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的問一句日本殖民時代

happyhughworld wrote:
我們老家 就是我爺爺的爸爸 他們那一代大概是民國2年生1913。他們為何總是回憶日本的美好 然後灌輸到我爺爺 然後整個老家都是反國民黨的為主

但是到爸爸這一代 大概1970生。就喜歡國民黨了 不知道是不是不排除兩個世代都有被洗腦

你長輩有照片嗎?
我家族是台北人,長輩的照片看看就知道
四輪贏兩輪
偶爾有一小塊帶油的肉就非常開心了,花生一顆分一半吃,每天看看雞會不會下蛋,狀況不好的,真的餓的受不了就去扒樹皮找田螺,水溝的野菜早被拔光了
hidear1024
四輪贏兩輪所以那種在吹日據時代的就特別看不下去,我阿嬤今年93了,日據時代的種種還歷歷在目,那些日寇是什麼德性會不知道,他根本就沒把你當人看,還有些三腳仔會去幫他們吹....呸,沒了
殖民者總是要破壞台灣歷史


ho520
"快去告訴政府",那是你說的,又縮啦
hidear1024
我說過啦,政府還是不拆我也沒辦法啊
臺灣位處亞熱帶地區,自古以來素以「瘴癘之地」著稱。清代臺灣地方志書或文人筆記多言,臺灣水土多「瘴氣」,行旅人民容易染患疾病。明清時代,軍旅駐防也記載臺灣是「瘴癘」盛行之地。1874年,清國因 牡丹社事件 ,沈葆禎率兵來臺主持防務,然所率領「南北路諸軍、多感染瘴癘,死者數千人」。

其實,在同一事件中,發動軍隊的日本這方,日軍佔領臺灣南部期間也遭遇熱病侵襲,結果日軍戰死者僅12人,但病死者高達561人,病況極為慘重。當時日軍並不瞭解這種熱病,姑且稱它為「臺灣熱」,實足以傳達臺灣熱帶風土所造成的威脅。

  事實上,漢人文書中的「瘴癘」,或者日軍所謂「臺灣熱」,都是指臺灣自然環境有關的傳染疾病。在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之後,日本殖民所引進西方近代醫學,才逐漸揭開這些疾病神秘的面紗,並展開有效的防疫措施,將臺灣社會推入近代公共衛生的時代。

 1895年3月,日本首先派軍隊進佔澎湖,日軍於短時間佔領澎湖,戰場傷亡輕微,總計死亡3人,受傷27人。不過,澎湖的日軍部隊隨即爆發傳染病流行,以霍亂最為嚴重,當時日軍動員總數為6194人,霍亂患者1945人及病死者多達1247人。這些日軍病死者合葬的墓地,就稱為「千人塚」,為日治時期澎湖地方史蹟,見證當年戰役日軍病死之慘烈。

同年5月,日本派遣由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率領的近衛師團來臺灣接收,稱為「征臺戰役」。不過,日軍征臺戰役遭遇最大的阻力,並非抗日武裝勢力,而是感染傳染病死傷。至1895年11月為止,日軍征臺戰役的傷亡總計是:戰死164人、負傷515人、病死4,624人,以及患病者26,094人,後兩項總數超過日軍動員總數的二分之一,以及病死者是戰死的28倍之多。就疾病分類統計,顯示日軍患死者以傳染性疾病為主,患者以熱病瘧疾佔多數,病死者則以霍亂為最多。事實上,近衛師團團長北白川宮也感染瘧疾,而病死於臺南,是死於臺灣的第一位日本皇族,日本為此興建臺灣神社,以他為主祀神衹。

十九世紀,因世界性霍亂大流行的衝擊,西方醫學在發現霍亂病原菌之前,受傳統瘴氣論的影響,重視兩方面的衛生設施,一是鋪設下水道,排除污水;二是建設上水道,提供乾淨飲水。日本明治維新後,為防治霍亂,也建設同樣的衛生設施。日本治臺之初,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受聘為總督府衛生顧問,自始重視衛生設施。1896年,後藤氏推薦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1856-1899) 來臺,擔任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技師,負責城市衛生工程調查與規劃。

Burton為英國蘇格蘭愛丁堡人,專長衛生工程,1887年受聘前往日本擔任內務省衛生局衛生工程技師,兼 (東京) 帝國大學工學部僱用教師,實際是日本最早的衛生工程講座教授。Burton為協助防治霍亂,前往日本各主要城市進行環境衛生調查,提出上水道及衛生改善計畫書,尤其重要在完成首都東京市上下水道規劃。


臺灣自來水之父,威廉·巴爾頓

ho520
武漢肺炎嗎?
AG-72
五漢廢言
1895年,日本開始統治台灣之後,立即將縱貫鐵路的興建列為首要的施政計畫。於1899年分別由南北兩端同時興工,後藤新平成立台灣總督府鐵道部、並親自擔任部長,由鐵道技師長谷川謹介規劃縱貫鐵路,將清代舊線計畫進行九成以上的大幅度修正,外加南部的新建路段,長達兩百五十二哩的縱貫線鐵路終於在1908年於中部接軌,全線通車營運。為此,台灣總督府在同年10月24日,由日本皇室閑院宮載仁親王主持,於臺中公園內舉行「縱貫鐵道全通式」。

早期興建的縱貫線是從基隆、台北經由新竹、台中到達台南與高雄,不過因為中部路段大部分的路段皆穿越山區,火車在此路段無法以一般的速度行駛;而在日本於台灣的統治逐漸穩定、島內經濟逐漸發達後,此現象嚴重影響到南北的貨運運輸,之後更於1917年發生了「滯貨事件」。台灣總督府為了解決由此帶來的交通瓶頸,決定在竹南到彰化間沿著台中港等中部沿海地帶新築一條平行的新線,稱為「海線」(正式名稱為「海岸線」),並將海線的尾端分別連接至台中和彰化(其中連接至台中的路線,即是今日的成追線);而原來的竹南經台中到彰化的路段則稱為「山線」(後來定名為「台中線」)。海線於1922年全線通車之後,竹南以北到彰化以南的累計距離也一度經由海線計算。

台灣鐵路之父. 長谷川謹介
ho520 wrote:
1895年,日本開始統治台灣之後,立即將縱貫鐵路的興建列為首要的施政計畫。


三腳仔都以為倭寇建的平地和高山火車是建設台灣觀光嗎?
倭寇有那麼好心嗎?
不就是用來收刮台灣的甘蔗 樟腦 煤和銅礦等資源
連阿里山小火車前身不也是用來收刮檜木回母國

嘉南大圳興建也是用來灌溉農田然後把農作物收刮回倭寇國


AG-72 wrote:
嘉南大圳興建也是要灌溉農田然後把農作物收刮會母國


又時空錯亂了
日本不可能搜刮自己領土的資源,自己搜刮自己嗎?
好比說日本會去搜刮北海道漁產嗎?
中國有搜刮內蒙的稀土嗎?
中國建設港珠澳大橋,是為了掠奪港澳資源嗎?

日本為什麼建設台灣? 當然是為了建設而建設,哪一國不想去建設自己領土

八田與一(1886年2月21日—1942年5月8日),日本石川縣人,土木工程師,在台灣日治時期參與水利工程建設。以嘉南大圳設計者及烏山頭水庫建造者聞名,有「嘉南大圳之父」之稱。其自1910年於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到過世前一直都在臺灣任職定居,曾參與臺北下水道工程、高雄港規劃、臺南水道工程(山上淨水場)、桃園大圳工程、日月潭水力發電水庫勘查、大甲溪德基水庫勘查等日治時期現代化的重要土木工程,並提出興建曾文水庫的構想和地點;此外,他還在臺北設立土木測量專門學校,並創立「臺灣水利協會」和專業期刊,培養臺灣土木水利人才。由於對臺灣嘉南平原農業水利事業的貢獻,在臺灣和其故鄉都設有個人紀念館。

ho520 wrote:
又時空錯亂了
日本不可能搜刮自己領土的資源,自己搜刮自己嗎?

殖民著收刮被殖民者
阿里山林業鐵路

阿里山林業鐵路(簡稱阿里山林鐵,舊稱阿里山森林鐵路,又別稱阿里山鐵路、阿里山小火車)是位於臺灣中部的高山森林鐵路系統,亦是臺灣第一個重要文化景觀[2]。「阿里山森林鐵路」也是18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3]其各路線主要位於嘉義市與嘉義縣境內,但祝山線部分區段則位於南投縣信義鄉。該鐵路乃是日治時代為了將阿里山林場產出之林木向外輸送而建設




日治時代

日治時期的車票(交力坪到阿里山)
1895年(明治28年),日本當局在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取得臺灣之統治權,並著手將開發臺灣林業資源的計畫付諸實踐,派遣河合鈰太郎[書 4]至阿里山地區進行調查。
1899年(明治32年),由嘉義辦務署第三課所差派,駐紮達邦社區(今屬嘉義縣阿里山鄉)負責監工第一駐在所的石田常平,於2月經十字路到達二萬坪(今有二萬坪車站),在附近發現廣大檜木林(黑森林)。[14][15]因呈報嘉義支廳辦務署長岡田信興並轉報台南縣知事的描述過於粗略,借調台南縣技工小池三九郎接手調研。小池上溯清水溪進行調查,後在石田的指引下,從十字路進抵檜木林所在,繼而開始調查、開發,以及爾後長久的經營事業。小池向台灣總督府的匯報引起重視,因此在正式文件中將小池列為阿里山檜木林發現者。





在日本統治時代,當局藉該鐵路運出大量開採自該地區之高價值原木(如檜木、雲杉等) ,並將之大量使用於各地神社之建造(如位在臺灣的許多神社,以及位在日本本土的伏見桃山陵、橿原神宮、筥崎宮、明治神宮等) 。[18]此外,該鐵路自營運初始至當地公路通車之前一直是其沿線聚落的輸運要道。


AG-72 wrote:
殖民著收刮被殖民者阿...(恕刪)


全世界都在開發本國資源,這也能大驚小怪的
開發我國林木最多的是國民黨專政時期

日本時期砍伐台灣森林總面積:1萬8432公頃
中華民國時期砍伐台灣森林總面積:34萬4千多公頃

根據林務局出版的「台灣省林務局誌」的說明,民國34年(1945年)國民黨政府來台的第一年,該年的森林伐採面積就高達2萬5243公頃。不好意思歐,日本統治了台灣五十年,總共才砍伐了台灣森林1萬8432公頃。這個中國國民黨殖民政府來台灣的第一年所砍伐的森林總面積就已經遠遠超過日本時期五十年的總和

國民黨把台灣林木外銷最多的國家就是日本

「台灣省林務局誌」也說明了國民黨統治的第二年與第三年,盜伐的次數就已經高達1222次,光是這兩年被盜伐的面積就高達1萬5166公頃,幾乎也等於日本五十年砍伐台灣森林的總面積量。你就知道這個中國國民黨跟一堆趁火打劫的中國人根本是想錢想瘋了,一來到台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搶盜偷拐通通打包一番再說。

台灣的民間業者看到國民黨這樣子大規模砍森林,乾脆也一起加入盜採行列。結果就變成官商大勾結,一起砍森林的合作事業。你還以為王永慶是賣白米起家的嗎?王永慶就是在國民黨來了之後,靠著大量盜伐台灣森林,賣往日本才致富的。也因為王永慶的過度砍伐而直接導致了1959年的八七水災嚴重災情。

1953年8月,一堆國民黨官員勾結山老鼠與民間業者,在統治台灣不到八年的時間內,就砍了台灣兩千五百棵的原始檜木(這些檜木平均都有數百年到上千年的歷史)。初估就有兩千萬新台票進了這些國民黨官員、山老鼠與商人的口袋(1953年的兩千萬新台幣你知道有多大嗎?)。結果就因為分贓不均,被其他眼紅分不到錢的人給爆出來,才因此起訴了十一個國民黨政府的官員。史稱台中縣八仙山盜林案。

退輔會「森林開發處」從1960年代開始到1990年,三十餘年像過境蝗蟲一樣一共砍伐了棲蘭山區六千多公頃的天然檜木林地,導致於今日棲蘭山區蘭花棲大樹的景觀已不復見。(見賴春標,「搶救台灣最後的國寶─檜木原鄉多少浩劫?」一文)90年代,台灣環保意識開始高漲,全台灣都開始提倡護樹,就只有退輔會這個深藍天龍鬼單位默不吭聲,還在繼續偷偷砍樹。甚至連農委會的官僚都還在替這個只會砍樹的軍方單位護航。可見因為砍樹得到的龐大利益不會只有一個單位分到,根本就是一整串的肉粽。難怪高嘉瑜一開始爆山老鼠,統媒聯合報馬上莫名其妙地把風向帶到鍾小平的曖昧戀情,因為這一串一拉,國民黨的一堆屎糞過往通通都會被拉出來。

台灣檜木林的全面砍伐時期就在國民黨政府戒嚴統治的1950~1980年代。國民黨來了之後把日本時期的三大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與林田山做了全面式的血洗砍伐,也把台灣中海拔的生態系破壞殆盡。國民黨政府與其勾結的商人不但把日本人留下的巨木砍走,還大量開發三大林場以外的所有山林,也造成全面性的生態毀滅與水土破壞。現在遍佈台灣山林中的「伐樹林道」全都是國民黨時期所留下來的,總共2400公里長。這些政府單位跟山老鼠與商人勾結砍樹之後,還會把破壞水土保持的罵名留給當地的居民或是原住民。
ho520 wrote:
全世界都在開發本國資源,這也能大驚小怪的

貼文不附連結..........

殖民著的敗亡
勿忘戰爭







MOOMS
它就黨中央造謠資料 貼連結不就被看破手腳
AG-72 wrote:
貼文不附連結.......(恕刪)


美國投原子彈,讓日本投降
所以我們不該反美,那是忘恩負義
ho520
所以美國很偉大,讓日本嚇尿,你不要反美了
Brian 168
不是舔日本大哥哥就要打敗英美鬼畜?哈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