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panadol wrote:(一般超音波檢查只做:一些基本而必要的測量(如胎頭及腹部的寬度、股骨長度、羊水量、胎盤位置、胎位、胎兒心跳)來估計胎兒大小(體重與週數)。和篩選是否有明顯重大之畸形或異常。(詳細的項目, 必須參考檢查表, 去各醫院婦產科超音波室跟他要一張) 依你說的,是沒寫明檢查要看手腳,但四肢中就有三肢,各缺了四份之三,還不算明顯重大之畸形或異常嗎?既然要'篩選是否有明顯重大之畸形或異常',看肢體是否健全是基本吧,連手腳都不看,是要看什麽明顯重大之畸形或異常?
makeinhk wrote:依你說的,是沒寫明...(恕刪)但四肢中就有三肢,各缺了四份之三,還不算明顯重大之畸形或異常嗎? 一般人會以為是如此,但四肢中就有三肢,各缺了四份之三, 在超音波裏並不明顯
不需要把醫生給神話了,好像有專業就很了不起一樣。我在當預官時,一同受新兵訓的幾位醫官同儕(台大醫科畢),自己也承認他的同學之中,一路混到畢業的人有,只要能開個診所賺錢就好,看不懂或看不會的病就轉送大醫院,這是台大醫科既有的現況,那哪些排名較後面的醫學院哩?所以你說哩,所有的醫生之中,是不是有好有壞,有好的名醫或良醫受人愛戴,當然也是有一堆庸醫與惡醫,是潛伏於社會之中的。有需要時,自己還是多跑幾家看看,多確認幾次,才不會被庸醫所誤!
abcpanadol wrote:一般人會以為是如此,但四肢中就有三肢,各缺了四份之三, 在超音波裏並不明顯 搞渾了吧,這不是明顯不明顯的問題,是要不要檢查的問題。如果是不要檢查的,再明顯也不會注意;如果是要檢查的,不明顯也可以多看幾遍。你自己也寫了,要'篩選是否有明顯重大的畸型或異常',肢體健全顯然是要看的。而事實上,超音波看肢體很簡單,並沒有你說的那麽不明顯,連手指頭都能數出來,更別說手臂與腳脛了。你說胎兒姿勢有影響,有網友也說過了,可以請孕婦走走再來照。豈會前後照9次都沒發現?問題顯然不在超音波裏明顯不明顯,而是該醫師壓根從沒注意過胎兒肢體是否健全。
生小孩這麼重要的事情,不去大醫院甚至醫學中心,而是去路旁的小診所,也只能風險自負了....大醫院和醫學中心的設備還有超音波的解析度和路旁小診所用的差距有多大這個相信大家只要有去大醫院或醫學中心生過小孩的都很清楚的...不過相信有了這判例 以後婦產科醫生應該別想出來自行開業了大家看了這判例應該不敢再去路旁小診所生了....因為機器太差看不清楚或者是醫生自己胡搞 都只能拿夫妻兩人和自己小孩的人生苟牛屎
re-pk wrote:這也是我不太願意看到的婦產科人數本來就少這新聞不只嚇死新手父母也嚇到了很多醫學生師法美國的醫療疏失保險制度也講很久了可是怎麼沒人來推動 +1政府為何不推動強迫醫生投保疏失險,只會搞些有的沒的法案。
要先看的到才有看得清不清楚的問題解析度的好壞就跟馬賽克的粗細一樣(看得清不清楚)看不看的到跟角度姿勢障礙物等外在因素有關要看的鉅細靡遺需要經驗跟找角度的時間舊機器只要花時間,就算再模糊,四肢還是找的到只是號稱包山包海的健保制度給大家的只是陽春麵(一次等級一超音波,給付350點(每點只有0.8元))要升級榨菜肉絲麵或是牛肉麵就是要自費阿點一碗陽春麵卻要要求給9碗榨菜肉絲麵,是合理還是苛責?===============================https://zh-tw.facebook.com/notes/jin-chung-shih/%E8%B3%A4%E5%83%B9%E7%9A%84%E7%94%A2%E7%A7%91%E8%B6%85%E9%9F%B3%E6%B3%A2%E5%8F%B0%E7%81%A3%E5%A5%87%E8%B9%9F/237696779581794/賤價的產科超音波:台灣奇蹟!2011年7月6日 4:39醫用超音波學的研究發展,距今不到50年,相關文獻卻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曾有人採訪Contemporar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期刊的主編Queenan教授,請他列出二十世紀婦產科學的最大進展前三名;”第一名是超音波”,他說,”第二名也是超音波,第三名還是超音波”;醫用超音波對婦產科醫師診斷及看病模式的產生的重大變革,由此可見一般。一個一般婦產科醫師的養成,大約畢業後專業訓練四年可獨立執業(不含如婦癌或不孕症的次專科),而小兒心臟科專業訓練要五年以上,小兒神經及遺傳等次專科也各須五年;但如今社會一般大眾的觀點,婦產科醫師除了要會接生、應付各種產科合併症,同時也要有辦法在子宮內去辨識小兒科各次專科的疑難雜症,如各種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及遺傳疾病,否則難保不被病人冠以’惡醫’、’馬虎產檢’的形容。胎兒超音波雖可幫助產科醫師瞭解子宮內胎兒的狀況,但並非萬能的工具,譬如胎兒的智商、視力聽力等生理功能就無法得知,另如絕大多數的染色體或基因異常,也無法由產科超音波診斷。產科超音波的目的,用意在儘早發現可治療的胎兒異常,給予適當的產前諮詢;或會同小兒科、心臟科或小兒外科參與治療計劃,讓新生兒可在一出生即獲得最好的照顧,絕非要發現任何的問題(事實上也辦不到),進而終止胎兒的生命目前台灣胎兒超音波的給付,創下世界第一(低)的奇蹟,連為動物照的超音波(800元起跳),價格亦遠高於國建局給付的胎兒母親評估超音波(350元)。與台灣經濟水準相近的日韓香港等地,價格為台灣20倍左右。若以同為健保給付的德國而言,初步超音波(只含胎兒大小評估)即給付6000元,美國則病人須自費20000元以上,更遑論技術層面更高的高階掃瞄!許多國家(如英國)更訂出詳細的表,如量子宮頸長度要價150磅(約6500元),大小量測170磅(約7500元)。行筆至此,不禁令人深省,是台灣人命太賤、還是國家實力落入非洲之林,亦或政府放任醫療環境崩潰、而使人民亦沾沾自喜於賤價醫療?若以美國NIH及AIUM為美國婦產科醫師制定的綱要來看,現今媒體與社會大眾對產科超音波可謂期望過高了。美國的常規產科超音波收費一般約為1到2萬多台幣不等(自費),而且並不包括高階掃瞄;相較於台灣,往往孕婦及家人在實施20週健保給付的超音波(費用350元台幣)時,會期望得到一個胎兒”全身”是否健康的結論,不僅要包括高階掃瞄(Level II)、甚至要求高階心臟掃瞄(Level III),最好再加上彩色超音波以及立體超音波;若由美國AIUM所定的綱要來看,目前國人這樣的期望不僅不切實際,實際上婦產科醫師根本也無法辦到。另外產婦及媒體認為20週產科超音波看完沒問題,就代表小孩出生絕不會有毛病。如果此期待成真,小兒科各次專科大概都可以不用存在了(因所有病未出生前都已檢查完了),推而廣之,成人健檢好像也不需要了,因為所有的疾病似乎在母親的子宮內都可被檢查出來。大家應該都知道這並不可能,但可悲的是,目前許多孕婦及媒體,幾乎都將新生兒出生後方診斷出的先天疾病,視為婦產科醫師的責任,這樣的指責豈不叫婦產科醫師太過沉重?又所謂的健保給付350元的產科超音波,是包括胎兒及子宮卵巢的評估,可笑的是婦科超音波(子宮卵巢評估)就要450元;這是什麼邏輯?看胎兒不但不給錢,還要醫院倒貼給病人?哪個腦殘的官員想出來的,可不可以出來說明一下?連開個門鎖,鎖匠都要收200元,開個車門鎖要500-1000元,國建局的官員要如何叫學有專精的醫師門心服口服?又荒唐的主管單位曾向學會說:誰教你們婦產科醫師看那麼多,讓很多兔唇或心臟病的胎兒被拿掉了。有這種水準的官員,和這樣的政府,教育這樣的人民和媒體,台灣要不沉淪都很難。蕞爾小國台灣沒有任何資源,只有2300萬人口,卻能在國際舞台擁有一席之地,創造出多項傲人的世界奇蹟,所憑藉的就是人才。但根據遠見雜誌2011年7月號專文,台灣人才正在大幅遠離台灣,不只教授,還有機師、醫生、運動員……。10年來,台灣的平均薪資總共只增加了11.39%,人才流失已不是假設性的議題,20年來台灣人才就像滲漏的水管般不斷流失,而且是愈來愈嚴重,從點到線,甚至涵蓋到各個面向。「人才是非常全面性地流失,」行政院政務委員朱敬一再三重複,「如果沒有看到資料,我真的不知道有這麼嚴重。」如果政府只著眼選票,主管單位自滿於提供賤價醫療,民眾吝於使用者付費,嗜血媒體眼耽耽等著報導醫療失誤,這樣台灣醫療環境除了沉淪,還能如何?可以想見有能力出走的,就算熱愛這片土地,也只好選擇離開;而年輕優秀的學子,不會再投身醫師作為終生的志業。台灣低薪風暴,人才赤字危機已經發生,你可以想像,如果人才都出走了,台灣將會如何?美國總統布希曾在一篇國情諮文中擔憂,目前美國已有超過1600個郡以上,郡內沒有任何一個可為婦女接生的婦產科醫生,這在目前已成為美國人口政策的一大隱憂。目前在台灣,由於過度的負面報導及偏高的醫療糾紛比例,使醫學生越來越少願意以婦產科為終生行業;倘若這情況無法改善,試問我們的下一代長大成人時,誰人可為她們接生?Appendix 1: 目前各國胎兒超音波價格台灣: 350元(健保給付)中國大陸: 120 RMB (NTD 526) 只量大小/羊水/胎位/胎盤位置,不看胎兒正不正常日本: 3000-5000元韓國:3000-5000元香港: 5000元以上 (私人醫院更貴)美國: 10000-20000元左右 (level I超音波),高階超音波為自由市場,20000-50000元的價格均聽說過。德國:6000元左右(健保)英國:一般醫院Pregnancy Dating Scan (week 6 on) 初期懷孕估算週數 150英磅 (6450元)Early pregnancy assurance scan (week 4 on) 確認子宮內懷孕 150英磅 (6450元)FMF Certified Nuchal combined screening (week 11-14) 頸後透明帶 180磅 (7740元)Anomaly scan (single pregnancy) 超音波異常篩檢 (單胞胎) 230磅 (10000元)Anomaly scan (twin pregnancy) 超音波異常篩檢 (雙胞胎) 300磅 (12900元)Cervical assessment (week 24 on) 子宮頸長度量測 150磅 (6500元)Growth scan (single pregnancy) 生長評估 (單胞胎) 170磅 (7310元)Growth scan (twin pregnancy) 生長評估 (雙胞胎) 220磅 (9460元)
隨便講講 wrote:要先看的到才有看得...(恕刪) 別無惡意就事論事超音波就是照胚胎..有無畸形的檢測本案跟健保給付多少應該要脫勾國家制度不該拿來當孕婦受害藉口況且醫界大老不是都跟直達天聽那就作個合理分配不然我除了繳健保費補充保費也交了不少實在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