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00 wrote:
你會拿棍子打自己?你...(恕刪)
boyce2010 wrote:
新加坡是採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擁有土地所有權,在上面蓋組屋,有點類似台灣的國宅,不同的是民眾購買的是房屋使用權,使用期限為九十九年,而新加坡人有八成都住在政府組屋,也算是實現居者有其屋的概念
光是土地都是政府的,所以不能拿來跟台灣比
and yet some people whinge about how autocratic chinese or singapore govenments are
geez, some taiwanese should really make up their mind, more socialism alike? or capitalism?
their preferred polical structure of a country decide regulations that affect them on daily basis
i had someone whinging of how much he despise chinese government because he isn't allowed to 'own' the house and land outright
av8d2 wrote:
銀行緊縮房貸成數就是...(恕刪)
那是我們以為的狀況,真實的情況是真正投資客在房價上升早把貸款借出來了,也就是說對於大戶投資客而言,那是真的風險由銀行承擔,是不知道確實金額有多少,但銀行要沒受傷根本不可能,且銀行有流動性問題,假設明年房價出事了,一般的現象是房價當場大跌,成交量急速凍結,貸款的也不繳貸款了,銀行光這邊的流動性問題可能經營成本或資金成本的壓力就很大,短期調錢的隔夜拆款利率大升,那也是銀行成本,借不到或周轉不過來,最慘當然也是跳票破產,雖然實際會發生最慘的機率不大,但房貸絕對不可能對銀行沒有傷害的,台灣因為監管相對嚴格,可能不會非常慘,但絕對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且傷害不光是銀行,整體房地產相關從業人員起碼幾十萬人,這邊光失業也是大問題
價格還是要控制,上揚過快肯定風險太大,最近都往中南部了,以歷史經驗看,從大都會往山上、海邊、鄉下,電視等廣告開始大量出現,大的建設公司開始籌集現金,都是風險開始很高的時期,這種時機反而大都會、原來住人就多的地方相對抗跌或少跌,別亂貪心那風險很大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