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兼職」曝光!

都有人在吹噓自己有1.5個博士
把波士頓吹成倫敦
把走私吹成超買

這有啥大驚小怪的?

rockwu wrote:
1. 2011 年高虹安才幾歲? 有什麼特殊背景可以連續拿5年的資策會公差出國不被其他同仁抱怨說嘴? 真的是靠特權關係公差出國,相信老早就被爆料了,因此寧可相信她是靠優秀表現所獲得的待遇


因為她之前沒有現在這麼活蹦亂跳啊,

哈哈哈~

你去看看我在61樓舉的例子,

推薦函可以把資策會2007年就開始從德國引進的SEE,

還在2008年10月就出了300頁的指引,

說成是2008年7月才進資策會的高「首創」,

也沒聽到有人爆料說嘴啊,

你光憑沒聽到,就判定那真的是高「首創」喔?

你完全無視於事實喔?

哈哈哈~

rockwu wrote:
2. 如你收集的資料所言,"一直到科智要參加2014年8月6日、7日在台北舉辦的APEC創業大賽,高才於8月3日結束長達半年多的「出差留學」,回台為三天後的創業大賽備戰" ,你是科智這場比賽的負責人,你是否敢讓長期在美國只為自己學位打拼的人,回國三天就來主戰? 讓高又有機會沾光上台領獎? 高虹安到底何許人也?


因為她在美國留學兩年,又跟了李傑,

在這種面對外商、準備矽谷Intel大賽門票的場合,

比顏均泰這些人有優勢啊,

而且她跟著李傑學的東西,可能和Servolution的另一項元素ServCloud相關。

但她上台present,

還是無法改變她在科智創業的結果眼上,人在美國出差留學兩年,

科智創業董事名單沒有她,

科智內部影片的「開國四元老」沒有她,

這種種證明她並非「共同創辦人」的事實啊。

rockwu wrote:
3. 資策會到底承不承認科智是資策會衍生公司? 如果是,資策會又怎麼會不知道高虹安是否有兼職? 更何況總經理又是前資策會主管顏均泰。


資策會當然承認科智是衍生公司啊,

當時的資策會當然有人知道高虹安去科智兼職啊,

問題是:

當時的執行長吳瑞北說這件事沒送到他這裡,

現在的執行長說會內查不到當時的報備紀錄,

所以可能就是中間某個層級的主管知情。

高也說當時有個「很欣賞她的主管」准她「出差留學」,

大概也是同一個主管讓她未按規定報准就去吧。

高可以把那位主管講出來啊,

為什麼不呢?

是不是因為這有法律或行政上的後果要負呢?

所以連吳瑞北也要撇清關係?

rockwu wrote:
另外科技業在衍生公司成立初期,讓員工同時在母公司保有原有職務也是業界的慣例,這也算兼職?


第一,

科智是資策會衍生公司,

但資策會不是科智的母公司。

你可以去查公司登記,

成立時的董事會都是私人,

沒有資策會或資策會的控股公司如資鼎。

所以,

科智和資策會是兩個各自獨立的私人機構。

第二,

2015年8月,資鼎進了科智董事會,

2015年6月,高虹安出現在科智內部活動影片中。

所以,

高是在資策會入股科智之前,就已經到科智兼職。

第三,

按照已經公開的2011年版資策會兼職規範,

有指派兼職和申請兼職兩種方式,

高看起來只有可能是指派兼職,

但都需要「簽請執行長核定」,

而當時的執行長和現任的執行長都說沒有,

所以,

資策會要說高違反規定,

高很難跑得掉,

這大概也是高不肯說出是哪個主管派他去的。

但這麼一來,

高就得自己扛了。

這不得不稱讚高還算講義氣,

哈哈哈~

第四,

考量到資策會和科智的關係,

高這種兼職型態,倒也不是沒看過,

撇開法律問題不談,

即使高有領雙薪,

只要資策會和科智雙邊的老闆沒意見,

頂多就是罵罵她占了資策會官股所代表的納稅人便宜,

或是她享受特權,

但現在的問題是她的大老闆資策會執行者說不知情啊;

如果高沒有領雙薪,那就更理直氣壯了。

所以,

高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事情交代清楚,

即使涉及違反資策會內規,

甚至設法證明自己沒有領雙薪。

第五,

所以,

光就兼職問題來說,

以對她最有利的辯護說法,

高的問題就和林智堅的中華碩論問題差不多,

當時的資策會/中華科管所都這麼幹,

他們的主管/指導教授和所長都叫他們這麼幹,

現在資策會執行長說沒有報准,中華校長說不符學術倫理,

他們都不好說是主管/指導教授和所長交代的,

兩人都有苦難言。

藍白,包括高自己,之前對林太刻薄,

今天綠的自然也不會放過她,

就這麼回事。

不過,

高不是只有兼職問題,

而是她在誇耀自己的學經歷過程中,

露出太多搶功、誇大的馬腳了啦。

rockwu wrote:
4. 所謂共同創辦人定義本來就見仁見智,如果高虹安在科智籌備時就參與,創始員工算不算共同創辦人?更何況她是輔導科智成立的輔導員


第一,

創業董事會名單、資策會推薦函、科智內部活動影片,

種種證據都證明高沒有共同創辦,

而且科智在2014年3月成立,

高從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

兩年間有547天人在美國「出差留學」,

不要說是共同創辦了,

硬要說她參與籌備,

都有點太勉強了吧?

第三,

創始員工就算共同創辦人?

哈哈哈~

那鴻海有多少人可以和郭台銘並稱共同創辦人?

而且,

科智2014年3月成立,

高直到8月初才結束「出差留學」,

她也不像是創始員工啊。

第三,

你可以參考61樓,

科智的創業董事長顏均泰是高在資策會的主管,

科智的核心技術Servolution中的關鍵技術ServBox,

是顏早就全力投入的科研成果,

2010年就已經憑這項技術拿下iF設計大獎,

也導入台中精機等業界,

一個2008年才從研究所畢業的資遣員工,

是要怎麼輔導她的資深前輩呢?

資策會的推薦函說得比較合情合理,

她就是「參與」輔導而已啦。

比較有可能的是她在美國跟著李傑學的東西,

可能對Servolution另外一項元素ServCloud有幫助。

但不管怎麼樣,

「參與輔導」就要誇大成「共同創辦」,

人家科智內部影片也不買單啦,

哈哈哈~

rockwu wrote:
5. 另外謝謝民進黨大力介紹推廣高虹安的優秀,一個人能同時研讀博士,資策會,科智工作,蠟燭三頭燒,還能拿下國內外大獎以及博士學位,這麼優的人一定要讓她出頭天。


高可以把她「出差留學」兩年期間,

做了資策會和科智的哪些業績,

一一列出來接受檢驗啊,

不過,別像她那張推薦函上的過譽之詞,

一下就抓出搶別人功勞的馬腳啦,

哈哈哈~
男人40一隻嘴
多按enter有錢可以多拿嗎?真是浪費我翻頁的時間... 廢文一堆。
turtlins wrote:
她不是創辦人,

科智內部的證據前面已經有人提供影片了,(恕刪)

你還真是自打臉不嫌多阿
你是不是忘記自己講過那些話
來,我幫你複習一下
你說董事名單找不到高虹安,認為她不是創辦人之一
那影片開頭出現那幾位你認為才是創辦人的,誰是董事阿?

人家一張標註元老的照片
你就能腦補成裡面這些就是共同創辦人
同一隻影片你怎麼就看不到不管是團拜領獎等重要場合
高就是站在董事長旁邊的主位啊?
喔,對,我懂,就跟你每次都會自動忽略科智是資策會衍生公司一樣

也難怪你一開始連董事名單都能當證據了
反正手上有啥就唬爛啥,對吧
turtlins wrote:
因為她之前沒有現在這(恕刪)

從各方資訊來看
包含資策會官方提供的相關影片、照片
高虹安在職期間深獲長官賞識
圓滿達成任務,並交出亮眼成績單
你忌妒還是羨慕

唯一錯在...
高虹安不姓

為了選舉
已經毀掉資策會、農委會、警大、台大......blablabla
族繁不及備載
如今再把高虹安鬥爛、鬥臭也是理所當然

還有...
你們小菸主席的愛將又被PTT踢爆:
卓政宏兼職營利公司的董事
這傢伙兼職「雲研物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
而且是用資策會的持股去擔任董事
果然兼職大王
Bryan0528
塔綠班說是兼任不算兼職,而且只有一般員工不能兼職,高階主管董事可以[笑到噴淚]
turtlins wrote:
哈哈哈~...(恕刪)

所以那個菜EE論文找到了嗎?
你懂這麼多應該清楚,博士沒有
論文就只是博土而已。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
沒有做好功課
害民進黨今天被高虹安打了一個大巴掌
這樣還不下台....看他背後有多硬
unsu88 wrote:
這樣還不下台....看他背後有多硬

塔綠班有三寶
1️⃣堅持
2️⃣不要臉
3️⃣堅持不要臉

陳時中踩著萬具台灣人屍體
照樣開開心心選市長
資策會有資鼎投資......一個拿中央廚房的資料,一路黑到底,難怪0分。
同時間Spin Off 不是只有科智,還有思納捷......資鼎會出來投,那有投資方要投資的公司,圓扁都不知道嗎? 更何況科智這公司都是自己資策會內的人,豈有不知道的理由,能核准投資設立公司,資鼎會是那麼隨便的嗎?
資鼎投資評估都完全沒有資料嗎?
Spin off 之前一定都會提出投資計畫書BP,待這些資料都出來,就打臉那些王八蛋。
還在拿中央廚房資料鬼扯!?
這執行長敢拿資鼎投資的當年的投資評估出來嗎?

看到一些弱到爆的帶風向文,就忍不住想打臉,打那些不長進的水軍文。
敢問,有創業作過生意嗎? 有跟創投談過嗎?
話說水軍怎可能會有專業呢? 弱到爆

高虹安說她只有領資策會薪水, 她完全沒有領科智企業薪水

所以請問哪來的兼職 ??????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跟本就是

政治打手&騙子 欺騙大眾! 意圖使人不當選!

==

反而

媒體人黃揚明今指出鐵證如山,

卓政宏去年領交通部所屬財團法人「鐵道技術研究及驗證中心」8萬5千元兼職費!

並出示卓領取費用的文件為證

Bryan0528
塔綠班邏輯:兼任不是兼職,車馬費不是薪資…..[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turtlins wrote:
你去看看我在61樓舉的例子,

推薦函可以把資策會2007年就開始從德國引進的SEE,
還在2008年10月就出了300頁的指引


你的前後文矛盾,毫無邏輯可言
資策會從德國引進的SEE麼厲害,為何還需要高虹安?
資策會為什麼還要花5年時間和金錢找李傑合作引進新技術?

也許你長期處在靠關係的環境下,因此不相信實力和技術,
台灣的矽谷Intel大賽門票場合,李傑會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顏均泰的實力比不上高虹安和李傑的關係?
你的推論基本上侮辱了評審和比賽的公平性,以及顏均泰前輩

同樣的你也認為美國的矽谷Intel大賽也是靠李傑關係嗎?
那麼資策會只要每年派高虹安出去比賽就可年年得大獎,
真的這麼簡單?

另外你也是屬於站在資方立場打壓基層員工的一群人,
有幾個員工會知道兼職需要自己上簽呈由執行長核可?
大部分員工只知道要報備主管核准,接受主管指派就做了。

而且顏均泰總經理也是資策會前主管,
他為何不知道兼職規定或是刻意包庇高虹安兼職數年?

資策會為何會帶出一堆違反規定的員工和主管?
現行執行長還好意思說嘴高虹安違法兼職數年而不處理,
真的有心為國家做事,先大力整頓資策會吧

算了,裝睡的人叫不醒,無須再浪費生命在裝睡的人身上了
suyisan
[100分][100分][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