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oan wrote:022年7月4日 夏天12點中午太陽能約426萬度 風力約41萬度= 約477萬度(一小時充飽477萬顆 gogoro 電動機車) 所以 這些電力不送出來,拿去儲能?結果就是又接近全國大停電的邊緣用你提的日子的數據來問題7/4 備載量剩下 531萬瓩扣掉477萬度電拿去儲能 備載量剩下多少?90萬瓩以內叫做 紅燈 限電警戒50萬瓩以內叫做 黑燈 限電準備還是你有發明黑科技 477萬度電又能存 又能供應給大家使用?
股神巴菲特, 海水退潮, 就會看到沒穿褲子男人風近來 電出去 台積電發大財台積電一年買台幣300億綠電 ,10年台幣3000億綠電大餅太陽能約479萬度風力約9萬度==============她也提到,台積電每年大約投入1~2%營收在節能減碳,這金額看似不小(約300億台幣),但如果現在不做,待未來國際社會開始徵收碳稅,台積電可能每年要支付的碳稅相當於5%營收(近800億台幣),因此是否持續節能減碳的答案很清楚。台積電「吃電怪獸」有解? 彰化2座海上風電場全包了2020年7月,歐洲離岸風電大廠丹麥沃旭能源(Ørsted)宣布,與台積電正式簽署企業購售電契約,台積電將承購沃旭能源的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和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合計920MW裝置的所有發電量,這是當時全球再生能源業簽署發電量最大的企業購售電契約。當時沃旭能源說明,與台積電簽署的這項契約為期20年,而且是固定供電價格,購售電期間預計將從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於2025年至2026年正式商轉後開始。若從沃旭能源這兩座離岸風場最快2025年開始併網發電,以及台積電的先進製程發展時程來看,這個離岸風電電力「全包」契約,很可能支應台積電未來進入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所需的龐大電力,有助解決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以來的「吃電怪獸」問題。「很多人抱怨,台積電把台灣的綠能買光了」 何麗梅:其實台積是這樣想的……台灣氣候聯盟今舉行「攜手台灣ICT供應鏈邁向淨零未來」國際論壇,左起為台積電資深副總何麗梅、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友達董事長彭雙浪,以及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劉煥彥 科技 陳睿緯攝影2022-03-23 17:41台積電(2330)是不折不扣的用電大戶,技術水準愈來愈高的先進製程更不只一次被指為是吃電怪獸,而用量龐大的再生能源電力也多次成為產業界話題。台積電ESG委員會主席及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表示,台積了解台灣的綠色能源有限,「很多人抱怨台積電把台灣的綠能買光了」,但她澄清,台積希望做為穩定的綠能買家,帶動本土綠色能源發展,促進綠能產業生根。她也提到,台積電每年大約投入1~2%營收在節能減碳,這金額看似不小(約300億台幣),但如果現在不做,待未來國際社會開始徵收碳稅,台積電可能每年要支付的碳稅相當於5%營收(近800億台幣),因此是否持續節能減碳的答案很清楚。「我們也是花了六年時間 才整理出來」何麗梅今(23)日在台灣氣候聯盟舉行的「攜手台灣ICT供應鏈邁向淨零未來」國際論壇的座談中表示,台積在節能減碳的道路上也是邊做邊學,從2016年成立節能減碳委員會、2017年成立再生能源專案、2019年成立碳權交易專案,到2020年承諾加入RE 100聯盟,「其實也是花了六年時間才整理出來」。她說明,過去兩年來台積在節能減碳、響應2050全球淨零碳排上的進度加速,例如2020年承諾加入RE 100,目標是2050年所有能源將來自再生能源;2021年台積電更進一步,宣示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也就是將供應鏈體系納入整體節能減排的方案中。台積電拚2050淨零碳排 將分三階段進行何麗梅表示,從2020年宣示到2050年,30年的節能減碳時程很長,台積電是分成三階段來做。根據2021年發表的節能減碳路徑圖,台積電第一階段是要在2025年,排碳量停止成長;第二階段是在2030年,碳排放量要回到2020年水準;第三階段,就是2050年將碳排放量降至零。台積電用電大戶 高達62%碳排來自用電台積電清查本身及供應鏈的碳排放後發現,若以佔比來說,62%是來自生產使用的電力、24%是來自供應鏈產生的碳排。對此台積分成以下幾個方向來節能減排:1. 運用員工創意台積電2020年成立CSR/ESG獎,鼓勵全公司數萬名員工提出節能減碳的創意,第一年有758個提案,第二年增加至1200多個。2. 打造綠工廠及綠色建築,運用綠能設備,例如要求供應商的設備要有節能係數,而且每年都要下降。3. 積極採用再生能源,購買綠電對此何麗梅說:「很多人抱怨,台積電把台灣的綠能買光了。我們希望做為穩定的購買者,帶動台灣的綠能產業發展。」「以風力發電的綠能(來說),是因為台積電跟它簽了長約,它才來台灣蓋電廠。我們希望有更多這樣的專案,帶動綠能產業。」台積電「吃電怪獸」有解? 彰化2座海上風電場全包了2020年7月,歐洲離岸風電大廠丹麥沃旭能源(Ørsted)宣布,與台積電正式簽署企業購售電契約,台積電將承購沃旭能源的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和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合計920MW裝置的所有發電量,這是當時全球再生能源業簽署發電量最大的企業購售電契約。當時沃旭能源說明,與台積電簽署的這項契約為期20年,而且是固定供電價格,購售電期間預計將從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於2025年至2026年正式商轉後開始。若從沃旭能源這兩座離岸風場最快2025年開始併網發電,以及台積電的先進製程發展時程來看,這個離岸風電電力「全包」契約,很可能支應台積電未來進入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所需的龐大電力,有助解決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以來的「吃電怪獸」問題。「你寧願付碳稅嗎?當然不願意」下午在論壇座談中,針對台灣氣候聯盟祕書長彭啟明對於節能減排支出及碳稅的提問,何麗梅也提出了以下說法。「我們沒有限制員工要花多少錢做節能減碳。長期來說,這樣加在一起大概是1~2%營收。」「這是可以負擔的,而且是必須花的錢,值得投入的東西,而且相信有些企業投入的(營收)比重更大。就像剛剛微軟講的,做這些可以節省成本。」「不然的話,你寧願付碳稅嗎?當然不願意。碳稅可能吃掉5%營收,我寧願自己多做一點事情。」===========中小企業買不到!經濟部新方針,如何防止台積電掃光綠電?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未來公有土地標租光電案場及區塊開發離岸風場,須納一定比率綠電投入「零售市場」。 (來源:經濟日報)撰文者:經濟日報/鍾泓良、鄭鴻達經濟日報 2022.05.05摘要1. 台灣綠電直供市場長期陷入「寡頭」,中小企業無綠電可買。經濟部次長曾文生4日拋出政府新方針,未來公有土地標租光電案場及區塊開發離岸風場,須納一定比率綠電投入「零售市場」,也就是綠電不能再整批出售給單一廠商。2.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示,再生能源是台灣達成淨零轉型最重要一環,為此,經濟部建置綠電交易平台,迄今已核發126萬張綠電憑證,相當於12.6億度綠電。台灣綠電直供市場長期陷入「寡頭」,多數綠電由「護國神山」台積電掃空,導致中小企業無綠電可買。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4)日拋出政府新方針,未來公有土地標租光電案場及區塊開發離岸風場,須納一定比率綠電投入「零售市場」,也就是綠電不能再整批出售給單一廠商。曾文生昨出席《商業周刊》主辦的「2022綠電交易高峰會」,他提到,台灣綠電需求起初是建立在環評及「用電大戶條款」等政府規定的剛性需求;隨著愈來愈多企業響應RE100及COP26後的「淨零排放」,綠電需求持續增加。曾文生認為,一般而言,由環評承諾及「用電大戶條款」所產生的綠電需求戶,屬於台灣領先產業,不僅用電量大,也有能力包下整座綠電案場,其信用評等也良好,對於簽訂再生能源購售電合約(CPPA)時相當有利,因而導致近來綠電市場出現「少數企業包下所有再生能源」、政府供不應求的困境。
德國電業巨頭萊茵擁6.2GW攻離岸風電,爭取浮動式風機示範計畫2022.06.22岸風電邁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預計8月16日起展開收件,各家業者摩拳擦掌!來自德國百年電業集團萊茵能源(RWE)今(22日)宣布,已規劃6座離岸風場6.2GW角逐區塊開發競標,將以竹風風場448MW打頭陣,更積極爭取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總部位於德國的萊茵能源,在歐洲經營120年,擁有開發、發電、售電與輸配電業務,是德國最大的電業集團。旗下的萊茵再生能源公司,在超過20個國家設有據點,員工數3500名,全球共18個商轉中的離岸風場、發電量已達3GW,為僅次沃旭能源(Ørsted)的世界第二離岸風電開發商。2018年將版圖擴張到亞洲市場,涵蓋台灣、日本與韓國,今年更插旗印度市場,目前台灣團隊共有40人。來源:萊茵再生能源萊茵再生能源於2018年設立台灣辦公室,目前台灣團隊約40人。在台規劃6.2GW離岸風場,將引進浮動式風機技術在離岸風電的部分,萊茵再生能源在台規劃6座離岸風場開發計畫、裝置容量6.2GW,開發地點從新竹到彰化外海,目前僅竹風448MW通過環評,其餘海安2500MW、萊風950MW、萊中600 MW、新風900 MW、彰風900 MW都在環評的階段。台灣近岸風場已逼近飽和,必須走向更深的水域,浮動式風機將是解答。(圖/萊茵再生能源)來源:萊茵再生能源萊茵再生能源在台規劃6座離岸風場開發計畫、裝置容量達6.2GW,開發地點從新竹到彰化外海。今年會選擇哪個風場,作為第一期區塊開發投標,萊茵再生能源開發經理蔡昇宏表示,會看各個風場專案成熟度,以及通過環評的情形來投標。至於目前已通過環評的竹風風場,過去曾被質疑有飛安疑慮,蔡昇宏則說:「目前持續跟政府對話,中間有很多細節跟政府溝通協商。」面對離岸風電新科技趨勢,萊茵再生能源相當看好浮動式風機的潛力,預計在2030年前擁有1 GW營運或興建中的浮動式風場。目前已在挪威、美國、西班牙開發三座浮動式風場,接下來將加速台灣導入浮動式風機。針對經濟部預計今年10月底公布浮動式離岸風機示範獎勵辦法,萊茵再生能源總經理張友鴻表態:「萊茵非常想爭取浮動式風機示範計畫,把國外的技術帶來台灣。」但他認為,相關開發的規模與細節,以及主管機關包含航港局、港務公司相關基礎設施是否準備完善,才會進一步往供應鏈方面整合。至於浮動式風機的零組件國產化議題,鍾弘錦表示,浮動式國產化能做到什麼程度,近一兩年外商才來台找可能的供應鏈與供應商討論,還需要一段時間醞釀。他也建議政府先投入示範風場,有助於國內供應鏈評估是否參與投資,與此同時政府對於浮動式風機也要有長期的政策規劃,業者才可計算投資回收的時程。2030年砸1.6兆台幣投資綠能,下一步發展「綠氫」為擴大再生能源布局,萊茵能源預計2030年投入1.6兆台幣於全球綠能產品組合開發,其中離岸風電裝置容量8 GW,預計2040年達到碳中和。這樣一間歷史悠久的電業集團,過去的發展可說是能源業的縮影。1928年在德國打造第一條國家型電網,並投入建置核能電廠,順應減碳趨勢,2004年完成底完成英國首個商業離岸風場開發,2018年投入浮動式風機技術開發。來源:萊茵再生能源萊茵再生能源董事長鍾弘錦,在能源業資歷超過30年,曾任美國GE台灣能源電力總經理。萊茵再生能源董事長鍾弘錦表示:「萊茵向來採取傳統電力公司做保守的做法,自行開發、投資、擁有與營運維修,並持有風場多數股份。」不同於其他開發商在資金的操作上,採取出售風場的股權,再投入新的風場開發。值得注意的是,萊茵能源不只投入離岸風電,還包含陸域風電、太陽能、儲能、氫能技術,全球共有30個以上氫能計畫,鍾弘錦表示,萊茵能源在國外已透過離岸風電產生的電力,透過電解水的方式產生氫氣,是相對環保的「綠氫」。由於氫能也是台灣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之一,萊茵能源預計今年底前在台召開氫能相關說明會。責任編輯:侯品如===============2022年07月11日中午12點 綠能 太陽能約479萬度(一小時充飽479萬顆 gogoro電池)中午12點 綠能風電約 12萬度( 一小時充飽12萬顆 gogoro電池)抽蓄發電 台電往日月潭存電約147萬度凌晨00:20 綠能風電約 14萬度(一小時充飽14萬顆 gogoro電池)
所以12萬度電夠7萬人用摳連阿 風電..被你越描越黑 dailoan wrote:2022年07月11日中午12點 綠能 太陽能約479萬度(一小時充飽479萬顆 gogoro電池)中午12點 綠能風電約 12萬度( 一小時充飽12萬顆 gogoro電池)抽蓄發電 台電往日月潭存電約147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