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多餘的人力...(恕刪) "多餘的"人力這三個字值得玩味工業革命徹底改變的是?解放出來的是?成就的是?未來二百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那時多餘的 人們在做什麼?大陸經濟 徹底改變的是?解放出來的是?成就的是?未來二十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那時多餘的 人們在做什麼?台灣我生活在這裡說實話我沒有感受到那股改變的力量
jimcarax wrote:我沒有感受到那股改變的力量 改變當然有,緩慢而己,就通路來說,前幾年大規模的改頭換面已經大致底定,該洗掉的也洗得差不多了.然而新的需求尚未形成.兩岸的市場規模和消費方式都不相同,但是只要有好處可拿,商人就會嗅得到,改變並不難,只要政府單位不要亂干預市場....
"多餘的人力"雖然商業模式少了很多層通路商,但是相對的也產生了很多產業譬如,物流產業,說到物流產業,這跟台灣所認知的物流產業又有很大的不同在台灣人的概念裡,物流產業是傳統像UPH這種使命必達的專利物流公司但是在中國,由於線上購物的普及性,加上即時性的要求,除了傳統大型物流的架構外,在各個終端客戶的傳送上,就產生一個網狀密集的物流個體戶物流的個體戶分為很多,有的負責收發件,有的負責送件,有的負責上們取件,有的負責追蹤物流進度這些個體戶基本上都不直接隸屬物流公司,而是以加盟,計件的方式來收費譬如,我朋友就是他們家小區的一個收發點,除了收貨跟發貨,他們也會去送貨多賺點錢但是也會有專門或part time的送貨員來幫忙按件送貨據他說,若他專職去做,一個月要做到1-1.5萬RMB沒什麼問題,只是太累太辛苦了...另外,中國這邊送快遞的大都是用電動車,因為機動性跟成本都較有優勢,間接也帶動了電動車的產業前陣子起據說深圳嚴禁電動機車,給掏寶/京東帶來不少困擾另外,O2O除了大家熟知的淘寶/京東外,其他如團購(美團/百度糯米),旅遊(去哪兒/攜程),外賣網..等善用這些平台,真的可以改變了消費者很多生活上食衣住行上的習慣,增加了許多便利所以有時回台灣會有些不習慣,甚至會覺得台灣有些地方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光景...O2O平台的產生,不僅帶動了中國大陸相關軟體/硬體/物流/自動化/行銷/服務業等產業,這些平台的建立,也給有心的創業者帶來了更多的公平競爭的機會當然O2O的興起會衝擊實體店的發展,但是事實上也可感受實體店也在O2O的競爭下在質量,服務上都有明顯的進步在大陸10幾年了,剛來時大都在感慨大陸硬體建設進步的快速幅度,但這幾年卻逐漸感受到大陸人在民生文化品味上的進步說真的,台灣是要加油了!
iou9998 wrote:大陸的便利店真的有影片中說的半小時外送服務嗎?...(恕刪) 社區便利店半小時送達沒什麼奇怪的啊?本來就在樓下的小區裏。買米、啤酒之類比較重的都是打電話讓他們送。如果說京東、一號店之類的。最快的是下午14:00前午休時候下單,下班到家收到東西。3、4個小時送到的樣子。
水云 wrote:什麼電商、什麼快遞、什麼物流不如 巷口剉冰 那位 老闆娘看到我,不必點,就知道我會點哪 4 種剉冰配料了 買的是人情味吃的是老闆娘對我的關懷其實老闆娘也只是賣「身體健康」的 ← 這句不知道大陸人讀不讀得懂? ...(恕刪) 說電子商務說到沒話可說就轉到人文情懷嗎?這算不算歪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