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執政的建設,,終究不被選民買單


aber0621 wrote:
對一個搞不懂什麼是...(恕刪)


這網友說的真的是一針見血


[aber0621 wrote:對一個搞不懂什麼是中央稅什麼是地方稅,也搞不懂什麼叫經濟學供需法則,更搞不懂什麼叫產業發展群聚效應的人,版上各位大大也真有耐心願意花這麼多時間跟精力來提升他的程度,但似乎他的資質不是很好,吸收不了各位大大的指導,腦袋一直轉不出去,這症狀該怎麼說會比較貼切呢]

吳柏偉5451 wrote:
華邦電進駐高雄路竹...(恕刪)


路竹園區土地飽和??要作假好歹也去現場看一下,飽和??
Erichuangtw1980 wrote:
先解決低薪問題,北...(恕刪)



科技業設在臺北有,光寶科,台達電,華碩,研華科技,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和碩聯合科技


科技業設在新北有,鴻海精密,國巨科技,宏達電HTC,緯創資通,南亞科技,宏碁


科技業設在新竹有,臺灣積體電路,聯發科技,友達,聯華電子


科技業設在桃園有,廣達電腦,華新科技


科技業設在高雄有,日月光半導體



上市櫃公司不在高雄,高雄自然比不上北部,,因為公司都在北部
十年來各一次
POOH1205 wrote:
您是說:美術館、...(恕刪)
哇噻!還在跳針!
高雄枓技業只有日月光!你當華泰跟典範是死了喔!高雄也可以稱是IC封裝業的重鎮了你知道嗎!你到底了不了解高雄的產業!
你那來的信心跟理論支撐你總公司南遷就會帶動高雄薪資成長的想法!
高雄3萬就能請到的專員,企業會用台北4萬的水平來聘請?你當老闆是吃素的還是頭殼歹企了!
能不能先去修習一下經濟學的供需法則再來發言?
職缺少求職者多,市場自然偏向資方,職缺多人材難尋,企業當然嘛拼了命加碼求人材加入,這麼簡單的道理還要人教嗎?
再者,撇開中央稅與地方稅這個你搞不懂的東西,企業總部設在高雄對高雄的助益是能有多大啦!
中小型上市櫃公司的總部人數平均約在300人,平均薪資給你算7萬好了,一個月也才2100萬的薪資助益,你招個3000人的工廠平均薪資(含加班)3萬一個月就有9000萬的薪資助益,還可能養活了3000個家庭,你說那個助益大!
你都有心找了那麼多照片證明高雄的建設就不能多用點心去學習一點經濟學的東西嗎?
再來,你可知道落後國家在發展經濟以及先進國家在對面經濟蕭條時,為什麼把擴大公共工程及基礎建設視為特效藥?這可是很有名的經濟學理論喔,名稱我就不提供了請自行估狗~~~

又為什麼高雄蓋了這麼多建設卻沒發揮到經濟學的理論效應沒帶動經濟的發展?
如果你深入去了解你就會找到原因,而這些原因也是目前台灣經濟發展的一些困境縮影,簡單講,高雄的現況長遠來看就是台灣未來的縮影,台灣現在是還有幾個有競爭力的縣市在撐著,才沒那麼慘,但再給綠色執政下去,保證未來是會跟高雄一樣慘


吳柏偉5451 wrote:
科技業設在臺北有,...(恕刪)
aber0621 wrote:
哇噻!還在跳針!高...(恕刪)


華泰,典範,這兩家電子業規模還不到上市櫃以上的等級


傳產一堆也設在臺北,臺泥,亞泥,臺塑,遠東新世紀,臺灣高鐵,臺灣化學纖維,統一超商


一堆中小企業全部在臺北,環球水泥,幸福水泥,信大水泥,嘉新水泥,國產建材


海運,達和航運,華美航運


空運,華信航空,立榮航空,遠東航空,星宇航空,德安航空,臺灣虎航


高雄慘的是連中小企業公司都少得可憐,造成很多南部人要上北部找工作


高雄喊的重北輕南,不是每年的補助款多少,是總公司不在高雄(造成南部人去北部工作升遷)


臺北資源太多了,已經是政治金融經濟中心(又多了傳播娛樂中心,藝人歌手都在臺北)各大電視台媒體記者(名嘴評論家)在高雄幾乎沒有廣告設計業的工作,做黑手粗工加減會有


高雄根本不可能成為經濟中心,因為中小企業海運空運公司都不在高雄



中國大陸有了近14億人口,當然可以培養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臺灣就2300萬人口(人口資源有限,只能臺北做大)


哇噻!你真的是生活在台灣嗎?
2329 華泰電子 107年9月營收9億2千9百8十萬
3372 台灣典範 107年9月營收1.05億
你說這2家不是上市櫃公司!

吳柏偉5451 wrote:
華泰,典範,這兩家...(恕刪)

aber0621 wrote:
哇噻!你真的是生活...(恕刪)


50指數的股價,高雄只有中鋼和日月光而已



高雄要加強的就是基礎公共建設交通路網



這也是為什麼去,人力銀行的網站找工作,高雄開出來的職缺很少



中油和各大石化煉油業,實質辦公還是留在臺北


只能說,市長,能做的事有限

我聽你在放.......
扯這麼多你還是沒弄懂凱因斯的理論
市長能做的就這麼多?那桃園朱立倫是怎麼翻轉的?
無能就是無能,千錯萬錯是中央的錯,國民黨的錯,阿共的錯,人民的錯(這點我就不否認了)

吳柏偉5451 wrote:
50指數的股價,高...(恕刪)
aber0621 wrote:
我聽你在放.......(恕刪)



桃園就是離臺北近阿


近十年發展成工業重鎮,桃園的工業產值早已超越高雄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最早也是設在臺北,後來才遷去桃園


高雄很多勞力密集的產業,早就西進外移中國大陸東南亞


楠梓電子在高雄也沒擴大生產,瑞儀光電也在幾年前早就裁員不少員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