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jima_ai wrote:JasonQ...(恕刪) 家父往生前服務於台北市公車處你說,我接觸的司機叔伯多不多?35年前的司機就已經知道真的要跟乘客對質,要看緩衝區的玻璃視窗內的銅板數量,才能確保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35年後非專業司機的各位,卻堅持司機可以靠聽力數銅板而不會出錯?是時代進步造就司機的聽力技能滿級?還是各位習慣用自己腦補去想像世界的真實樣貌?
咚咚鏘鏘 wrote:公車司機居然為了到底...(恕刪) 打未成年有什麼問題嗎?西方國家的學校天天都有未成年打未成年,天天都有父母打未成年人,天天都有未成年人犯罪,在男人的世界,互嘴被打很正常,身體弱被欺負很常見,難不成打仗時還管你成不成年?
帕達鴨 wrote:打未成年有什麼問題嗎?西方國家的學校天天都有未成年打未成年,天天都有父母打未成年人,天天都有未成年人犯罪,在男人的世界,互嘴被打很正常,身體弱被欺負很常見,難不成打仗時還管你成不成年? 打的什麼程度,怎麼打,才是決定有沒有問題。沒問題的話,你可以隨機在路上打一個你看不爽的未成年。原來司機跟學生是兩個人的戰爭。
JasonQ wrote:家父往生前服務於台北市公車處你說,我接觸的司機叔伯多不多?35年前的司機就已經知道真的要跟乘客對質,要看緩衝區的玻璃視窗內的銅板數量,才能確保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 如果乘客不認帳,當然是要眼見為憑,點算硬幣對質。但以我看到的案例就是:司機用聽的,就告知乘客投幣不足,乘客乖乖認錯,司機揮揮手叫乘客往車廂內移動。我要表達的是:早年公車司機每天聽到的零錢聲次數遠超過一般人,積年累月之下自然能稍加判別零錢數量。
學生A到底有沒有投足18元,此事無從查證,無須討論。學生A下車之後,司機繼續碎念;這是司機的修養不夠。截至目前為止這都還只是司機與學生A之間的紛爭。學生B下車時嗆了司機:錢都不會數,你這輩子就這樣了。用閩南語來說就是:你一世人撿角......這句話,感覺不出是仗義執言,而是單純羞辱對方。況且,學生B嗆完司機下車之後,從影片跟對話內容看來,似乎也是積極備戰啊...只能說學生B高估自己的戰力,同時也高估司機的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