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dian wrote:
公共建設不賺錢有錯嗎...(恕刪)
wtgm820230 wrote:
給樓上的,
公共交通建設或許能帶動經濟發展,
但使用率太低的情況下就只是錢坑。
臺鐵就不多說了,
高鐵也是跨縣市的輸運手段,
而且為了減少虧損跟撫平其他縣市的靠杯才有多站停的班次,
在佳節疏運上和短時南北跑也有很大的貢獻,
相對的搶了國內飛機的生意,
所以國內般機也就少了。
地方上的公共建設不是你說建了就能帶動經濟,
以高雄為例,
路線經過之處帶動有限,
虧損更是高雄的負擔,
好在高雄有中鋼,
錢沾入手灑錢更不手軟,
但其他地方說要跟進,
真不知哪來的勇氣...(恕刪)
格局不要這麼小啊
難道今年建明年就賺錢的事你才要做?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慣老闆啦, 但你的想法卻貨真價實就是慣老闆的想法, 不能馬上有效益的事, 都不值得投資
所以才會淪落到台灣現在經濟發展停滯
前瞻計畫就是要往前看, 看長遠的啊
公共建設有時候10年~20年才看得出效益, 甚至更長遠的時間
20年前北二高剛通車, 一堆人嫌太偏僻了, 起不到實質效果, 當時的確也真的沒什麼人走, 現在呢?
高鐵剛蓋好的時候沒人坐, 現在呢?
wtgm820230 wrote:
現在規劃要弄的很前瞻?
不知閣下拿跨縣市的交通建設來說明的意義,
跨縣市的有疏運的功用,
錢有全國在扛。
但縣內交通建設你要期待觀光客跟居民消費,
現實是觀光客大減,居民想外移
非五都地區的財政等不到可以回收的那天就得賠到讓後人無解。
還有那神奇的購地價格,
一個個可以便宜收的鳥地方水漲船高,
特別落在特定人士手上,
最後搞到大部分的錢沾花費變特殊經濟。
而且為了讓計劃遂行,
還把原本堪用的建設廢掉再來哭窮哭交通哭沒電沒外商,
這算哪門子的遠見?
...(恕刪)
1. 我說了, 通縮的時候要加大資本支出與公共建設, 如果一個地方發展不起來, 你還繼續不管他, 那這個地方只會陷入更慘的負循環而已
2. 如果你說的屬實, 那你還不想盡辦法去參一腳? 有人是不喜歡錢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