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cc72 wrote:
台灣市場就這麼大, 企業只有替代效應, 如果中企活下去表示台企就會掛,
就算中企雇用台灣勞工,同時也表示台企員工會失業..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中小企業擔心中企夾資金來台,資金規模無法競爭..
更不用說很多中企背後都是中共政府在支持..
而中企在台如果壯大,就會帶進更多中國勞工..
台灣的福特六和是美國+加拿大資,幾十年前就進來了!
台灣人當了台灣福特的總經理,照樣被美國/亞太總部調來調去,
日裕汽車是日資+台資,台灣本田是日資,麥當勞應該是美資吧?
這些國外資金 只有增加台灣勞工就業率吧!?
過去兩岸關係是像南韓/北韓那樣要開槍動武,才要做限制,
過去台灣-大陸不能直航,
但台灣跟美國/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歐洲某國...
只要航線不賠錢,管你什麼鳥國家都可直航!
兩岸直航只是兩岸班機"正常化"而已...
現在只是多個"陸資",讓兩岸經貿像對美資/日資/韓資一樣...正常化而已...
當然,過去像美商杜邦來台投資,照樣會有反彈,
但那是因杜邦化工廠可能會有污染,並不是會增加台灣勞工失業率。
說實在話,台灣人一堆儲蓄存款,本來就不缺資金,
不是沒有資金可以投資,只是投資報酬率不高,沒多少台灣人想在台灣投資而已!
所以, 不想投資的人,就把儲蓄存款買房子炒地皮..
只要在台投資(外資+台資+港資+陸資)讓整體經濟成長,投資房地產8~9成都能賺,
要不然,你在台灣開個店看看能撐多久?

但大陸吸收了台灣人材,台灣也必須要能吸收大陸的人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