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确认台湾是否把台商在外投资都算进了台湾自己的GDP。

iviso wrote:
那你就告诉我结论吧,台湾有没有把岛外工厂企业的算进自己的GDP。

我知道日本肯定没有算的,日本有单独一个海外资产的统计数据,不在自己国内的GDP里面。
美国也没有算。

台美日算法都一樣
不是完全不算也不是全部加進去
自己去研究什麼叫做三角貿易吧
iviso wrote:
是呗,我就是好奇呀,因为和我看到的,感觉的,不太贴近,就如同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当地人有没有钱,从各种生活习惯、商品档次、穿衣打扮、出行工具,大体都还是能感觉出来。


你糾結GDP或人均GDP其實沒多大意義
尤其是人均GDP

比如上海常住人口為2400萬,但實際人口則是超過3000萬
隱性的600萬人口難道沒在上海生活,沒對上海的GDP做過貢獻??
但上海人均卻是除上2400萬人口,而非3000萬
除以3000萬, 上海人均立刻減少2成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台北,台北市人均4.8萬美元,幾乎為整個台灣的2倍
但北市GDP實際是加上很多大台北人口和中南部北上就業的人所貢獻,
但算人均時卻是只除以台北市260萬人口
iviso wrote:
香港人和台湾人谁生活(恕刪)



香港人住的那一小格你將它想像成美國灣區的別墅,就會有人均GDP 5萬美元的感覺了...
你山字營姓趙啊 wrote:
你糾結GDP或人均GDP...(恕刪)


大陆的话并没有这么混乱,隐性人口,或者外来打工的,他们的人头,算在他们户籍城市,因为,上海人就没有去外地上班或者投资了?

而且,大陆的计算方法,现在不是按总部经济算,比如上海汽车在成都开了个汽车分厂,如果是以前,因为总部在上海,这部分就是上海的GDP,但是现在是算在成都头上。

天津这几年GDP大幅下调,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前高,是因为很多公司的总部在天津。
emeryville wrote:
台美日算法都一樣不是(恕刪)


呵呵,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得出的结论是人均GDP其实并不能反映当地人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台湾这种对外投资为主的经济体。

这其实,不就回到我主贴里提到的,台湾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人均GDP表现的那样,有大陆2.5倍的水平?

既然无意义,为何台湾人现在很多爱拿人均GDP来和大陆对比?
iviso wrote:
大陆的话并没有这么混乱,隐性人口,或者外来打工的,他们的人头,算在他们户籍城市,因为,上海人就没有去外地上班或者投资了?


你覺得上海人外流多還是外來人流入上海多?
所以上海人均GDP是除以戶籍人口1450萬???
你山字營姓趙啊 wrote:
你覺得上海人外流多還(恕刪)


你可能不太明白常住人口的这个大陆用的概念。

否则,一些其它城市的人口,你觉得需要用什么统计方法,才能准确统计到去外地上班的人口有多少?大陆的县(不是台湾这个县的意思,大致相当于郊区吧)的人口基本都有几十万。根本无法统计。

而那些统计户籍所在地的,都是短工性质,这些人春节什么的都回回去,因为他们的一些基础医疗保险什么的,是缴纳在户籍地的。

大陆的各地的人均GDP,因为太失真,你看到的都是民间或者媒体简单拿GDP除以常住人口的。
iviso wrote:
你可能不太明白常住人(恕刪)


不就泛指在某城長時間生活,工作,就學甚至買房但不落戶或無法落戶的外來人口嗎

大陸一個城市的人均GDP,倒底是只除上戶籍人口,還是除上戶籍人口加常住人口?
你山字營姓趙啊 wrote:
不就泛指在某城生活,(恕刪)


是的,所以你说的那些隐性人口,自然不算在常住人口里面,而且隐性人口,大都从事的低端服务业,这种对GDP的增值并不大,

举个极端例子1000万个洗碗工,一年能刷5000亿人民币的GDP嘛?大陆的GDP很多服务业都没算进去的。

所以他们都算到了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去了。而且,他们赚钱目的,也大都是为了回老家买房消费什么的,所以那些他们创造的GDP最终也反映到了老家的GDP上面。
這種老掉牙的GDP問題就是有人整天只會複製貼上
別人餵什麼就吃什麼
不會翻牆GOOGLE也能百度吧

https://www.stat.gov.tw/ct.asp?xItem=27959&ctNode=770&mp=4
GDP統計為何要納計三角貿易淨收入?
答:
(一)依據聯合國國民經濟會計制度(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SNA)規範,GDP統計應納計三角貿易淨收入(三角貿易之商品賣出價減除買入價之差額),亦即三角貿易活動中,國內廠商接到國外100元訂單,而以95元委託第3國製造,則GDP係納計5元,因該5元為三角貿易過程中,國內廠商所提供之運籌、規劃、調度、財務、管理、行銷、專利及其他技術等服務,係屬國內之生產,殆無疑義。

(二)因此,GDP並不含國外製造之產值(或海外收益)。有些學者主張GDP計算範圍不應涵括三角貿易,或認為官方發布之GDP數據包含海外收益,應予扣除等,均係誤解其納計範圍(以為出售三角貿易商品之營收,如上例之100元,係全數納計為GDP。事實上GDP只納計三角貿易淨收入,即上例之5元)。三角貿易淨收入占GDP之比重,近年均在3.5-4.4%左右。

2016年中國出口企業20強,有9家是台商
2018中國對外貿易前10名有5家是台商

要是台灣海外製造之產值(或海外收益)都算進GDP
那人均GDP一定超過6萬美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