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2008 wrote:箱涵鬧雙包 混過驗收...(恕刪) 不可能!要蓋箱涵C,一定要通過鐵路,要拆掉鐵軌,還要停駛數日,除非包商會潛遁工法,否則不可能偷偷蓋的。市府拿出來的公文,應該只是蓋D而已,蓋C的公文應該已經被毀屍滅跡了!
各位有沒有注意到,C箱涵上似乎有個人孔蓋. 一般人孔蓋都會打上管理單位,如果下面這條是幽靈箱涵那人孔蓋豈不是光天化日下的幽靈...想來營建署那下水道流向圖應該就是依據人孔蓋內水流向實際去抓出來的,看來位置相當符合.當然啦,除非有堵塞否則沒人會下到C箱涵然後發現有掛管子.
如是這幾年依政府採購法辦理的工程案在政府採購網看能不能抓下資料政府發包工程採電子領標者都會把標件文件、設計圖說上傳至該網決標時也會鍵入得標商(怕只有幾年資料可查)雖不能看到完工竣工圖說但至少知道包商是誰,或者設計監造之工程顧問公司是誰就算高市府把所有證據公文銷毀包商及顧問公司還會有相關的資料檢調如有心動作要快阿
akitan54 wrote:C公文有可能被滅掉了...(恕刪) 其實只要找個當時的承辦人問一下,就會知道D會在凱旋路前封住,是因為無法過臨港線鐵路的關係,包商根本沒必要蓋C來矇混。這四人還留著,恐怕就是為了鎮住知情的員工,然後再配合合作的檢察官,這件事就能把災害控制到最小!
看了大家的討論忍不住查了一下,也忍不住想要分享一下查的到心得。照上圖內政部的資料登錄,有兩條沿著二聖路的下水道,或許就是箱涵C和D兩條的延伸所以沒有幽靈不幽靈的問題,連內政部都有紀錄不同的兩條。這條路也很特別,跟其他的路大多都只有一條下水道不同,這條路有兩條,所以應該是有兩次不同時間的工程,這或許解釋了為何二聖路凱旋路口平交道正下方有一個封死的箱涵口這個封死的箱涵口不是跟涵管C一起做的,而是另一次工程(箱涵D那條?)發包時作的。但是它可能是為這另外一次發包工程驗收專用而做的假箱涵。我大膽假設:有兩條下水道,不同時間發包施工,其實分別都不完整,但是合在一起有一條的排水作用。箱涵C就是扮演了溝通兩條不同下水道的作用,這裡面可能有工程弊端,而不是單純的設計錯誤或施作錯誤。推說沒有箱涵C的資料圖資(但是其實有,連內政部都有),不只是要推卸箱涵包覆石化管的責任,是不是也要掩蓋以前的工程弊案?尤其副市長就是主管這些東西一路升上來的.....。或者如樓上所言,是因為當時這條路還沒打通所以用不到才箱涵D才封死?這些檢方真的要好好釐清。
byren wrote:看了大家的討論忍不住...(恕刪) 這營建署的資料就清楚了,二聖路看起來是有兩條排水道,我認為靠上面那條是舊排水道,經C箱涵排到A箱涵.而下面那條較新因為不想打穿鐵路所以就直接跟C箱涵匯接.我認為平交道西側D箱涵不一定是造假,有可能是先做好然後跟鐵路局喬時間打通鐵道下方,後來想說旁邊不是有個舊C箱涵就直接接過去了,反正水排的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