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再花兩兆蓋不可靠的離岸風電


KCLin0423 wrote:
等世界各國的主要電力(基載)都來自再生能源再說吧

好膽先把燒炭給關了!

你天天吃米飯麵粉,但是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
開始會去吃牛排鮑魚,而且食用量越來越多
花的錢遠遠高於米飯麵粉
相對的米飯澱粉吃的比較少
你不會說你的主食轉成牛排鮑魚是個趨勢吧!



台灣的離岸風電只佔8%

原來你覺得8%是主食?
而80%的火力是配菜?

至於風能當基載,目前辦不到,沃旭有投入研究就是

"政府的離岸風電要的不只是能源轉型而已,遴選辦法中清楚的告訴風場開發商,
政府想要藉此扶植本土產業鏈,帶動新產業、新技術與就業機會。

柏森文表示,具競爭力的台灣供應商將有機會跟著沃旭的腳步擴展到全世界。
他透露,目前已經看上日本與韓國。

而風電的未來是什麼?沃旭能源在2017年成立儲能事業部門,並在英國的Burbo Bank
風場展開儲能結合離岸風電的試驗計畫,未來將進一步擴大規模。
「這個組合會是非常有趣的發展」。"

http://e-info.org.tw/node/209557


好像台灣也有份?

https://tw.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20180208/37927933


stunmaker wrote:
"明顯可見,各國政府確有在調整其發電比重,而近年普遍而言核能之份額佔比都呈現下滑,
代表能源的替代選項出現,並開始與核能競爭。


個人覺得這句話有蠻大的問題

再生能源增加必然其他能源發電會減少
而開發再生能源的主要目的是減碳
因此目標是放在減少火力發電的比例

在看核電的比例降低的同時,您是否應該去看看火力發電的比例又降了多少?
目前世界各國除了德國之外,其他國家的再生能源競爭對象是火電並非是核電
stunmaker wrote:
未來的基載是火力發電,當然全民買單....(恕刪)



台灣未來逐年的基載需求是多少?

經濟部說未來能源結構 再生-燃煤-天然氣配比: 20%-30%-50%。

那麼燃煤+天然氣足夠基載需求嗎?

這件事情很基本,經濟部可以把他的數字show出來,證明他的規劃滿足需求嗎?
stunmaker wrote:
台灣的離岸風電只佔8%

原來你覺得8%是主食?
而80%的火力是配菜?...(恕刪)


我只是要告訴你
花錢多的不見得是趨勢
量增加的也不見得是趨勢
如此而已

救地球,火力先關掉核能開起來才是重點(在台灣讓民進黨倒才是重點,斗笠伯不想吃飯就等死吧)
綠能做不了主食,只是個 Side dish
根本影響就不大

綠能? 每度 2.x 元 ok 啦,廠商有賺就給它們賺
每度 5.x 元,魚肉鄉民等著天打雷劈吧

KCLin0423 wrote:
我只是要告訴你
花錢多的不見得是趨勢
量增加的也不見得是趨勢
如此而已



這就是自打嘴巴的地方

整天喊著看看世界各國"趨勢","潮流"就是核能,
當拿出數據,說明世界各國的綠能投資,

忽然間又把所謂的趨勢跟潮流,一腳踢開.


簡而言之,就是趨勢自助餐,潮流自助餐.

過客4112 wrote:
個人覺得這句話有蠻...(恕刪)


核1.核2.核3.核4+現有綠能發電量>政府2025規劃的所有綠能發電量

所以台灣未來神奇的綠能沒有取代任何火力發電的碳排量

減碳的目標是由燃煤改燃氣所達成
stunmaker wrote:

忽然間又把所謂的趨勢跟潮流,一腳踢開.
...(恕刪)


是吃下午茶的趨勢和潮流
還是吃正餐的趨勢和潮流

點心就是點心
再好吃再貴的點心還是點心
無法跟正餐相提並論
也無法比潮流

這樣你懂了嗎?

民進黨跟火力先滅了再說啦
要扶植風電產業?那你得要有重工業的基礎與產業,不然未來的風機要安裝在海中,安裝重機具從哪裡來?如果是要租借,那有沒有必要花這多代價扶植這個產業?國外有很多風電業著倒閉,與其花時間扶植,直接併購不是比較快?而且有現成的專利,風力發電機的設計與製造,有些零件來自重工業,曲軸與培林,要做到世界第一很不容易,如果你只是想賺快錢,像中興通訊一樣,核心技術都握在外國人手上,那付這代價扶植這個產業,將來也沒辦法跟國外競爭,因為光是購買的成本,就壓垮競爭力,到時無法外銷,只能內銷,那高成本只是吸台灣人的血而已,那要喝牛奶,為什麼要養一頭牛?

重工業的核心基礎,就是內燃機,台灣除了華擎那顆引擎,之後好像沒有再出新的內燃機,更何況重工業需要用到柴油引擎,內燃機要用到很多合金鋼的複合材料,無非就是耐磨損,耐高溫,耐高壓,耐強鹼,耐強酸等等,這些標準條件同樣適用海邊的風力發電機,台灣在材料學這塊地運用領域,完全落後西方世界太多,加上WTO的衝擊,台灣在重工業這塊設計製造,可以說很弱,與其扶植風電產業,基礎中的重工業都沒有,完全要用租或買來達成,那這樣的產業結構,就跟中興通訊一樣,只要將來面臨貿易戰,被拿來成為報復對象,下場就如中興通訊一樣,經不起打

要扶植重工業,那不如扶植核電產業,核電需要用到的合金鋼複合材料,科學知識標準,正好也是重工業需要的,核電的很多高標準材料學知識,是可以轉移給重工業用,就如同很多人認為上太空很花錢,但發展太空領域,卻需要很多科學知識,這些科學知識,將來都能技轉民間製造業使用,等你把重工業扶植起來,要發展風電產業就很容易多了,不要連基礎都沒有,就幻想扶植風電產業是很容易的事

這是一位網友keith5700自行開發設計的,就用很單純的車床工具做出來的,請問,台灣有誰能做得出來?





http://www.modelenginemaker.com/index.php/topic,3007.0.html

這是最簡單Rebuild,還不涉及開發設計製造測試



這是自動車床,正在車內燃機最重要的曲軸零件



這是組裝好的馬力測試



台灣如果連這個都做不來?那如何做出重工業需要的內燃機?沒有重機械,風力發電機在海上施工安裝,維護保養,所有需要的重機械,是否都要跟外國租借?那為什麼要把錢花在扶植風電產業上?而不把省下來的錢,直接砸在重工業發展,一但重工業起來,要發展其他產業就容易多了,而且成本也降得最快,所需的額外成本,重工業都幫你省下來,跟國外競爭,如果事事都外包,連技術都沒有,既使將來產業起來,那也像中興通訊目前的下場一樣,事事被掐著走,那為什麼缺核心技術的產業,要喝牛奶,就非要養一頭牛?而且還是凱子代價養不起來?



tree6815 wrote:
要扶植風電產業?那你得要有重工業的基礎與產業,不然未來的風機要安裝在海中,安裝重機具從哪裡來?如果是要租借,那有沒有必要花這多代價扶植這個產業?國外有很多風電業著倒閉,與其花時間扶植,直接併購不是比較快?而且有現成的專利,風力發電機的設計與製造,有些零件來自重工業,曲軸與培林,要做到世界第一很不容易,如果你只是想賺快錢,像中興通訊一樣,核心技術都握在外國人手上,那付這代價扶植這個產業,將來也沒辦法跟國外競爭,因為光是購買的成本,就壓垮競爭力,到時無法外銷,只能內銷,那高成本只是吸台灣人的血而已,那要喝牛奶,為什麼要養一頭牛?



雖然你每次都無視我的答案 但基於理性討論的立場
還是回答你這次遴選的本土化要求(工業局說的,我只是轉貼)

工業局離岸風電本土化時程規劃,到2021年完工的第一波離岸風電風場,本土化著重在塔架
、水下基礎、工程設計、電線設施及海事工程,2020到2022年則進展到機艙組裝、變壓器、
配電盤、不斷電系統,以及海事工程與組裝。

2023到2025年則進展到齒輪箱、發電機、葉片擁有製造能力。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113875
(點入有更多細節)


tree6815 wrote:
中興通訊一樣,核心技術都握在外國人手上,那付這代價扶植這個產業,將來也沒辦法跟國外競爭,因為光是購買的成本,就壓垮競爭力,到時無法外銷,只能內銷,那高成本只是吸台灣人的血而已,那要喝牛奶,為什麼要養一頭牛?



看不懂這段說什麼?
中興不就是因為沒有養牛,才被川普狠狠掐住脖子不是??

怎又要核心技術又不自己養牛,豈不矛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