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jigo wrote:
現實是廢核後,台灣...(恕刪)
arjigo wrote:
號稱要成為綠電大國減碳,反而變成排碳超級大國,
現階段不必把排碳這件事講成全有全無...增加核電機組對於可以減少火力發電這件事,沒啥好否認的,但事實就是就算核電機組全上,燃煤電廠還是要燒好燒滿..不必講成好像有核電,台灣就可以變成排碳小國一樣

larry-han wrote:
通通沒有看到合理可行的發展計劃
就算風場規劃,看起來也是嘴砲居多
呵..我想就算有..各位大概也不會看吧
不過現實的狀況就是我們不斷在進步...104、105及今年至7/31年太陽能購電裝置容量分別為64.8、91.2、118.7萬瓩
台電自己的計劃是...再生能源方面,本公司預期在119年(西元2030年)達到離岸風力180萬瓩、太陽光電100萬瓩、陸域風力及地熱共70萬瓩的目標;水力發電之裝置容量達190萬瓩
政府的部分則應該是2025年前光電裝置容量要達2000萬瓩、離岸風力達400萬瓩(應該已包含上述台電部分)...未來能否達成?我當然不曉得,就算我一口咬定可以達成...也不過就是嘴砲

wokao269 wrote:
看看下面 台灣男性 氣管、肺癌與火力發電廠關係圖
您引用的圖表標示為..與燃煤電廠關係圖...但就像我說的,就算核能機組全上,了不起增加500萬瓩,燃煤火力電廠依舊燒好燒滿,不必把這算在綠能頭上

至於另外一個pm2.5圖表..上面的前五大來源,要不與電廠無關,要不就是即便核能全上一樣要燒好燒滿,唯一能降載的大概只有協和電廠吧

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
增加核電機組對於可以減少火力發電這件事,沒啥好否認的,但事實就是就算核電機組全上,燃煤電廠還是要燒好燒滿..不必講成好像有核電,台灣就可以變成排碳小國一樣

過客4112 wrote:
請問民營電廠的所謂發電量quota的資訊來源為何?...(恕刪)
http://taiwanenergy.blogspot.tw/2012/05/blog-post_07.html
台電與民營電廠間簽定的購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PPA):通常台電保證向民營電廠每年購買3504小時的發電量(全年總時數8760小時的40%)。相對的,民營電廠也保證每年可提供3504小時的發電度數給台電。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new_info-b42.aspx?LinkID=9
電價競比:同一機組得申請不同年度開放容量,俟電價競比得標後再依得標年度修訂預訂商轉日期。此外電價競比由臺電公司辦理,並採單一機組方式進行,由最近年度開始辦理,上一年度開放不足容量累計至下一年度開放。每一年度之剩餘開放容量,若申設容量(單一機組)超過當年度剩餘開放容量50%以內則得標後按申設容量全數收購
01newbie wrote:
一般核電廠壽命約40年,申請延役可以增加電廠使用壽命,目前美國核能電廠主流作法是以延役取代興建新的電廠,讓電廠壽命從40年延長為60年
那是美國啊,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容許這樣搞,例如同個單位的2016年報告就指出..."法國只准許反應爐延長運轉十年,且核安監管單位已申明,不保證所有反應爐都能通過役齡40年需接受的全面安檢"
01newbie wrote:
會發生的原因就是備載不足。
不對喔..最簡單的類比,如果你家電腦很重要,不能容許一分一秒的停電,那你需要的是不斷電系統,或是不斷電系統加柴油發電機...如果只準備柴油發電機,那不管發電量(備轉容量)多大,也只能等著被停電

西布克F91 wrote:
朋友你知道被廢掉的核1.2.4的機組總共有4.9GW嗎
大潭電廠才4.4GW..
我當然知道啊..您說得原則上都對,但目前未發的核能機組發電量就算超過大潭機組,也不代表全上就能讓大潭機組爽爽休息啊...
在抽蓄水力、輕油、重油、民營燃氣機組還沒爽爽休息前,那輪的到公營燃氣?
台電敢不敢、願不願意在夏天幫燃煤機組改善空汙,我不曉得,但據我每天觀察台電發電調度狀況的經驗,重油及燃煤機組是常常因應環保因素而降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