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卡普 wrote:要自己努力想辦法脫貧,而脫貧的捷徑則是創業 創業失敗更窮?創什麼業,存錢炒一波房價才是真的,你看大地主過得多爽,不用上班收入比科技業高階主管還高。在台灣,已經不流行創業了,我們台灣人流行炒樓、炒房、炒地皮,產業結構重要嗎?不重要~
hahaaha wrote:月薪不到4.2萬元 我相信這裡面挺執政黨的人居多,年輕人的肝不只新鮮,腦袋也比較好被人使喚!歡喜選,甘願受。上面某樓有再說不選趙少康要選年輕人,這可以理解,希望不是選那個號稱特戰部隊退役,實際上是民進黨高層親戚沒有實務經驗的嘴砲王。
有更細的資訊可以看看...https://statfy.mol.gov.tw/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2A82AD06DECDACAE我知道很多人抱怨薪水不高, 這要看是相對於什麼支出結構在抱怨...但除了支出面; 也要去想, 收入面是不是就沒有問題? 打比方說, 某年輕人到相片行作相片沖洗工作, 然後抱怨薪水差; 或者某年輕人學得一身好功夫很會調化油器, 然後去機車行工作, 抱怨薪水太差... 或是學了一身好武藝, 很會寫 assembly, 然後跑去 IT 公司做網頁維護, 又抱怨薪水太差... 請問收入面有沒有什麼問題?勞動市場的「行」就是勞動者的能力; 勞動市場的「市」就是勞動能力的買方, 也就是尋才的公司; 有行無市、有市無行、行多市小、或行少市大, 理論上都要有宏觀調控的力量來導正, 並配合國家發展方向, 不知道國家現下政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