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蛋? 那幹嘛進口500萬顆??

bd_player wrote:
不就蛋價漲得不夠多,...(恕刪)


不要再自我想像了,

蛋這種東西,會影響需求的原因從來就不是價格,

價格漲上去就不缺蛋??這種胡說八道的程度,但凡任何一個上過經濟學概論的大一新生都能笑你!

還有阿,你那句(進口不代表缺蛋),這種笑話就是你自己說的,結果你又否認你沒說不缺蛋,很好笑!01上從來不缺硬凹的人,你繼續吼
Juliance wrote:
沒看到連麥當勞停賣蛋...(恕刪)

請用一下專有名詞,這樣會比較有台灣價值,
那不是無薪假,那是減班休息!

只對官位負責,就是現今的慘狀.
bd_player wrote:
不就蛋價漲得不夠多,大家都買的下手,才會有不夠的問題,漲到大家買的時候要先考慮一下荷包能不能受得了的話,那想買的自然就買得到了。
哇塞!以價制量耶!
你要不要跟農委會提一下你的想法,看看要把蛋價漲到什麼程度,讓大家買的時候要先考慮一下荷包能不能受得了。
這樣,想買的民眾自然就買得到了。



德政~~~德政啊~~~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民進黨不說謊會死嗎?
Ractopamine wrote:
不缺蛋? 那幹嘛進口500...(恕刪)


可能也是一種台灣價值?

買得起進口蛋?
義大利 Vespa
请民少吃蛋 就台湾
不投票運動
Jason kid wrote:
不要再自我想像了,

蛋這種東西,會影響需求的原因從來就不是價格,

價格漲上去就不缺蛋??這種胡說八道的程度,但凡任何一個上過經濟學概論的大一新生都能笑你!

還有阿,你那句(進口不代表缺蛋),這種笑話就是你自己說的,結果你又否認你沒說不缺蛋,很好笑!01上從來不缺硬凹的人,你繼續吼


一個人一個月少吃一顆蛋會怎麼樣嗎?又不是這樣就會掛點,何來價格不能影響需求。

我本來就沒說不缺蛋,你才是在硬凹,不然就是你連(進口不代表缺蛋)和(進口代表不缺蛋)這兩句話的意思都沒能力分出來吧。
bd_player wrote:
一個人一個月少吃一顆蛋會怎麼樣嗎?又不是這樣就會掛點,何來價格不能影響需求。


最基本的經濟學概念都沒有,提醒過你,不清楚的事情不要大放厥詞比較恰當

雞蛋是需求彈性低的商品,跟水、油、稻米、油是一個類別的民生必需品,
最最最基本的邏輯:這類商品的需求改變,價格從來就不是影響因素
你不會因為水變貴就不喝水,也不會因為水變便宜你就多喝兩杯,你的需求是固定的,因為這是生活必需品
整個社會有可能因為物價的波動,而讓需求彈性低的產品在短時間內有微幅的需求改變,
但整體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雞蛋之所以是需求彈性低的商品,跟其他同類型需求彈性低的商品一樣,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整體文化的影響,飲食習慣就是如此
第二、蛋是最方便取得的蛋白質來源
第三、應用性廣,且缺乏可替代商品
台灣對雞蛋的年消耗量在將近90億顆,
長期以來需求穩定,而且是剛性需求,這類型商品,自給率越高越好
台灣長期以來雞蛋自給率都是100%,排除掉特殊附加價值品類,完全沒有任何需要進口的必要
因為我們自己有產,而且市場穩定,需求、價格、規模都好預測,長期都是供需平衡
這類型商品,只有兩種狀況會讓需求發生重大變化
第一:國人飲食習慣短時間內忽然驟變
第二:人口數忽然大量減少或增加

前兩種狀況在已開發國家根本不可能發生,除非發生戰爭或是大規模天災人禍,
而你也不可能找到第三種狀況讓需求忽然發生變化,價格的變化更不可能影響需求
同時,也不會因為這個月全台灣人都不吃蛋,下個月忽然供給就正常了

除了個人攝取外,雞蛋也作為許多飲食業、食品加工業產品的主/副原料,
涵蓋範圍廣,其相關終端產品除內需外,也涉及大規模外銷市場
加重了整個社會對於雞蛋的依賴
這類型需求彈性低的商品,在世界各國政府都會納入「平穩物價」的保護傘之下,
當成本波動無法被市場自我調適時,都會進行源頭價格管制,全世界皆然!

台灣更是不管有沒有成本波動,雞蛋長期都是「產地價格管制型農產」,
不為什麼,因為一但無法平穩物價,導致雞蛋觸及價格上限,所衍伸的社會問題會更複雜更難以解決!

至於低需求彈性商品如果發生長期性供給問題,導致價格發生巨大漲幅且無法阻止時,會發生甚麼狀況,
依你對於經濟學基礎常識的積累,我看沒有長篇大論的必要

你只需要知道一件簡單的事實:當一國的民生必需品出現長期性需求或供給驟變的狀況,通常就是社會結構逐步崩潰的開始,因為這代表國家已經失去了平準物價的力量

所以勸你,要嘛你停止不著邊際的言論;要嘛你舉出一個例子來證明,價格能夠影響這類型商品的需求,或者,你也可以說明你從哪一個經濟學學派、模型、專家那邊,得到「價格能夠影響低需求彈性商品的整體需求」的結論?

bd_player wrote:
我本來就沒說不缺蛋,你才是在硬凹,不然就是你連(進口不代表缺蛋)和(進口代表不缺蛋)這兩句話的意思都沒能力分出來吧。


你自己一個人在自圓其說,實在一點意思都沒有,
你的內容實在太草率、太不符合現實,甚至你的表達邏輯也很破碎

這是你10樓的發言:「台灣進口一大堆的黃豆玉米,市面上是有缺黃豆玉米嗎?有沒有進口和市面上缺不缺明明就是兩回事」

拿黃豆玉米來說明進口不代表市場缺某個商品的人是你,
對應樓主的疑問:「不缺蛋?那幹嘛進口500萬顆?」

請問你是吃飽太閒,才拿黃豆玉米這種不當類比來抬槓,表達農委會吃飽太閒才沒事跑去進口500萬顆蛋嗎?

樓主的問題就只有一個:不缺蛋?那幹嘛進口500萬顆?
你針對了這個問題,拿出例子給出回應說:有沒有進口和市面上缺不缺明明就是兩回事
言下之意就是你認為進口不代表是因為缺蛋才進口,然後你現在又改口說你沒說不缺蛋???

所以是我們所有人都沒辦法看懂你那高深的文字邏輯,還是你自己根本連自己在講甚麼都沒搞清楚?


以下幾個最基本背景事實

1、台灣雞蛋長期自給率100%,完全沒有進口的必要;農委會緊急專案進口500萬顆蛋來反應雞蛋供給缺口的事實,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缺蛋是既定事實,根本沒有任何否定空間

2、雞蛋是因為供給不足,所以需要進口,這是最基本的因果關係

3、台灣進口玉米大豆小麥這類的農產,是因為這類農產台灣自給率僅有1%,因為台灣耕地有限,且成本不利於產生經濟規模,價格上無法與進口做競爭,所以自己產沒效益。作為台灣畜牧業主要成本的一環,台灣進口的大多是飼料級穀物,給人吃的非基改作物則占比很有限。

任何人只要腦袋沒壞,可以很輕易判斷:玉米大豆這類穀物,不進口,畜牧業就完蛋了,因為我們自給率太低;而雞蛋在一般狀態下,則根本沒有進口的必要,我們自給率100%!

然後你41樓的文:「所以市面不缺的東西,去搞進口正常不過啊! 但市面缺的東西,也可能會搞進口啊,所以市面缺不缺和有沒有人搞進口是兩回事啊!」


其一:「剛性需求」是蛋和大豆玉米這兩種類別的唯一共同點,不同的是供給來源:蛋靠自產滿足需求,飼料穀物靠進口滿足需求。一但供給出現狀況,對市場就是大範圍的影響

其二:你對於「剛性需求和彈性需求」有根本上的混淆;有些商品例如奢侈品,商業行為上存在自由選擇的彈性,業者可以進口市場上沒有的東西進來創造需求、或者替代原有需求,但有或沒有對市場都影響有限。而剛性需求商品根本不是這回事,當供給不足時,就會去找替代來源,國內找不到,就一定會去進口,100%是因果關係。你說的那種「市面缺不缺和有沒有人搞進口是兩回事啊」在蛋這種商品上完全是不符合事實的描述!

你拿兩個完全不同市場供給狀況的商品來類比,只能證明你的邏輯早就丟在地上撿不起來了

再次勸你,不要玩文字遊戲
問題向來很簡單:現階段到底有沒有缺蛋?
答案也只有很簡單的兩種可能:有缺、或沒缺!

你繞來繞去,搞出一大堆無法邏輯自洽的言論,我實在看不懂意義在哪
mtsui
我喜歡看您的發言,可以學習很多知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