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4112 wrote:應該還是卡在普篩能量吧全國的醫護人員幾十萬要普篩一次,兩個月都做不完 其實可以10個人的樣本混在一起去測.對, 很粗糙, 若測出陽性會不知道是誰,那情況那組的10人就重做一次, 個別篩.但若是陰性, 至少知道這10人這次沒問題.好處是這種方式做起來很快, 可以處理10倍的量.各有優缺點. 但不能因為麻煩而不篩.若等到發現有人開始倒在路邊時, 那時候封城都來不及了.
dgame wrote:醫護定期全篩 這個在(恕刪) 要做這篩檢呢 就要拿棉花棒從鼻孔塞進去插到靠近腦袋的地方喇喇壘再抽出來的 沒有接觸史跟健康狀況 要醫護東西丟著去採檢是在哈囉這種事只是政治操作 在疫情還在燒 負壓 隔離所還在忙的狀況裡只是來亂來搞口水戰的
Stereophotography wrote:敦睦艦這麼多二採確診 所以一次還不行最少八千萬篩檢費誰買單...(恕刪) 像德國十人一組一起驗,若有問題十人再分開測。不是研發出15分鐘快篩了嗎?幾百位船艦軍人住高雄,且醫護檢驗是保護雙方,他們接觸到的病人那麼多,病人也會怕醫護得新冠吧?
Stereophotography wrote:最少八千萬篩檢費誰買單 4000醫護八千萬, 這錢怎麼算出來的?你知道RT-PCR每樣東西的成本嗎?我若列出來你應該會非常非常驚訝的.自己醫護檢驗價格不會亂開吧?錢, 絕對不是不篩的理由,就算10人一起pooled screen也是可接受方式.
滿滿的大樓梯 wrote:必要性在哪裡?把高雄(恕刪) 您大概不知道醫院人員許多疫苗、檢驗都會在第一時間施打或檢查不是保護自己而是要保護院內病人因為病人的抵抗力比一般人弱(尤其是婦產科與慢性病人)若高雄一直維持低度境外與0本土感染以一級開設(如院外篩檢、急門診分開、管控院內各部門路線與進出)或許已經足夠但當大量境外移入又趴趴走一線醫護全面篩檢或許就是必要的1.因現在大多無症狀感染,先確保一線人員是否確實也未受感染。2.安定醫護人員的心。之前北部醫院已經有感染事宜,只是醫療天職,需要奉獻以拯救其他的病患,但一樣是人心惶惶,因為病毒看不到,不知是否進入象牙塔。全面篩檢,至少確定團隊是安全的、目前防護作為是有效的,心理壓力才能有效減輕,畢竟下班後仍有家庭,更不願將可能的疾病危害帶回家。3.若有抗體,是否還帶活性病毒(隔離治療以避免產生院內與社區感染),亦可檢視是否當前防護作為仍可加強?相信這也是醫療團體有提出的,尤其高雄有三個醫學中心,加上義大、阮綜合幾個教學或準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院所,有研究型的大學,自由路疾管局也有自動化設備,這些檢體量應該都足夠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