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2630分
文章編號:86393928
前5次流標,自然是廠商評估沒賺頭,不會有人去標
台北市也只能慢慢的增加讓廠商獲利的可能性讓BOT成案
一開始也是5家廠商聯合去投標,不包含鴻海
鴻海是戰略方向改為八屏一網一雲時
參與了原始股東放棄股份的戰略性投資
時間切回現在
當初劃的美好大餅,根本不可能實現
台北市的市民不會為了低於10%中華電信的價格,轉換到台智光
4G、5G的吃到飽普及,也只會降低一般家庭用戶申請光纖的必要性
原始大股東僅剩下台通,鴻海近期的2次增資也沒參與
變成台通這家公司獨自吞了每年賠好幾億的BOT案
25年後,相關的建設也是要歸台北市政府擁有
柯P覺得有鬼
怎麼不去問問台通的董事長,會不會後悔參加這件BOT案
確實,大部份的時間,2M頻寬是可以讓200萬畫素無延遲
但大雨或流量突然提高的狀況下
會不定時的產生2-3秒的停頓
如果很不幸的,那2-3秒的停頓發生事故,然後沒拍到的話
這個責任警察不想擔,選區的議員也不會想
八千萬的機會成本,對於節省的市長當然不樂意
但對於想省事的員警和市議員又有什麼差別?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