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od wrote:
問題是台北捷運公司並不須負擔自償支出
開發收益是台北市捷運局的
自償支出當然也是台北市捷運局要負擔
這還用得著閣下說? 貼那文章只是引用數據來源,文章說得跟在下的內容好像根本無關耶
把建造成本開發收益跟營運分開作帳
東京地下鐵營運了98年,200公里長度,每年超過680萬人次搭乘
,每年純利益將近500億日圓(135億台幣)還明白的表示自己負債合計8274億日圓(2233億台幣)
香港地鐵號稱連建造成本都賺回來了
說得直接點,北捷至今投入的8200億建造成本,幾百年內賺的回來嗎
贏了高捷感覺很好?高捷含輕軌至今投入2000億建造成本,一樣幾百年內都賺不回來
對於搭不到北捷高捷的人還要付稅金的人來說,都不怎麼樣,現在是要取暖嗎,那盡量吧
西布克F91 wrote:
這還用得著閣下說? 貼那文章只是引用數據來源,文章說得跟在下的內容好像根本無關耶
把建造成本開發收益跟營運分開作帳
東京地下鐵營運了98年,200公里長度,每年超過680萬人次搭乘
,每年純利益將近500億日圓(135億台幣)還明白的表示自己負債合計8274億日圓(2233億台幣)
香港地鐵號稱連建造成本都賺回來了
說得直接點,北捷至今投入的8200億建造成本,幾百年內賺的回來嗎
贏了高捷感覺很好?高捷含輕軌至今投入2000億建造成本,一樣幾百年內都賺不回來
對於搭不到北捷高捷的人還要付稅金的人來說,都不怎麼樣,現在是要取暖嗎,那盡量吧
一整篇完全避談BOT和政府出資的差別
還能扯到稅金,真是太有趣了~!
退一百萬步想,就算一樣都賺不回來
有人瞎扯已經盈餘,結果也有人護航 , 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這就更有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