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rger88 wrote:當年退伍,我在光華商(恕刪) 我以前以為, 插越多Hercules, 就會變成VGA歐!花大錢買三張都插進去。結果還是黑白,哭到人生變黑白。看來一堆人很早就跟我一樣接觸電腦, 可是我發現我現在拿來看片的時間比較多, 寫程式倒是不起勁了!
guest2000 wrote:約1988年,Turbo...(恕刪) Borland 的產品,從 Turbo C 1.0 開始玩,最後一次拿來開發的版本是 C++ Builer 5.0,後續版本就沒碰了
macross_sato wrote:我以前以為, 插越多Hercules...(恕刪) 那時我也想裝彩色電腦,無奈買不起 CGA monitor,閃過EGA直到VGA出來才用上彩色螢幕,顯示卡是ET 3000,那時電腦CPU已是i486DX2(一顆一萬),RAM 16MB 一萬四千五.當時因工作忙碌,空閒時上上TaiwanKiss,現在年紀大了偶爾去CL(1024)逛逛.
cougar2015 wrote:民國74年~75年?(恕刪) 有資源的還是有可能吧, 我研究所老師說。他們在讀大學的時候, 用的是打孔機在寫程式。有 Dos 时就可以寫程式了, 我專二時, 就用Dos 寫 Pacsial 程式。專三寫 C 語言了。電腦連硬碟都沒有一片 5.25吋磁片可以裝進 Dos 開機跟 PE2 跟 Turbo C 2.0。我的第一台電腦是 486sx其實有 8086 就可以寫程式了, 當初有在賣 8086 的實習機。有一個點陣的小螢幕, 可以在上面搞組合語言的程式。
芝木貢 wrote:那是誰啊.....今(恕刪) 大概民國72~73年,我家就有買宏碁的小教授 (MPF-II),我哥哥當時念國中,就開始學寫 Basic。後來 74~75年,我家又買了一台宏碁的 8088 PC,我自己也開始學C語言。類似這一台,要用軟碟開機。所以,當年文中主角大約十歲就接觸電腦,學寫Basic或是C,是完全可能的。根據維基百科,小教授二號是1982年上市,所以要買一定買的到。只是當年電腦的用途有限,大多是為了玩遊戲才買的。如果有辦法,Apple II 也是買的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