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_hsiao wrote:
等你發明出便宜製造氫...(恕刪)
cckm wrote:
石門水庫前一陣子才全力支援發電.....
你希望缺電還是缺水?
全力發電的時候,水庫水位滿檔嗎?
回應前應該多想想!
現在台灣政論談話節目多,每個人都自詡專家,事情發生後開始馬後炮!
這些節目現在剩下就是編輯拼命找資料,找幾個有點名氣的嘴砲王上陣,民眾就吃這一套!
現在的台灣人很沒信心,只能學著模仿別人,每天在講三遍!
T42p wrote:
如果真的有商業經濟規模,早就有人搶著去做了。政府並沒有說不准民間投資洋流/地熱發電,國內外電力投資業者一堆,為什麼沒有人有動作?
為什麼那些搞地熱/洋流的口口聲聲都要政府出資??
等海洋私有化,我想設核電廠在自己家裡,只要政府許可我就可以商轉了!
台積電為什麼不自己設小型核電廠在園區內?
核電寶四十呎貨櫃大小!
為什麼核電廠非得要政府出資?開放民間擁核?
口口聲聲?
海岸腹地大,可以私有嗎?
即使真的可以私有,我買了一條海岸線,我自建港口海灣,誰管你發電問題!
可以簡單賺大錢,何必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
Molonlabe wrote:
因為更多人認為,風力發電需要越大的風越好,所以颱風區最合適蓋風力發電廠...
真的很多人以為那樣,還以為颱風越強發電量越大!
卻不知道平常就算颱風還沒來之前,風一大,風力發電已經強制停止!
有件事情是不會錯的!!!
永動機不可能存在!
殺敵一萬自損三千!
環保團體洛磯山脈協會執行長表示,核能支持者搞錯重點了。問題不在於核電是否安全,而是核電是不是現有發電選項中,最好的那顆蘋果。羅文執行長表示,無論是使用傳統技術、或是行波反應器技術的迷你反應器,因為總會有其他更便宜的發電選擇,未來都將走向絕路。他特別指出,核電僅有1/3的成本跟反應器核心有關,大部分的成本是在蒸汽汽機重件上。就算小反應器組裝成本低、耗乏鈾也免費,核能還是不能跟風力及太陽能發電相比,因為它們不用燃料成本,整體投資金額也較少。
網路凡走過必留痕跡!
一等良民 wrote:
感謝回答的各位,
在這裡學到了很多,
今日的不可能,
不代表明天的不可能,
一百多年前發明汽車的...(恕刪)
既然對於科學發展這麼有信心,
怎麼就無視於當今的核能技術已經跟數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的這個事實呢?
怎麼就不能接受核能可以是極佳的綠能選項的這個事實呢?
許多偽專家講得一口好科學知識, 但腦袋裡對於核能的認知還停留在核電廠出狀況=核彈爆炸的這種意識形態.
任何技術要快速進步發展, 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大量的需求去刺激,
許多人喜歡用人類可以飛上天當作例子來代表科技發展的無限可能,
但是航空技術能有今天, 那是死過多少人換來的, 人類沒有因為無數次的空難事件而停止追求更安全的航空科技,
但是對於核能的態度卻不是如此, 不願意坦然面對事件的真實原因,
卻一直不斷的製造"核爆", "輻射污染"的恐懼來誘導群眾,
很有可能就因此錯失了一個長遠能給人類兼顧能源和環境的解決方案的機會.
一等良民 wrote:
感謝回答的各位,
在這裡學到了很多,
今日的不可能,
不代表明天的不可能,
一百多年前發明汽車的人,
不可能想得到現今的內燃機科技
TDI、TSI、TFSI、FSI...
台灣的電力來源,
每個台灣人要多多加油,
或是簡單的少用一些電。
看過各位的留言得到一個結論,
政府快加速通過,
補助違建頂樓加蓋公寓,裝置太陽能板,
一度電回購價5元,
因為
這是一條簡單的路。
首先講我的結論,說出願景很容易,但是要落實願景你要有無比強韌的信念跟毅力以及行動力,不是在這邊感謝啊今天不可能不表示明天不可能等空話就夠的。你如果能了解相關技術細節,你就知道要克服的項目跟挑戰真的很多,而且很多很認真嚴肅的人正在日以繼夜真槍實彈的鑽研,不像我這樣只會在這邊嘴砲。
下面吐槽的部分就看你要不要看了
今日的不可能不代表明日的不可能,乍聽很正面能量,但是就連摩爾定律最近都碰壁了(畢竟再縮下去量子力學就開始作怪了),在資訊流通電腦技術突飛猛進的這幾十年,基礎科學卻沒有像相對論或量子力學那樣的大突破出現,現在已經不是以前做幾個實驗就能發現新定律的年代了,就像RPG遊戲到後期升級所需經驗值只會越來越誇張的欸高。
TDI TSI TFSI FSI好像很威,最後還是無法突破卡諾定理,整體油耗其實差不多,只差在用排氣量計算的稅金。
用電幾乎全地球人都在用,不是只有台灣人在用,也就是說全球幾十億人多少都在乎有沒有更可靠便宜的電力來源,這幾十億人裡面裡面有一大票專業的科學家絞盡腦汁想要有所突破,可惜迄今還沒有任何成果。
像這位天才講好的2013+5=2018年上市的小型核融爐也不見蛋
http://tedxtaipei.com/articles/taylor-wilson-2/
"發佈於2013⋅03⋅30。他連續兩年在TED發表演說,計畫2年內造出核融合反應爐原型,5 年內上市"
然後當年跟著滿滿正面能量的蔣幹文例如
http://xuexue.today/2014/06/24/%E5%8F%B0%E6%9D%B1%E5%A4%A7%E5%AD%B8%E7%94%9F%E8%87%AA%E8%A3%BD%E6%A0%B8%E5%8F%8D%E6%87%89%E7%88%90/
"當台東的學生在自製核反應爐時,台北的家長正因為孩子考不上建中而摔玩具….「資優生」們,你們的競爭力在哪裡?"
結果那個學生只是把電漿藍光當成核融合反應而已,後來就自爆了。而且說實在要引發核融合反應在現代科技來講不難,難是難在如何大幅降低輸入能量使其遠低於輸出能量,這樣才有商業價值,所以關鍵完全不在你是不是史上最年輕做出核融爐的人。
您有一件好東西要上市販賣(舉個小例子好了,對岸有出具備WIFI能力的插頭,能用手機看他的耗電量,也能控制定時開關機),這東西好用吧(至少我覺得很好用,因為人就是要懶惰,小時候家裡的電視沒有遙控器喔,要轉台,都要起身),但這東西台灣能不能販售? 不行,因為要取得NCC的認證。
好了,我直接從淘寶或請人從對岸帶回來用,可以嗎?不行,只要你被檢舉,查證屬實,就要沒收就要罰款,當然你可以說,那就去NCC認證啊,可以的,只要你確定認證費有辦法賺得回來,同時全台灣的人都很守法,只跟你買,不會去買便宜的同樣東西。不一樣的型號都要認證一遍喔,就算你只是下一代,外觀或其他差異。
以上看到了吧,政府限制新的東西無所不用其極,任何新事物,都要經過政府認可才可生產、販售、使用、廢棄...,再舉一個例子,台化彰化廠的許可證,用環保法令,很容易將一間工廠弄死,只要你不乖。
工廠如果要變更空污、水汙設備,明明處理效率更好,但法規就是要你先提出,同意後才可興建,興建後要試車,試車後要檢測,都通過後才核發許可證,有了許可證才可從事該項目的生產與運轉,中間只要一個環節不對,就卡你,遲發許可證給你。
不要以為政府都是吃素的,任何好東西都會一下子就讓你通過使用,只要有人檢舉,只要顏色不對、人脈不對,所有投資會付諸流水。
看看以前啃樹皮的國家,金融流通的限制如何,台灣的又如何,一個簡單的虛擬支付弄到如此複雜。最近收到一張偽鈔,還只能自己摸摸鼻子收起來當收藏品,台灣這麼小,連簡單的虛擬現金支付都無法全部完成。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