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ncerk wrote:
路過 認真地回你...(恕刪)
IC設計部分解說的不錯,尤其是規格部分,這也是我為何說MTK最好找個陸廠合作,不過以我以前跟展訊往來的經驗,跟紫光合作的效用不大,不論是展訊或紫光都非規格制訂者角色,MTK最好找下一代規格制訂者合作
TSMC則是這行業利潤競爭力大陸看起來不足,不是光有技術就能獲利的,包含很多要素,不然技術最領先的是INTEL,但獲利最好卻是TSMC
晴耕雨讀123 wrote:
已經有聯發科的工程...(恕刪)
晴耕雨讀123 wrote:
已經有聯發科的工程...
【工程師對談全文】
Q1:首先,整篇文章的論點是「最害怕聯發科的IP技術智財權被偷走的董事長蔡明介都
贊成開放陸資來台投資IC設計業了,就表示外界多心了。」也就是說,楊記者認為只要詳
加控管,技術就不會外流。這有什麼問題?
A1:事實上,這根本不成立。雖然聯發科現在的保密防諜措施做得很徹底,任何影印、
寄電子郵件到客戶之外的信件都會被掌控。但是,被入股之後,雖然可能只掌握10-15%的
股份,但因為聯發科本身經營階層自己平均持股都不到3%。這就等於中資取得實質控制權
這就等同聯發科加入中國隊,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分界就會消失,大家變成同一間公司,防
火牆就全部打開,可以防止技術轉移的方法根本不存在,雙方只要有實際往來交流,基本
上技術就是會互通了。
所以,技術當然不會「外流」,大家都是同一間公司了,哪叫技術「外流」?這是合法的
讓中國學習與竊取。
Q2:楊記者認為之所以要開放,「箇中關鍵原因之一是,一旦開放陸資來台投資IC設計
業,想離開聯發科的一流工程師就沒必要西進大陸;只要台灣的優秀人才不走,台灣企業
只會更強,有啥好怕的呢?」
A2:但是,一旦開放中資入股之後,我們也許就要「強迫」西進中國。因為如果中資進
來以後,為了技術的移轉,一定會讓我們台灣的工程師與中國的工程師待在一個team裡面
,這樣學得最快。再加上台灣長時間打下的整個客戶上下游的供應鏈連結也被接收。最後
,最先進的研發移往中國,台灣只剩下老舊成熟製成的東西,很快就變成空殼。那不去中
國,在台灣,我們會有更好待遇的工作嗎?
而且我們這些在聯發科的工程師,會選擇目前的工作,一部份的原因也是希望能留在台灣
工作,雖然操了點,但還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為台灣自己的經濟打拼,要爆肝還是要在自
己的土地上爆肝!如果要長時間外派中國的話,可能繼續待在這家公司的誘因就下降了。
所以,開放中資入股以後的聯發科,可能更留不住人才。
Q3:下一段:「紫光集團是專業投資基金管理企業,設立總額500億美元的基金,像紫光
這樣的大陸產業投資基金愈來愈多,如果台灣政府願意開放,這些「科技熱錢」將提供台
灣科技業強而有力的銀彈;反之,讓這些熱錢回頭投資大陸企業,將成為台灣企業的威脅
。」你們怎麼看?
A3:問題是,我們聯發科本身就銀彈滿滿,根本不缺錢啊!今年第三季季底,公司的現
金有1689億。因為IC設計業產值高,需要的資金也相對少。所以這題根本就是假議題!
Q4:所以說,開放中資入股既不像她所說的能留住人才、同時公司也並不缺資金。但她
最後有提到,「以半導體產業的開放來看,整個產業鏈只限制『IC設計業』,根本就是將
最有競爭力的IC設計業囚於台灣、弱化其全球競爭力的無理管制。」拒斥中資入股,真的
不是你們這些工程師害怕全球競爭嗎?
A4:當然不是。說IC設計被囚禁在台灣,也大錯特錯。在我們公司總部,就常會看到一
堆外派過來的印度人。研發人員也不是只有臺灣而已,在海外也有很多站點,包含美國、
新加坡、印度,根本沒有什麼IC設計被囚禁在台灣這種事。甚至在中國也有研發中心,不
同的是,這是獨資的設點,程式碼內部都會管控,這才是真正的技術保護。
標籤。重點應該放在開放後如何保障「經營權」、「管理權」。你認為呢?如果可以確保
這兩點,是不是開放也無妨?
A5:我們前面已經提到,IC設計業只要取得10%-15%的股份,就能成為最大股東,取得
實質經營權。換句話說,中資要取得經營權是很容易的。而就實務經驗來說,只要開始合
作,第一線的狀況就會像我提到的難以控管。
「經營權」、「管理權」是很重要。但現在包括蔡明介、馬政府、或楊記者,都沒有提出
可以怎樣確保。他們指我們是過份憂慮,我們則認為他們簡直不可思議的天真樂觀。怎麼
會是「先開放了再來想」?應該反過來,請他們提出到底可以怎樣「確保控制權」才對吧
!
簡而言之,就第一線的工作經驗來看,這種說法我們很難接受。要鼓吹開放,請先用經驗
、和道理,來說服我們。
(恕刪)
samsungdog wrote:
1) 已經有聯發科...(恕刪)
晴耕雨讀123 wrote:
但因為聯發科本身經營階層自己平均持股都不到3%。這就等於中資取得實質控制權
這就等同聯發科加入中國隊,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分界就會消失,大家變成同一間公司,防
火牆就全部打開,可以防止技術轉移的方法根本不存在,雙方只要有實際往來交流,基本
上技術就是會互通了。
sroach wrote:
有的時候不需要身處該處,也可以從一些事情知道是不是虎爛,光是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