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
聯考年代其他有術科技職學專業
教改之後呢?
教改後還是有技職體系啊
還是說你在想那些爛小孩笨小孩
憑什麼跟我平分大學生之名是嗎
bobbycomboy wrote:
個人有些不同的看法,台灣適合走的路線是歐陸的教育路線
cotyz1011 wrote:
bobbycomboy 兄很專業,我對台灣的情況不是很清楚,說的不對請包涵
歐日體系,我不了解,過去有機會去德國,略有所知,日本的完全沒概念
就我所知,德國的高中有兩類,大學預科(普高)和技職專科,劃分很清楚
德國和美國的技工,收入都不錯,正常情況,完全可以養家活口
像美國的水電工和修理汽車的,有了客源基礎,收入不會比大學教授差
台灣好像技術人也應該還不錯吧
請人來修理水電紗門窗,收費也不便宜啊
夏天修冷氣,都還很難找到人,要排隊
師傅都說年輕人不愛學,嫌搬冷氣太辛苦
不知道真的假的。。
...(恕刪)
cotyz1011 wrote:
12年國教,公立學校品質良莠不齊,看地區,貧民區幾乎都很爛
每個城市都有明星級的公立學校,那個地區通常就是房地產的精華區
可是真正的明星學校,從托兒所到研究所,幾乎毫無例外,都是私立的
搶進明星私立學校,那真的是競爭激烈,從托兒所開始就要排隊申請
不但要考試,還要評比篩選,通常是校友的子女優先,其它看學校的高興
沒選上,也不用去抗議什麼不公平,人家是私立的機構,怎麼搞是他們的自由
在美國很少聽到為孩子入學吵鬧的,也許大家已經接受了經濟權貴的先天優勢
比較有人性的做法,就是每個學校都會提供名額和獎學金,給弱勢家庭子女機會
公立學校一切免費(包括書籍),私立的明星學校都貴到爆,沒錢真的不要來鬧
在美國的多元入學,就是這樣明目張膽的權貴優先,窮人靠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