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愉快的自主性學習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大部分人對於不喜歡的事都是較被動的,這是天性
請問這篇的原文出處在哪裡?可否讓我參考? 非常感謝您
wkh2006 wrote:
英國教育部長推崇大陸...(恕刪)
Lisa_Hsu wrote:
很不幸的亞洲填鴨式教育,只准背不准思考是主調,因為這種教育,廢除人民思考能力,只准服從標準答案,方便政府或財團透過媒體操縱,才是政府最想要的。...(恕刪)
Lisa_Hsu wrote:
很不幸的亞洲填鴨式教育,只准背不准思考是主調,因為這種教育,廢除人民思考能力,只准服從標準答案,方便政府或財團透過媒體操縱,才是政府最想要的。
所以台灣教改改了幾次,教材換得五花八門,但死背死記、不准質疑標準答案的作風,永遠不會改
Lisa_Hsu wrote:
大前研一有與日本高層...(恕刪)
cfceo wrote:
就如(樂聖)貝多芬, 他老子照三餐給他吃粗飽!!他才會成為樂聖.....
好比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要不是天天寫書法哪有機會成為二王.
Lisa_Hsu wrote:
天才也需要努力沒錯,但他們會自願勤於練習,因為他們能從音樂或繪畫藝術中得到樂趣。這與押苗助長的父母差太多了
看"虎媽的戰歌",覺得有些控制狂虐待狂,會假裝用愛的名義包裝,高壓對待小孩,滿足自己黑暗的慾望,實情其實很齷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