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Ken7 wrote:
生去讀工科,有些工科還全班都是女生,女生明顯做不來,更別講將來會投入本科行業,好一點的立刻轉讀,差的混到畢業,何必這樣浪費教育資源?
講得太好了
當年敝班(電子科)裡有位女同學
現在是幼稚園老師
當然我相信他後來專科或大學應該有改念幼教科系
只是那三年的工科環境真是苦了她呀
專業科目也不行,共同科目也不是頂好
是乖學生沒錯啦,但也是標準的混到畢業
更匪夷所思的是當年班上唯一的轉學生也是女的
學科術科一樣慘慘慘,一樣混到畢業
這就是我眼中的技職教育

kakeruto wrote:
是嗎
我倒覺得是拿香蕉卻請不到猴子
不過你這個拿西瓜的不需要特地跳出來幫說話
moz1945rot wrote :kakeruto wrote:
是嗎
我倒覺得是拿香蕉卻請不到猴子
不過你這個拿西瓜的不需要特地跳出來幫說話
你這樣說就不太對了。
你樓上的那篇意思是企業無視於台灣的頂尖人才,導致台灣最頂尖人才的外流。而閣下您的回答則是注重於低階的作業人員,這是不同的兩件事情。
台灣現代的年輕人確實沒那能力也沒那資格拿到高的薪資,教育體系確實崩壞的差不多了。唯一還有希望的學校和企業合作的企業實習卻變成老闆用免費勞工用的很高興,連所謂的香蕉都可以不用付。
或許您會說:實習本來就是學經驗,本來就是學習技術。而領香蕉則是其次,甚至是不需要的。
但就我所知,學校和企業合作的企業實習是不會傳授比較重要的技術與經驗,企業只是把學生丟到最低階的生產線做沒有技術和經驗可言的工作。如果學生確實學習到相對重要的技術和經驗,企業主不給香蕉是可以的。但大部份的企業實習的工作內容卻和家庭代工無太大的差異。
做和家庭代工相似的這類什麼都學不到的工作,又沒有香蕉可以拿。那畢業後這堆糟糕的年輕人會想乖乖在生產線當老闆的狗奴才?答案大多是否定的。
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的選項只有兩個,其一就是吃國家(公務員、軍人、警察、國營事業員工),其二就是在服務業打滾。肯留在資訊/製造業吃苦耐勞則是少的可憐。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