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R 之所以會引發議論在於「外商」招募到的似乎只有日本爾必達(已破產倒閉);剩下的幾乎是華商、中資、台商。整個版面幾乎是中、港商的天下,錢被他們賺走了。
頂新在 TDR 被譙的方除了錢從台灣不斷流向大陸,再來就是溢價發行:先炒高,讓一堆人先來投資,養到高點時直接下殺,瞬間獲得大量的利益。
TDR 股票

掛牌公司知名度不高、財務不透明、公司高層只想炒股獲利、又無其他國家外商拉平衡,註定失敗。
論房價:
在新燕土地開發案之前,房價的問題最少吵了兩年以上。今年十月,終於有人發動巢運,表達問題(?)。
從土地來看,日後可供建造的土地只會愈來愈少,那麼新建案的房價會日益上漲。農地會變成建地的原因在於賣給建商所得到的獲利比領休耕補助或是務農所得來的好,利益所趨。除非把平衡打破,不然難解。
從民眾來看,大部份的心裡在想「自住的希望可以價格低一些,投資的可以高價賣」。價格轉手後更高,那最後一個買到的——即使只是自住——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