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Unicorn wrote:
請看同一網頁最下面一段,
太陽能和風力還是有列入每日的備轉容量計算,
只是就不是一裝置容量的6%/20%計算了,
而是依氣象預報和過去二週的發電實績來預估。


這段話是在講這個


台電會根據氣象局的預測來估計未來一周每日的最大供電能力(淨尖峰供電能力)

回到我上面的式子 : 最大供電能力 = 用電量 + 備轉量
風光電當然是算在最大供電能力之內
但是無論風光電預計會發多少電, 他都是屬與用電量那塊的
HelloTaiwanTaiwan wrote:
太陽能+風電要20%的話,台電就必須額外配置20%的備用容量來幫忙擦屁股。

你的觀念完全錯誤. 正確解答在此

[延伸問題1]: 假設有30%用電需求要靠風力來補,而這30%卻處於隨時可能供應不出來
的狀態,是不是必須另外建立30%備用火力發電廠?

答: 所謂30%的電是風力,與30%的風力隨時可能供應不出來是兩個不同觀念,前者指的是
「風力發電量佔全年總發電量比例」,後者指的是「在某瞬間佔全國總發電功率的比例」,
前者單位是度(kWh),後者單位是瓦(W).
假設某國,全年用電1000億度,火力發電100%,尖峰用電16GW,火力裝置容量18.4GW.
可計算得火力發電平均容量因數62%.

情境1: 改變發電配比為火力90%+風力10%,其餘照舊
對策: 只需興建年發電量100億度的風電設施,不用再建立備用火力發電廠,因為就算在
用電尖峰時完全沒風,全靠火力依然供電無虞. 若誤以為還得興建火力發電做「備援」,
將造成用電尖峰時仍有大量機組閒置.
屆時某國火力雖然裝置容量不變,但容量因數下降到56%(發電量少了100億度).

情境2: 改變發電配比為火力90%+風力10%,尖峰用電上升至18GW,其餘照舊
對策: 興建年發電量100億度的風電設施與2.3GW火力發電(總量維持尖峰負載的115%),
但新增火力電廠是對應用電尖峰上升,而不是因為使用風力.

情境3: 改變發電配比為火力90%+風力10%,並有5GW火力發電廠退役,其餘照舊
對策: 需興建年發電量100億度的風電與5GW火力發電,但新蓋的火力發電是替補
退役機組,不是因為使用了風力.

換言之,綠電的備援電力有兩個條件
1.假設用電高峰,某瞬間剛好所有綠電同時失效,單靠火力仍可維持充足電力供應.
2.備援電力跟綠能可以搭配,避免跨區,反應速度夠快,故多使用新型燃氣機組. (儲能設備
大幅進步另當別論,目前尚未發生)

可見火力發電要蓋多少跟尖峰負載(功率)與老電廠退役最有關,與綠電佔用總發電量比例
較無關聯(續見延伸問題2).
roachc wrote:
不斷追加預算..543億..140億....賺得飽飽的!


封存過後

再重啟一次

這次封了八年

不知道又要幾倍賺了

其實是可以啦!!只要全部的人都接受,有風或有太陽的時候才有電可以用的話
過客4112 wrote:
台電會根據氣象局的預測來估計未來一周每日的最大供電能力(淨尖峰供電能力)

回到我上面的式子 : 最大供電能力 = 用電量 + 備轉量

建議你還是好好去看一下台電的內文吧

台電會預估未來幾天的
1.淨尖峰供電能力(這是預估值)=這裡面就包含了未來幾天所有可運行機組含綠電,但不含歲修或維修中無法運作的機組
2.尖峰負載(這是預估值)=依天候和歷史用電紀錄等等估計可能用電最大值
3.備轉容量=淨尖峰供電能力-尖峰負載==>這也是預估值
4.備轉容量率=備轉容量/尖峰負載==>這也是預估值

台電必須事前估計未來幾天的備轉容量率大約是多少,

如果太低,

就必須發布供電或限電警戒,

開始事前協調用電大戶進行節電或依契約停電等等

如果真的備轉容量率接近或小於0

就要提前發布分區限電。

以上這些事,

都是事前就要估算的,


不是依你說的:
最大供電能力 = 用電量 + 備轉量=>這完全是倒因為果
請問事後去計算備轉量還有多少有任何意義??
供電不足後去追究備轉容量之類有何意義,

事前發現備轉容量率過底請台積電等用電大戶事前準備降低用電,

和直接降低台積電等用電大戶供電量或跳電,

造成產線上產品報廢,

然後告訴她因為備轉容量不足了,

你覺得會是一樣的結果??


下面這段你還是好好研究一下台電到底在寫啥吧!
日前(Day-ahead)估計的說明

評估計算備轉容量之系統運轉淨尖峰能力,

係依機組淨尖峰供電能力規劃值為基準,

再考慮機組各項設備狀況及運轉限制二大面向評估結果而定。
系統於實際運轉調度之前一日,會評估次日發電機組運轉淨尖峰能力。

太陽光電與風力機組之淨尖峰供電能力非固定值,

係依據中央氣象局每日所公布未來一週氣象預報資料及過去2週相同日期平均實績值,

做為淨尖峰供電能力預估值。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roachc wrote:
這種閱讀理解能力....唉!


有什麼內幕你要說阿

KiKiUnicorn wrote:
建議你還是好好去看一(恕刪)


我用舉例來說明好了

假設今天尖峰用電量1GW, 風光當時發出電量1.2GW, 抽蓄容量0.1GW

請問今天的備轉容量是 0.3GW 還是 0.1GW ?
過客4112 wrote:
我用舉例來說明好了假(恕刪)

1.淨尖峰供電能力(這是預估值)
2.尖峰負載(這是預估值)
3.備轉容量
4.備轉容量率

你還是搞不清楚,
台電要計算上面這些值,
為的是預估未來幾天的供電能力夠不夠,
這才最重要的
下圖自己看一下
有沒有看到紫色上面那橘色的部分??
那就是台電預估今天太陽能一整天各時段可能發出的最大瞬時尖峰值,
請問今天過完了嗎??
請問依圖,
台電有沒有把太陽能算進去??

最重要的,
事前估算備轉容量/備轉容量率夠不夠才有意義,
事後去計算剩下多少都是沒意義的,
因為只要當時的用電未達淨尖峰供電能力,
台電都是會隨時調降部分發電機組的功率,
以避免浪費!

今日(110.04.13)預估尖峰備轉容量率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過客4112 wrote:
我用舉例來說明好了假(恕刪)


.............用電量全額由風光支援??
如果風光電發電量瞬間跌落0.9不就跳電了?



應該是這樣說
假設
4/12日尖峰用電量
100GW

預估
4/13日尖峰發電量總合為
110GW

備轉容量率(Percent Operating Reserve):係用來衡量每日供電可靠度之指標。
=(系統運轉淨尖峰供電能力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系統瞬時尖峰負載(瞬間值)×100%。
*系統運轉淨尖峰供電能力:扣除歲修(機組大修)、小修(機組檢修)及故障機組容量、火力機組環保限制、輔機故障、氣溫變化、水力考慮水位、水文、灌溉及溢流等。

(110-100)/100*100%=10%備轉容量率

來源

紅色數值是預估發電量
其預估值是要扣掉可能的維修,降載,水風光等不發電時期在打折

發電量不會故意不算用什麼發電..........

110/2/28日圖表
其中就有明列風電影響影響"備轉容量率(%):的數值.........
風電為0.61%
光電為0.02
如果假設都不發電是影響不到跳不跳電因為數值不高

但是現行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約5.8%
如果2025的綠電到達20%
而水利原則上台灣應該已經到極限了
所以增加的只能是風光電
假設增加15%
而影響備轉容量率勢必超過15%
如果在極端情況下(發電量少於1/3)
而備轉只有10%的情況
勢必跳電.............

--------------------
以上確定風光電有列入備轉計算..........
stunmaker wrote:
你的觀念完全錯誤. (恕刪)


你也沒說錯阿~~啊我也沒說錯阿

只是你把成本切開看 我是合再一起看更大格局

本來台電就可以建置完成台灣所需電力

就算沒有風電太陽能 台電還是可以獨力完成台灣所需電力配置阿

問題是台電可以沒有風電太陽能

但風電太陽能不能沒有台電幫忙擦屁股阿

我一間工廠可以生產100億度的電 結果你要我維持100億度電的運營規模

然後只要我生產80億度電 結果又不讓我縮減工廠規模到80億度以減少成本

那不是擦屁股是什麼

===========
簡單講就是 一個家庭要獨立穩定發電
他可以單獨選
1.柴油發電
2.風力+柴油
3.太陽能+柴油
4.風力+太陽能+柴油
當你選擇1,成本只需要一台柴油發電機
當你選擇2-4,就是需要多買一台柴油發電機來當備用
你不能因為說(台電)早就買了柴油發電機,所以不算選擇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的成本
而事實上,就是必須一直保留一台柴油發電機準備隨時幫忙擦屁股的成本
====================
所以台電就是隨時要有足夠的備用機組來因應颱風天等...太陽能、風電發電不足的情況

而這些廠不是建置就好,還要有維持能隨時運作的運營規模,這些都是擦屁股成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