證明LSE說謊、造假,並且讓LSE認錯,否則你那些「博士學位尚未完成」、「學位自然也還沒拿到」、「自然不會有畢業證書」,就全都是白日夢話,所謂「口試委員不滿意這個版本後退回」更是不知從何而來。

你說夢話說到這種程度,已經和彭主播相去不遠了。
turtlins wrote:
不,我和你的看法從來(恕刪)

我給你說,送交口試委員的論文如果口試委員都沒意見拍拍手通過,直接將那本口試用的Copies送進圖書館,那才是笑話,那叫口試委員失職。英國的LSE學術水準沒那麼低,你最好找出一個例子是口試委員拿口試審核版本當最後定稿送進圖書館,然後授予學位,否則就叫做沒有常識。

當然,你沒經驗的話會就不會有常識,至少先去念一個碩士出來,不要再硬凹了好嗎? 去問你身邊有拿過碩博士學位的人,看哪一個是口試時的受審的論文版本不用做任何的修改就直接入圖書館的。不用多,一個就好。找的到我就真的服了你。

說口試委員沒送論文的是你,口試委員不論因為什麼原因沒送論文給圖書館,圖書館沒收到論文學校就不能發畢業證書,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還要吵什麼。

你如果要堅持博士學位是有效,博士證書有發放,唯一的可能性只有至少兩間圖書館皆遺失論文,而非口試委員沒送交論文給圖書館。如果你堅持是後者的話,那就間接證明了學位是無效的。這就是基本的邏輯,圖書館遺失也是總統府的基礎論調說法。要幫蔡總統說話是可以,但說法可能要統一一點。
ghleu wrote:
口試委員不論因為什麼原因沒送論文給圖書館,圖書館沒收到論文學校就不能發畢業證書


我建議你去看看我之前貼的文: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959877

裡面把SHL主管回覆我的信完整譯成了中文,和英文原信一起附上。

那封信裡有這麼一段話:

在時間來到21世紀頭十年的初∕中期,隨著紀錄與系統更加自動化與網路連結(不用像以前那樣靠紙本檔案),圖書館與高階學位辦公室研究我們是否有可能收到最新學位的資料輸出檔,而不必手工打字輸入每一份論文的全部資訊。最後的結果是圖書館的系統小組每月從高階學位辦公室收到一份學位頒授的資料輸出檔——這給了我們在每個欄位所需要的所有資料——作者、題目、學位等等。這份資料接著就會輸入我們的圖書館管理系統。結果顯而易見,論文館藏書目製作的工作現在就快得多了——製作館藏書目的人只需要從新到圖書中找出相關實體複本,把實體條碼和frontsheet貼進論文裡面,然後把那個條碼資訊加進館藏紀錄。

然而,總是免不了有可能出現問題或例外——而Not Yet Received的紀錄就是其中之一。如你或已知曉,實體論文自然是經學院口試委員(我相信通常是一名大學校內委員和一名校外委員)口試。因此,總是有可能論文在口試委員報告送達後獲頒學位,而實體複本還沒收回到高階學位辦公室——以及之後的圖書館。結果,Passed – Not Yet Received的註記就被加進了館藏紀錄,以顯示儘管學位已由大學頒授,所要保存的實體複本還沒收到


簡單講,在圖書館收到論文之前,高階學位辦公室就已經完成學位頒授資料輸出檔,圖書館只要照著建檔就行了。

換句話說,學位的頒授無須等到圖書館收到論文,圖書館當然也就無權干預學位的頒授。圖書館只有照著學位辦公室給的資料建檔的份。

而且SHL主管說,「總是有可能論文在口試委員報告送達後獲頒學位,而實體複本還沒收回到高階學位辦公室——以及之後的圖書館。」所以,SHL才會有313本註記為not yet received的論文條目,已顯示「儘管學位已由大學頒授,所要保存的實體複本還沒收到。」

以上中譯的完整原文都在那篇貼文裡。

我再把SHL主管的話強調一遍:「總是有可能論文在口試委員報告送達後獲頒學位,而實體複本還沒收回到高階學位辦公室——以及之後的圖書館。……儘管學位已由大學頒授,所要保存的實體複本還沒收到。」

雖然這段話是在解釋2005年到2009年那313本not yet received的論文,但1980年代的程序也是相同,只是那份學位頒授輸出檔是紙本文件,而非電腦檔。

所以,蔡英文的論文有可能就是在口試委員審核通過的報告送達後獲頒學位,但口試委員未將實體論文送回學位辦公室,或是學位辦公室收到論文後,沒有送達圖書館,或是圖書館收到後尚未建檔便遺失了。

總之,不會有你說的「圖書館沒收到論文學校就不能發畢業證書」這種情況,因為圖書館沒有那麼大的權力。
ghleu wrote:
當然,你沒經驗的話會就不會有常識,至少先去念一個碩士出來,不要再硬凹了好嗎?


這件事和誰有念過碩士、博士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們這些人始終沒有把基本事實弄清楚,才會一再抬出自稱的碩士、博士來虛張聲勢,試圖遮掩你們憑空想像、腦補、扭曲的斧鑿痕跡。

而且,我已經勸過你,在網路上宣稱自己如何如何,一點意義都沒有。那就像中年大叔貼年輕美女圖當大頭貼一樣好笑。

我也可以宣稱自己念過LSE的博士啊,這樣我說什麼你就都信嗎?不會是吧?
turtlins wrote:
我建議你去看看我之前(恕刪)


你知道所有的討論都要建立於相同的前提底下才有意義嗎?

"在時間來到21世紀頭十年的初∕中期,隨著紀錄與系統更加自動化與網路連結(不用像以前那樣靠紙本檔案),圖書館與高階學位辦公室研究我們是否有可能收到最新學位的資料輸出檔,而不必手工打字輸入每一份論文的全部資訊。"

這點前提在蔡總統的年代是不存在的。在全手工的時代,藏諸圖書館的博士論文不見,不是就是沒收到就是遺失,沒有這麼複雜的理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