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慢慢逐步調高台灣男性薪資 才能讓社會穩定


economic wrote:
量身定做就可以做到...(恕刪)


基本上...這種自動化本身就是蠶食員工的工作機會...你可以回想30年前有的工作現在還倖存..或是根本消失不見的有多少..

所以我們現在還有的工作..到了30年後還存在的剩多少?

而且..你還會發現一件事情..自動化雖然會增加一些新工作..但是失業者的還是比新工作機會還多.

所以失業率是會增加的...



economic wrote:
這種越多,每一個參數間彼此的關係幾乎是難以邏輯寫出來吧,這樣怎跑?

生管如何決定,修改軟體,電腦下次就跟著做,
這就是客製化生管系統,
除非每一次都是不同例外或者隨性下單.

怎麼跑?電腦最善長就是這玩意兒,
參數越多,越顯得電腦不會頭痛但是人會.

但是我會提我想要的方式,那就一大堆做不到

相信我,那只是對方認為貴公司預算不夠多,
或者該廠商已無力開發軟體..

如果打算拿免費的幾十小時大幅客製化生管系統,
廠商就有可能告訴你:做不到.

除非超出ERP軟體能力範圍(比方還要分析圖像),
否則,「做不到」的等義詞幾乎就是:「真囉唆」..

起碼20年我是看不出能有多大突破

ERP改版工作,恐怕大部份時間金錢都會花在因應新版作業系統,
ERP是模擬企業流程,人可以重複做,它就可以做,
所以它可以照流程自動下採購單,卻無法向廠商殺價.
不能突破的是企業文化,不是電腦軟體..

scott1904 wrote:
具體一點看影片比較...(恕刪)


影片中對某些事物的變革滿大的
就自動化節省大量人力而言
早已是進行式了
早期農夫拿鋤頭耕作
現在被農耕機取代了
只是一個經濟體如在短期間大量自動化
因而節省大量的人力
請問這些人又該何去何從
人數夠多的話不會製造動亂嗎
經濟上很多問題是彼此影響相互變化的
被節省的人力同時也是消費者
消費者減少製造者的產品又如何熱銷呢

economic wrote:
醫療是個需要相當個人專業的工作

醫生已經大量使用電腦輔助看診了,
會去醫院掛病號,看重的是對醫生的信賴,
醫療資訊再進一步整合下去,資料庫繼續成長,
總有一天,醫生憑經驗憑記憶看診的準確度會輸給電腦系統..

algerno2 wrote:
基本上...這種自動化本身就是蠶食員工的工作機會...你可以回想30年前有的工作現在還倖存..或是根本消失不見的有多少..


這個我已經很明白的舉例了,那個要看狀況,紡織業的縫紉機工作請問現在跟三十年前有很大的不同?跟五十年前有很大的不同?
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或適合自動化的,要看狀況

cckm wrote:
生管如何決定,修改軟體,電腦下次就跟著做,
這就是客製化生管系統,


實務經驗不是這樣的,重點是一大堆的參數彼此之間的關係,類似的設備在不同組合下可以生產不同的產品,會有不同的產能瓶頸,然後意外狀況一大堆,我不知道你怎有這樣的想法,全世界的大廠沒一個可以做到,這些還不夠能花錢?
產品線很固定、製造程序相當高度相同的才可能,但大多數的生產線不是這種型態,那是行不通的
電腦資料擅長的是大量而具備同樣邏輯的運算,人腦擅長的是可以更多的框架下調整,人需要電腦幫助處理將大量資料轉換成有用的資訊,但電腦是無法跑沒有事先設定的邏輯程序,有設定會跑得很僵硬,遠沒有人來調度有彈性

cckm wrote:
總有一天,醫生憑經驗憑記憶看診的準確度會輸給電腦系統


不覺得,主因是除了電腦數據外,醫生會看病人的其他狀態,太過複雜的推論電腦也很難做,電腦擅長的是大量用同邏輯運算而非每一種不同狀況下的判斷
當然必須說電腦的資訊幫助醫療很多,但說到可以大量取代醫生,起碼10~20年還看不到太大的可能性,但是醫療這一塊我也不算熟,基本推論而已,有醫療真正專業的來說明會比較有說服力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重點是一大堆的參數彼此之間的關係,類似的設備在不同組合下可以生產不同的產品,會有不同的產能瓶頸,然後意外狀況一大堆

重點是,生管自己搞得清楚嗎?

所以大點的公司會買原始碼自行修改,
今天規則一,明天規則二,
等到規則100都寫進去了,
生管可能開始頭大,電腦卻不會煩腦.

全世界的大廠沒一個可以做到

客製化通常不是大廠的專長..

我不知道你怎有這樣的想法

這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老話一句:廠商說做不到,不代表真的不行.
algerno2 wrote:
工業4.0..其實...(恕刪)


自動化節省人力從某個角度看是件好事
但經濟上維持某種平衡是件更重要的事
在經濟上發生過大的變革打破平衡將會是場災難
例如自動化造成國道收費員失業
因失業人數少尚能逐漸修復維持平衡
但如自動化需要砍掉國內半數就業人口的話
那可就是一場災難嚕

cckm wrote:
重點是,生管自己搞...(恕刪)


生管可以,但是電腦能給予太多複雜的資訊而知道怎樣調整?
一個中間老闆交代的訂單要插進來,要排擠哪一個或哪幾個電腦可以自己判斷?會影響哪些原物料和後續產能分配狀況電腦可以處理,那不是100個邏輯程序,幾乎可以用無限多來形容,有時連人都沒想到過那更別說電腦
很簡單的現實是還沒有生產單位可以不用生管人員的,不管是多大的企業都一樣,人和電腦擅長的不一樣,能一樣的電腦才可能取代,以生管工作上來說,電腦化之後的確讓人在安排處理上更快更精準,但讓電腦來取代,還早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很簡單的現實是還沒有生產單位可以不用生管人員的

沒說不需要生管,但是人力會裁編到最低,
電腦不可能取代人腦,但是可以取代掉不少人力需求或進行部門整併.

會影響哪些原物料和後續產能分配狀況電腦可以處理,
那不是100個邏輯程序,幾乎可以用無限多來形容

不是這樣看事情的,
更動一個順序,資料庫會算出最佳化排程,
這個最佳化,當然還是人定義的,
不夠好,再修程式..
生管如何思考,電腦就如何運算..

要排擠哪一個或哪幾個電腦可以自己判斷?

根據參數設定,給予預設排單.
電腦也是人「教」出來的,

A-B-C-D-E
把B放前面,
是B-A-C-D-E?
還是B-C-D-E-A?
生管有一套判斷方式嗎?

100個參數,對人是難題,對電腦不是,
電腦難題只有一個:出現第101個參數..

cckm wrote:
沒說不需要生管,但是人力會裁編到最低,
電腦不可能取代人腦,但是可以取代掉不少人力需求...


現況就是很難再減低,都是人的判斷和溝通了,不是電腦擅長的,真的電腦擅長的早就是電腦協助處理了

cckm wrote:
更動一個順序,資料庫會算出最佳化排程,
這個最佳化,當然還是人定義的,
不夠好,再修程式..
生管如何思考,電腦就如何運算..


你是相關工作的?
你知道現在的生管人員真正的困擾是什麼?
一天到晚都在修生產計畫,一大堆奇怪的狀況讓生產計畫改變,一個電話、一個mail生產計畫就改了,這種你寫進去除了不知該怎寫外,電腦就可以判斷?
老闆電話說插單100K,馬上要,然後生產計畫就改了(這100K能不能塞進去,可以塞多少、哪些天是多少K、塞在那個時候、impact哪些、……等等一大堆後續資訊生管還得發出去通知相關的人),類似這樣還得去兜很多資訊的電腦寫進去就可以處理,生產還不一定自己生產,有時還外包,現實的生產是混亂而複雜的,客戶說砍單就砍了,生產怎在損失最小下改變這是電腦可以判斷的?
鴻海的生產是夠大也夠複雜的,也有錢放在處理這一塊,但狀況還不是類似要不少生管去處理
電腦很難有邏輯可以做決策的,不然AI早成功了,現實就是人腦可以處理很複雜的東西,可以自己產生邏輯判斷,而電腦擅長的是大量資料在同一邏輯下處理

我前面就說了,德國的工業4.0所推出真正的產品大家都可以去看,那不是媒體說的那樣神奇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