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yen wrote:台灣可以種出高品質...(恕刪) 台灣真的有不錯的水果,我家人副業做平地水梨,因為1年1收,所有我們都自產自銷1分半土地300多箱 ,每年都賣到缺貨不夠給別人但是如果給北農拍賣,唉呀!收入瞬間減半
我自己就是農民,今年水果市場價格普遍不好這農民大概都知道,去年沒風災,今年雨來的晚,造成今年水果盛產又好吃,量太多的情形下,消費者選擇更多了,其他所有水果都便宜的情況下,鳳梨是要多好?外銷到中國的量變少了??我相信會抱怨價格低的農民,絕大多數都交給行口(中盤商),那就是市場機制了,回到上面說的,所有水果都很便宜(消費者有很多選擇),盤商也是要賺錢的,賺多賺少看個人良心,也看農民跟盤商多年合作的信任度,有的盤商也是很幫農民,再差的貨都盡量幫你賣好價錢,有的就很愛拿了貨之後嫌東嫌西殺價。至於外銷的,都是送去農會拍賣,如果種的漂亮,農會通常都會好價錢收購,但絕大多數農民都重量不重質,品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只能交行口。農民真的很辛苦,又靠天吃飯,大豐收的情況下量多價格不好,遇到天災,有躲過的就有賺多一些,因為大多數被風掃掉了,量少價格好,剛好沒被掃到的少數農民受益(地勢較好,設施較好,運氣較好的農民)。不管是前任這任政府都很積極地在推動農業轉型,也開很多課程,各地農改場也都有在協助農民如何可以將農作物品質提升,但會去上課的就是那些農民,有些老農民依然憑經驗在做事,也固定只交給行口,但這些農民通常都是聽天由命,任勞任怨。我今年收成量比去年少(田裡作物有些更動),今年水果價格也比較不好,收入跟去年比也沒有落差太大,原因是我把好的貨分級自己賣,多接洽網路平台銷售(多要求安全檢驗),變得比較忙也較累,但提高了收入。發表這些只是覺得最近看了香蕉鳳梨的新聞,心裡有些感想,農民很純樸又務實,種植農作物也這麼多年了,什麼天災什麼價格沒遇過?抗議真的只是為了更好的價格?還是??不希望最近這些新聞的操作讓國人討厭"農民"吵著要糖吃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