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iWong wrote:
要是這次沒有蘋果來...(恕刪)
同樣是蘋果的報導,就說那德國公司只是諮詢的代表阿,後面投資是其他公司。
結果只用那家代表公司的資本額來說人家膨風 不是太過度推論了嗎
台中市經發局長呂曜志並對「一人公司」提出解釋,他說,歐洲國家一項大型投資案,不一定會用歷史很久或很大的公司做投資的初期評估主體,通常會採用特殊目的實體公司,英文叫做S.P.E(special purpose entity),他強調,這次跟市府接觸的德商代表霍夫曼先生,是經由亞洲台商總會長介紹,「他不只是代表個人,而是代表非常多有興趣投資該案的潛在股東,這些股東可能就是比較大的公司!」他說,霍夫曼先生目前是該投資案前期投資的暫時代表人,未來如果經過評估確定要落址台中,或許就會在台灣成立一家新公司或委託其他公司接手。
呂曜志說,據他了解,德國這家公司除了相中有「鋰」金屬需要的台灣台中港區投資開發採礦場,另外也接觸了該項技術會產生的產品之一「水」的需求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歐洲的西班牙等國,因為該項重大投資案牽涉到台中港區土地與經濟部投資審查委員會對重大投資案的審查與評估、甚至環保署要進行設廠可能涉及到的環境影響評估等許多中央相關單位,目前正由該局進行全面的評估。
呂曜志說:「台中市所有招商過程都先假設對方立意是良善的,接著就會小心求證!」他說所有大型投資案都有一定的標準審查程序,包括投審會會審查資金來源、投資主體、以及實際到位金額與到位的方式,另外該投資案因涉及到很多環評、技術與開發土地等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核准,這會是很長且嚴謹的過程。
呂曜志強調,市府處理所有國際投資案都用同樣的態度,可行性評估除了技術還有資金等問題,另外對於國際性公司的大小也有不一樣的考慮,小公司考量資金與技術是否到位,大公司考量要考慮對台灣供應鏈有無幫助,或只想用我們的土地跟水電,對台灣產業沒有幫助。
他再次重申,「簽訂備忘錄只表示接案,願意出面幫忙評估可行性,但目前僅止於評估階段。」他說,目前還在跟投資業務處與投審會聯絡,協調各方何時可一起召開跨部會會議,收集各單位對該案意見,才會有進一步的動作。(曾雪蒨/台中報導)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politics/realtime/20180313/1313734/
之前方姓記者報導一篇痛批林佳龍浪費 1900 億預算的報導。給報社強迫離職。
看看蘋果這位記者可以再做多久!!
家龍龍爪
出版時間:2018/03/13 17:05
德商「霍夫曼諮詢公司」宣稱投資台中1100億,但《蘋果》詢問德國經濟文化辦事處,回應卻是:「沒聽過這公司。」辦事處人員透露,一般外資來台,除非本身有台灣分公司,否則多會透過駐台官方組織,像霍夫曼例子十分少見。
辦事處人員更指出,近來有其他的德商想來台投資太陽能,就是先與辦事處聯繫,然後再和台灣中央部會洽談。事實上不僅德商,《蘋果》追查也發現,先前像是丹麥商「沃旭能源」,就是透過「歐洲商會」與台灣政府、本土企業接觸。
而當年進行超過1年的美光科技(Micro)併華亞科一案,併購方美光不僅早就有台灣分公司,加上2008年已成為華亞科第二大股東,所以得以跳過政府、直接與華亞科的第一大股東台塑集團談判。
綜觀近期欲投資台灣的外資,包括麥格理資本、達德能源及上述的美光科技、沃旭能源(見表),不是透過母國駐台官方牽線,就是有自家的台灣分公司;反觀霍夫曼直接找上台中市府、考察一次就說要投資千億,實是台灣外資投資史上的極特殊案例。
面對《蘋果》踢爆霍夫曼是德國的偏鄉一人公司,今天台中市府解釋,歐洲大型投資案在初期階段,會透過「特殊目的實體公司」,也就是所謂的SPE(special purpose entity);但其實,SPE在國際不時有弊端傳出,例如美國的安隆案。
2001年,美國能源公司安隆(Enron)遭揭發從事大規模的財報造假事件;據報,安隆載透過成立上百家SPE、利用會計制度漏洞,隱瞞巨額負債。其中,當年安隆的資產負債表,僅顯示130億美元的負債,但實際總負債高達400億美元。
爆發醜聞後,安隆在同年12月聲請破產,過去一度市值700億美元的風光毀於一旦。外界分析,安隆之所以能用SPE隱藏債務,是因為SPE不與集團編列合併財報,投資人無法在報表上看到所有資料,因而作為隱藏債務的非法手段。
(新調查中心/綜合報導)
蘋果又出來打臉了,台中市政府别再唬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