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部長推崇大陸與台灣的填鴨式教學

我覺得填鴨式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教育需要有一些強迫性,
所謂的愉快的自主性學習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大部分人對於不喜歡的事都是較被動的,這是天性

請問這篇的原文出處在哪裡?可否讓我參考? 非常感謝您


wkh2006 wrote:
英國教育部長推崇大陸...(恕刪)
涂拔瘋木工 https://www.facebook.com/tupawood/
部長:偶就隨便說兩句客套話,你們咋就信了咧!
Lisa_Hsu wrote:
很不幸的亞洲填鴨式教育,只准背不准思考是主調,因為這種教育,廢除人民思考能力,只准服從標準答案,方便政府或財團透過媒體操縱,才是政府最想要的。...(恕刪)


這不是政府的問題

這是民族性的問題
我曾經勸父母要引導小孩主動學習,預習,思考,對於不認同的內容,要在上課勇於提問。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老師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要自己能思考,並與老師討論

而父母就告訴小孩
不要這樣喔,這樣老師會不喜歡你

這就是民族性

然後,常看到網球教學
用腰力,要咬球,由下而上。。。
試問
什麼是用腰力? 要怎樣用,腿不要出力試試能不能用到腰力?
甚麼是咬球? 球拍沒有牙齒如何咬? 如何定義咬球? 咬球的機制是什麼? 怎樣做才會更咬球?
由下而上。。。很多人揮平拍球很強呀,如何解釋
而大家所關心的是
阿,我學得是不是正統的網球呀。。
(甚麼正不正統真是鬼扯,只是一代傳一代的口訣)


華人的民族性,就是跳不出現有權威的框框


Lisa_Hsu wrote:
很不幸的亞洲填鴨式教育,只准背不准思考是主調,因為這種教育,廢除人民思考能力,只准服從標準答案,方便政府或財團透過媒體操縱,才是政府最想要的。
所以台灣教改改了幾次,教材換得五花八門,但死背死記、不准質疑標準答案的作風,永遠不會改


可否提出政府哪裡要求學生只能死記, 不准質疑?

我覺得這是個別老師, 甚至是家長本身的問題! 而不是上頭的問題. 要求填鴨的通常是那些想要在考試上快速達到成效的家長跟老師, 而不是上面的單位.

另外有部分事情我是覺得那是溝通技巧的問題, 教師授課是有進度壓力, 很多時後不見的有時間在那邊讓學生質疑的, 有些討論是該在課後再私底下另外找老師請教. 當然我也相信不是每個老師EQ都非常完美, 也許某些老師就是懶, 乾脆叫學生不要再質疑, 先背再說. 但這也是個別老師的問題, 不是所有老師都一樣. 再怎樣的完美制度, 不同人來執行, 就會有不同結果, 很難一致. 再怎樣嚴謹的制度, 總是會有找到漏洞破解的家長, 大家觀念不改, 結果還是一樣.

我自己求學過程遇到不少只要求死記的老師, 但小犬的班親會我年年參加, 跟老師也都有密切接洽. 我的感覺現在跟以前差異很大, 至少小犬遇到的老師大都是希望我們家長放手讓小孩自己去探索發展, 不太給標準答案. 有些要求死記的, 也是會跟學生說明那是為應付考試, 而學生也都能了解那用意, 不太會在上面鑽牛角尖. 其實也不是每個學生都有那種強烈求知慾的, 就像我遇到的新人, 有的會追根究柢想要了解原理, 但有的你跟他講原裡眉頭就皺起來, 他希望你直接告訴他作法就好.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KCLin0423 wrote:
這不是政府的問題

這是民族性的問題
我曾經勸父母要引導小孩主動學習,預習,思考,對於不認同的內容,要在上課勇於提問。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老師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要自己能思考,並與老師討論...

大前研一有與日本高層交談,曾有高官直接坦誠日本執行的就是愚民政策,讓大前研一大為震驚

大家常抱怨似乎媒體說啥,民眾就信啥,都不思考。但問題根源不在於台灣人民比較笨,而是學生教育時期就以養成這種習慣。

台灣一向走日本路線,所以看他的書,對了解台灣問題很有幫助
Lisa_Hsu wrote:
大前研一有與日本高層...(恕刪)


台灣無法自我思考的問題,並不是來自於政府
就算政府甚麼都不做
華人社會一樣不鼓勵挑戰權威承擔風險

回到教室裡看一看
老師問:有沒問題呀
下面鴉雀無聲
試問,這是政府的作為嗎?

不要一昧的怪政府
父母對小孩的教育是很大的問題
你容忍你的小孩對你的行為質疑嗎?
你容忍你的小孩不認同現行社會的價值觀嗎
(例如他要搞同性戀,例如他信佛道但主張不燒香。。。)
你會鼓勵小孩去國會取經比較厲害嗎? 自己在國內從無到有好不好?
你有沒有曾經丟下一句話,小孩聽話就好,大人的事不要管那麼多,去上學要聽老師的話
小孩如果把上課的內容都讀完精熟了,他不上課要去打球,學校罰他,你會為他講話嗎?(比爾蓋茲乾脆就不上學了)
你是不是也站在維護整個體系權威的角度剝奪小孩得獨立的權力來教育小孩?

我想,以上的問題,在華人社會,父母大都是站在維護權威的那一方

或者你也可以說,秦漢以後華人要維護統治龐大的帝國(詳見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長久以來的教育與思考,就不鼓勵挑戰權威
這不是甚麼台灣走日本的路
這已經是千年養成的民族性
(與其說台灣走日本的路,不如說日本傳承華人的精神)
歐美喜歡因材施教,有某方面天分就鼓勵學生去發展。
東方人被傳統價值觀綁死死的,整天就是"要比別人強"。
教育,適材適性才是重點。
填鴨不一定不好~~被逼得有時候更能激發出潛力!!!
就如(樂聖)貝多芬, 他老子照三餐給他吃粗飽!!他才會成為樂聖.....
好比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要不是天天寫書法哪有機會成為二王
至於音樂神童莫札特跟王羲之這樣的天才, 千萬選一不是人人可成, 所以填鴨不見得一無是處.
填鴨的好處在於腦子已經有知識的累積, 不需要開電腦或滑手機或google就可以在腦子裡觸類旁通, 對於創意的激發有更閃電式的連結, 前提是要搭配堅強的腦記憶體.

cfceo wrote:
就如(樂聖)貝多芬, 他老子照三餐給他吃粗飽!!他才會成為樂聖.....
好比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要不是天天寫書法哪有機會成為二王.

貝多芬可是恨他老爸一輩子。洋人沒有愚孝觀念,虐待狂就是混蛋,就算他是老爹亦然。還有之後有很多好老師以正常方式教育貝多芬,功不可沒

天才也需要努力沒錯,但他們會自願勤於練習,因為他們能從音樂或繪畫藝術中得到樂趣。這與押苗助長的父母差太多了

看"虎媽的戰歌",覺得有些控制狂虐待狂,會假裝用愛的名義包裝,高壓對待小孩,滿足自己黑暗的慾望,實情其實很齷齪

聽同事轉述他某親戚的故事,兩個小孩一個被逼瘋早死,父母毫無悔意與罪惡感;另一個變成醫師,不過就是那種混日子,對工作毫無熱情的醫師。這種父母有啥好稱道的?

Lisa_Hsu wrote:
天才也需要努力沒錯,但他們會自願勤於練習,因為他們能從音樂或繪畫藝術中得到樂趣。這與押苗助長的父母差太多了

看"虎媽的戰歌",覺得有些控制狂虐待狂,會假裝用愛的名義包裝,高壓對待小孩,滿足自己黑暗的慾望,實情其實很齷齪


何必說這種風涼話?


天才當然也需要學習,但是誰說他們會「自願」學習?

這是對於所謂「天才」的偏見,總是認為他們很聰明,所以對於「學習」就會很順利,因此很有「興趣」。

不是每個「天才」都一定會出類拔萃,都會被世人所注意,更不是用「放牛吃草」的模式就會自己成功。 更不是每位「天才」都是打從娘胎就光芒四射,都會「自動」發現自己的專長,然後「自願」學習,接下來「理所當然」的成功。

換句話說,每個成功的天才,背後都有驚人的努力,而這種努力,許多不見得是「自願」的。



至於虎媽的教育模式...

你認識虎媽嗎?
你認識虎媽的孩子嗎?
你有機會跟虎媽親自討論過如何教導孩子?
你有機會跟虎媽的孩子討論她們對與虎媽的看法?

還是從頭到尾只是「道聽塗說」?
就像是你對與許多事情的偏見與誤解?



不然這樣問好了。

請問你有機會教育任何一個所謂「天才」的小孩?
請問你有機會教育自己的「天才」小孩?
或,請問你有機會教育出一個「被其他人認為」是天才的小孩?

你知道要「教育出一個天才」,或是要「教育一個天才」,其家長與身邊師長要花多大的心血與苦心??

所以,如果你的答案是「沒有」,請問你是如何這麼斬釘截鐵的使用『控制狂虐待狂』,『假裝用愛的名義包裝,高壓對待小孩,滿足自己黑暗的慾望』與『齷齪』...等強烈負面字眼來形容他人?

如果你的答案是「有」,那你認為自己擁有這麼負面的情緒,如此偏激的看法,對於教育任何程度的孩子,會是一件好事嗎? 換言之,會隨意使用『齷齪』兩字來形容一個自己完全沒見過,完全不認識的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會是一件好事嗎?



無論虎媽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再怎麼說,以現今社會的標準來看,虎媽與她的孩子們都「出類拔萃」。

站在女人的立場,你能比虎媽更優秀嗎?
站在母親的立場,你引導與教導孩子的能力會比虎媽優秀嗎?
站在孩子的立場,你給予孩子的未來性,會比虎媽的孩子更好嗎?
站在家人的立場,你與孩子的感情會比虎媽一家人更親密嗎?
站在教育者的立場,你給予小孩的引導,會比虎媽來的更好嗎?

別忘了,虎媽的「成績單」是有目共睹的。

你呢?



還是你只能提出那個很混的醫師家族? 但是從來沒有提出過任何正面的見解?





這就是為什麼基礎的填鴨式教育是必備的,沒有足夠的知識與邏輯為背景,鮮少有人可以發展出完整的思考模式。 放牛吃草的自發性教學,反而會扼殺許多「正常」學生的發展空間,因為沒人給予良善的建議與指導,更多的學生反而會變得狂妄自大,進而減少學習的機會。

你知道這種學生,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嗎?








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下場就是『終身鬱鬱寡歡,終身不得志,而且總是認為自己的不如意,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