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台灣憑什麼成為全球唯一禁止福島食品進口的國家?!

民進黨全員吃5年核食,若沒災沒病再公投一次,好不好?
arjigo wrote:
建議支持開放方找日本談好食品產地清楚標示,包裝與生鮮都需要,
標出例如"MIJ 福島",讓消費者自由選擇,這對買賣方都公平,既然對產品有信心,有什麼不敢,不過就怕日本人偷改標,
日本人總得做點努力說服台灣消費者,而不是自大的認為台灣就得照單全收

外食無從避免,沒得你選,就算你都自己做飯好了,
食品這種東西,很多在零售時原來的包裝已經不見了,又或是經過了再加工、再包裝,消費者根本看不出來原產地。例如台灣製的臘腸,你只能知道產地是台灣,但你能知道作為原材料的豬肉是否來自福島嗎?
只有中間的商家清楚知道產地,又有何用?
贊成日本核食的人,請你自己先買日本核食回家去每天照三餐來吃,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日本食品在邊境驗出輻射就會立即退運或銷毀,但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抽檢市售13件日本食品,卻在兩件茶葉中驗出銫-137

家中有孩子千萬不要吃到汙染輻射食物

整個家族會滅絕死亡

有幾十萬名兒童因此發病死亡







benzs350 wrote:
贊成日本核食的人,請你自己先買日本核食回家去每天照三餐來吃,己所不欲,勿施予人!...(恕刪)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所以我都強力反對核四興建
核能根本就是汙染環境,弄垮日本基層農民收入的壞能源!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蘭嶼的核廢料桶應該搬回本島處理的
國民黨欺負原住民,可惡!

robotcap wrote: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所以我都強力反對核四興建
核能根本就是汙染環境,弄垮日本基層農民收入的壞能源!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蘭嶼的核廢料桶應該搬回本島處理的
國民黨欺負原住民,可惡!
..(恕刪)


應該放你家

自己的核廢料自己處理

別跟我說你家的電自己發電

米國_烏龜324 wrote:
http://talk...(恕刪)


這種人家什麼應該是什麼很無聊,全世界在倡減炭環保,台灣憑什麼在搞火力發電?

忠寶寶 wrote:
這種人家什麼應該是什麼很無聊,全世界在倡減炭環保,台灣憑什麼在搞火力發電?

2017中國商運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約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3.9%
核能佔3.9%而已喔,
中國發電佔比最高是火力發電
美國發電佔比最高是火力發電
還是說,妳認為妳的全世界不包含中國美國^+^

robotcap wrote:
2017中國商運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約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3.9%
核能佔3.9%而已喔,...(恕刪)


要看未來吧

未來在這
阿桐伯沒有在賣藥啦...只會打"嘴砲"
先叫民進黨和日本把下面解釋清楚!

關於核食輸出,先講個最簡單的,日本中央政府把對它有利的部份,放寬規定的輸入國家有哪些,加做英文版讓全世界知道,但是不利的部份,規定變嚴格的國家有哪些,就只有日文版,難怪許多人說什麼「全世界都放寬了,只有台灣沒有」,其實只是流言,而且,日本周邊像是中國、俄國、韓國,以及海洋也被福島輻射污染的美國(參考註2),某些食品種類被禁止的縣市數量,有的7個、有的廣達東北關東縣市,比台灣5個縣市還多。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b46b2a89-294e-4001-b1f6-c75847fb7b6c



張善政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他說其實在馬政府任內也曾處理日本食品問題,2015年發生日本食品輸台偽標事件,當時馬政府要求日本要給官方產地證明,但沒想到「日本不理我們」,當時行政院用各種變通方式去認定,最後是日本民間協會出示證明,但日本對韓國就給官方產地證明,這顯然「日本對我們大小眼」。

他指出,以科學證據開放食品輸台,相信這點大家都不會有意見,新政府目前作法看起來是仍禁福島但開放其它4縣,但關鍵就在於日本願不願意出示官方核可的產地證明,這點若做不到,如何去證明產品是真的來自那4縣,而不是來自福島?

張善政說,日本不可以對台灣大小眼,若日方不願配合出示官方核可的產地證明,新政府卻仍要開放,「那我也會站出來反對」。



蔡政府現在告訴大家,會嚴格把關進口的核災地區食品,甚至從今天開始一連三天在北中南東採取以馬拉松式的連開10場公聽會,急著為開放核災食品做準備,不過有幾些事情,就算是召開公聽會政府也不會告訴你,不過你可是一定要知道。

目前蔡政府告訴大家,連衛生標準更嚴謹的歐盟都開放核災5縣市食品輸入,全世界僅剩下台灣和中國不開放,甚至有官員私下說「應該讓科學說話,而不是只用情緒決定政策」。但真的是這樣嗎?

沒讓你知道的事情一:中、韓、港、澳等日本鄰近地區對核災食品進口採嚴謹態度

目前台灣是禁止福島5縣市所有食品進口(酒類除外),根據我農委會公布跨部會赴日實地考察報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是停止輸入日本10個都縣的所有產品,香港是停止輸入福島5縣市的蔬果、乳、乳飲料、奶粉,澳門是停止輸入9都縣的蔬果、乳及其製品外,福島的肉、其加工品、蛋、水產以及其加工品也停止輸入。

另外,韓國是停止輸入日本13縣特定食品及福島、茨城、群馬、宮城、岩手、櫪木、千葉及青森等8縣水產品;新加坡是停止輸入福島水產品、林產品;菲律賓是停止輸入福島部分魚類;俄羅斯則是停止輸入7個都縣的水產及其製品。

顯然並不是只有台灣不開放,而是許多國家是選擇性的、有條件的開放,其中歐盟國家本身就是農漁業大國,進口日本食品相對少,管理上自然可以較為寬鬆,但是進口日本食品數量大的中國以及韓國,態度都採取較為謹慎的態度。

由於台灣糧食自給率僅3成,一年所有食品進口數量當中,日本食品約占4分之1(台灣是日本食品進口排名第3的國家,台灣占日本食品出口13%,每年將近10億美元。)台灣每年從日本進口食品數量這麼大,消費者吃到的日本食品這麼多,政府難道不應該採取嚴謹一點的態度?

沒讓你知道的事情二:台灣標準比日本寬鬆,如何防止遭污染低階核污食品入民眾口中

核災食品放射性物質的含量以Bq(貝克)為單位,所謂的Bq是放射性活度單位,這個數字愈下降,表示食品安全管理愈嚴格;Bq/kg(貝克/公斤)就是每公斤食物當中,放射性物質含量的單位。

在311發生一年多以後的2012年下半年,許多日本食品當中被驗出含有放射性銫-137及銫-134,這主要是因為福島核災所造成。由於銫的半衰期長達29年,是影響環境相當嚴重的核輻射物質。

為了挽救日本人對於本國食品的信心,從2012年4月1日起,日本對各類食品實行更嚴格的檢出標準,這個標準至今並未更改,分別是嬰幼兒食品、牛奶的放射性物質檢出標準為50貝克/公斤,蔬菜、穀物、肉類等一般食品為100貝克/公斤,飲用水標準為10貝克/公斤。
換句話說,就算311發生至今已經5年,但是現在在日本,若是食品當中放射性銫含量超過100貝克/公斤,就會被當成低階核污染食品而遭到丟棄。

當時核災發生一年後,甚至會從日本大量進口水產品的韓國,也把標準修改到跟日本一致,所以從2012年4月起,韓國農林水產食品部對日本進口產品的放射性銫標準,由原先的370貝克/公斤提高到100貝克/公斤,進行嚴格管理。

不過根據台灣法令規定,食品中銫-134及銫-137的總和含量限值為370貝克/公斤,比日本的標準寬鬆。

也就是說,韓國的做法主要是防止在日本已被列為放射性銫超標的食品,透過進口或是其他第三地,進入自己國家境內,但台灣食物的自給率僅有3成,每年進口日本食品品項眾多,如何防止在日、韓早就被當成低階核污染食品而遭丟棄的東西,光明正大進到台灣賣場來販售,政府要怎麼進行把關,也應該要清楚告訴民眾。

沒讓你知道的事情三:食入遭放射性物質污染食品,對幼童及青少年影響最大

《信傳媒》記者追蹤這個議題多年,在過去政府幾次想開放核災食品進口的過程中,記者曾訪問已過世的良醫、長庚醫院腎臟科教授毒物科主任林杰樑。

最近《信傳媒》記者又再度拿出過去的筆記,裡頭還清楚的寫著:「長庚醫院腎臟科教授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如果食入遭到放射性銫污染的食品,銫會累積在人體的肌肉當中,經過體內曝曬的結果,DNA(染色體)將出現病變,罹患癌症的機率就會大幅增加。

而分裂中的細胞如血液、精子、卵子對於銫最為敏感,因此嬰幼兒、成長中的青少年,以及孕婦若吃入含有放射性銫的食物,對於身體健康影響將會相當大。至於碘131食入過多或是曝曬過多,則會大幅增加甲狀腺癌罹患的機率。

當核災食品還存有健康上的疑慮,而現在政府對於開放核災食品則已是「箭在弦上」,一向強調要把「民眾健康」擺第一的蔡政府,接下來要如何保障民眾的健康?英全政府官員應該出面說清楚。

沒讓你知道的事情四:若開放,來自核災地區食品應清楚標示

目前衛生福利部打算用「逐批抽查、逐批檢驗」從核災地區進口的產品,來捍衛民眾健康,不過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就質疑:「台灣邊境人力僅有69人,要如何做到逐批抽驗?」據了解,目前衛福部打算增加7個邊境查驗人力,來應付後續龐大的日本食品進口量。

不過就現實面來看,增加抽檢人力根本就是「螳臂擋車」、「杯水車薪」,目前沒有開放這幾個地區的食品進口,台灣一年就有超過300億台幣的日系產品進口量,如果再增加這幾個核災地區食品進口,數量一定會更加龐大。

如果迫於經貿壓力,台灣非得進口日本核災地區產品不可,那與其增聘人力稽查,不如就比照現在基改食品模式,設置專門食品標示規範,清楚告訴消費者,「哪些產品從核災地區來的」,讓消費者可以清楚了解風險,在面對龐大的日本食品時不會無所適從。

畢竟再怎麼檢查、抽驗,最末端的稽查都還會有漏網之魚,標示不清也容易引起消費者恐慌,不如溯源管理,要求公開產品源頭,強化食品標示,讓消費者一眼就能辨識,進而自己選擇「要不要買、要不要吃」,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米國_烏龜324 wrote:
◎劉一德

日本福島發生核災後,該地區食品遭到全球抵制,但最後僅剩中國與台灣禁止。今年五月九日,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日本,討論中國開放福島核災食品進口。許多人向蔡政府提出警告,中國為了扳回在朝鮮核武事件及中美貿易戰中,被東亞各國邊緣化的危機,可能拿開放福島食品向日本示好,讓台灣成為全球唯一禁止進口的國家,破壞台日關係,孤立台灣,外交部門卻毫無反應。


十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應李克強邀請訪問中國,拉龍日本意圖明顯。十一月二十四日,台灣通過由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領銜提出的「反日本核食」公投。三十日,安倍與習近平在G20會面後,中國立即宣布開放福島核災食品進口,台灣成為全球唯一禁止日本福島食品進口的國家。行政院發言人坦言,「公投案過關的確為台日關係帶來某種程度的緊張。」中日關係與台日關係顯然已往不同方向發展。

台灣和日本在地緣政治上,共同面臨中國的壓力,在日美安保條約架構下,日本對於台灣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日本是台灣第三大貿易夥伴及外資與技術的主要來源,臺灣則是日本第四大貿易夥伴。日本是台灣學生出國留學國家第三名;為台灣第四大境外學生國家。二O一七年,台灣赴日觀光達四百六十一萬人次,為國人觀光國家第一名;日本來台觀光一百八十九萬人次,為中國以外,最多人來台觀光的國家。以台灣當前的處境,拉攏日本都來不及。
為尊重公投結果,蔡政府確定將繼續禁日本核災食品進口。剛落幕的台日經貿會議上,日方對於公投結果雖表示理解,但仍盼台灣能依據科學結果盡快開放日本食品。但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對台灣仍全面禁止日本福島食品,表示不
排除向WTO提出訴訟。依日本對韓國提告
的前例,台灣勝訴機會不大。外交這樣子搞,難怪邦交國越來越少。

事實上,前外交部長李大維,早在二O一六年底,於立法院專案報告時即證實,台灣禁止日本福島食品進口一事,影響台日雙方洽簽「台日經濟夥伴協定」(EPA),及「台日經濟夥伴委員會」(EPC)。發展到現在,台灣急欲參加,需要日本協助,由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一時也不會有甚麼進展了。

政黨輪替前的馬英九政府「聯中反日」,不足為奇。政黨輪替後,小英政府對於福島地區食品竟繼續維持馬英九政府的現狀,和中國綁在一起,整整兩年多,一再錯失處理良機。現在被公投結果綁死,還被中國丟包,將台日關係搞成如此不堪,最高興的要算中國與中國國民黨。但我還是要問,台灣憑什麼成為全球唯一禁止福島食品進口的國家?

(台聯黨主席)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可詛咒你的命運‧但是等到最後一刻到了之時‧你只能輕輕放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