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97878 wrote:馬英九
lkk77 wrote:
你前面提的就兩件明確的事
1 員山仔分洪 是中國國民黨規劃的(實際上中國國民黨不贊成沒規劃是阿扁上台才開始規劃興建)
立法院多數黨
國民黨通過....規劃....
沒啥好凹地....2008年馬第一任立法院2/3席次.....
貪污扁比之蔡、賴.....員山子分洪,也算有功...
2016年~2024年,蔡全面執政.....8400億疫苗買成了國家機密...

=======分隔線======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3%A1%E5%B1%B1%E5%AD%90%E5%88%86%E6%B4%AA%E9%81%93
1987年10月琳恩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台北市廣大地區遭受水患。臺灣省政府水利局規劃總隊重新研擬於員山子築堰分洪之可行性。臺灣省政府為積極推動基隆河治理計畫,經行政院會議指示由經濟部統合各權責單位辦理「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規劃工作」,
經濟部水利處乃於2000年4月完成「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規劃總報告(草案)」及「基隆河整體治理方案」陳報行政院,行政院指示:「宜考量優先推動員山子分洪工程之可行性」。
行政院於同年11月舉辦「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簡報會議後裁示推動員山子分洪計畫工作,並於2001年核定員山子分洪工程計畫[1]。
2001年9月18日,納莉颱風水淹臺北城,加速中華民國政府對臺北城水患治理的重視。
中華民國立法院於同年10月31日三讀通過「基隆河流域整治特別條例」,開始後來的防洪牆工程、護岸整治、堤後排水及「員山子分洪道」等計畫,
由立法委員劉文雄及廖學廣領銜提案。其後,由瑞芳選區的立法委員陳朝龍等持續推動特別預算推動案。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lkk77 wrote:(恕刪)
老弟.....判斷一下....
700多樓了,民進黨17年,重大建設...沒有...但債留子孫....(註)
一:
李鴻源有他的見解....用腦子判斷一下....李登輝聽他的?國民黨聽他的?
所以....員山子分洪不是國民黨規劃??
二:
立法委員....劉文雄,自己不會蒐一下???不用腦?...
三:
2008年馬上任,立法席次是2/3
2000年總統選舉,創黨十多年的民進黨終於搶下中央執政權。陳水扁當選總統後,由於國會由國民黨佔半數,為了穩定政局,故委任國民黨籍的國防部長唐飛為行政院長。後來核四爭議爆發,唐飛辭職,由在國會佔小數的民進黨組閣,而陳水扁與國民黨主席連戰會面後,由行政院宣佈停建核四,國民黨受到屈辱,引起國民黨與親民黨及新黨大團結,組成在野聯盟。自此,行政院在立法院處處受阻,在野聯盟更企圖提出總統罷免案。
四:
唐飛~~是國民黨的行政院長.....
五:
....
(註):

====分隔線===
這個,....掏空台灣無誤....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讓專家眼中的妄想成事實!從基隆河洪澇治理學管理:「曹沖秤象」能解決大問題
2021-03-24 14:06早在1989年台灣省政府水利處時代,就完成基隆河治理基本計畫,但因牽連甚廣而難以施行;到了1998年,水利處整合相關計畫,擬採二階段辦理。然而反對的聲浪一直沒停過;一位資深水利官員質疑該工程的經濟效益,認為若汐止要達到大台北地區同樣的防洪水準,初估要砸3,000億元,而且還無法保證不淹水。甚至連前水利處長都表示:「分洪如果可行,20年前就做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游院長於2002年2月受命組閣,同年6月員山子分洪道工程便開工,2005年7月峻工,期間還有三次提前啟動應急分洪,有效減緩水患帶來的災害。
問及游院長,當年是如何執行如此龐大的工程,並在極短的時間完成?游院長認為,「變形蟲組織」對專案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各相關單位的通力合作,讓先前水利專家以為不可能的妄想成為事實。
游院長坦承,公務單位的科層制度,是重大公共工程進度一延再延的主因。他在員山子分洪道計畫中,導入「變形蟲理論」;為了加速工程進度,水利署將轄區河段區分為11個防洪區段堤防工程,動員8個河川局人力分批執行,短短三年時間及60億元的經費,便完成亞洲最大分洪道工程。至此,基隆河下游北北基800萬民眾終能擺脫水患噩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