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01對於這次學運多半持反對和痛恨的意見

我去PPT 看過幾篇文章....通常發文者的內容都是懶人包居多

回推的 也都是一 讚啦 要不是就是 XXX是賣台的XXX 在來就是

阿? 怎麼會這樣 超恐布der 等...內容...

基本上不會有什麼 雙方面的探討 遇到反面思考 就是攻間漫罵..

01的人時間可能很多....都會拿一堆文章 一堆理論 來反抗 有時候都打的發文者說不出話來

內傷而死.......


另外 有人說 便宜之外最大的誘因是超恐怖的專業山寨客製化.........

不巧我有朋友在大陸做工具機台的生意.....

會用專業山寨產品的都是一些比較2流的廠家...目的就是要生產一些 也2流

低價的產品.....他經營的是正品日本進口的代理....大型客戶 為了顧品質

顧維修 顧生產的良率....價格是5倍 還是得買單

當然 就我朋友的立場看起來 山寨 跟 正品 其實差不多時間到了 該壞的還是會壞

但是 定單量大的廠商無法承擔 東西說壞就壞 維修費時的風險...寧願選擇高階產品來

確保自己的生產線順利無誤...

實際上....專業的山寨客制化.....其實有不少都是經營正牌代理的廠商 為了牟取更大利潤

自行研發的....其中還包含不少台灣人 所以說 雖然他們都說那是國產的零件

但是其實有不少都馬台灣人的工廠 (幾十年前 台灣才叫做山寨王國 我想大多人都忘了)

coffee681084 wrote:
我去PPT 看過幾篇...(恕刪)


當時台灣是叫做"海盜王國""
山寨是大陸自個發明的名詞~~
M42星雲 wrote:
01為何跟PTT有極大的落差
相信這是一個更有趣的問題...(恕刪)


01比較接近社會現實面
ptt比較接近某一群人的理想面

如果ptt是反映了社會現實面的真實觀點,那現在的總統應該姓蔡,執政黨應該在野
都搞n個月了 快在哪?
什麼時候才要審跟表決呢?
ree33 wrote:
樓主~這邊太多對岸翻...(恕刪)

是不是翻牆進來, 看之前在01他版的發言紀錄就一目了然,不用麻煩你幫別人戴紅帽子吧 !

寂寞公鹿 wrote:
是不是翻牆進來, 看...(恕刪)

說一句很難聽的
反對者的言論都好像複製貼上文
鬼打牆
而最後的大絕招就是
對岸來的.不愛台.賣國.既得利益者
說真的
連我是黑頭軍的我都快聽不下去了

小優尼斯 wrote:
說一句很難聽的反對者...(恕刪)




其實沒有很難聽
任仔 wrote:
小弟不是魯蛇有穩定的...(恕刪)


買房的事情,我記得是行政院長有說過,還是政論節目有人討論過....台灣房價並不會因為服貿開放而造成飆漲,詳情請自行搜尋.

除此之外,僅針對幾點聲明如下:
1.怕大陸吃掉台灣企業,掏空台灣錢財....但別忘了,這種事是雙方相對都可做的.
台灣也可以套住陸企,也可以扣住陸企資產,他們在台灣蓋的房子,買的房子...一樣都帶不走.


2.大陸可以賺台灣人的錢,同理台灣更可以賺大陸人的錢,這也是相對的.
大陸開放給台灣的項目比台灣開放給大陸的多,言下之意,台灣可以在大陸賺更多的錢,台灣市場小,怎麼看都是大陸吃虧.

3.不是很鄙視大陸人嗎?不是很瞧不起大陸人嗎?那為什麼還會怕大陸人來台競爭呢?真是矛盾!

4.你可以選擇不買大陸貨,你可以選擇不光臨大陸人開的店...這是你的自由.難不成大陸人來開店你就一定要上門光顧嗎?

5.你說關稅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台廠要自我提升進步....
台廠固然要自我提升進步沒錯,但那究竟屬於人和的部分,那天時及地利呢?就不用顧了嗎?
為什麼不能在提升自己實力的同時,也拿到關稅優惠,先立自己於不敗之地呢?否則,你認為只有台廠會提升進步別人都不會嗎?如果別國也在做自我提升進步的事,那你台廠還有什麼條件跟人家拼??


應該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而不是把競爭者拒絕於門外,台灣不可以鎖國,而且是針對性的鎖國.
反反服貿的一個女生說過:我們每天準時上學,上課,是為了培養自己的競爭力
那反服貿的人每天在那裡亂,是為了什麼!?

任仔 wrote:
我還是反服貿
就如同很多版友說的事情要看背後的前因後果
服務貿易協定的背後是WTO大力的推動
WTO所提倡的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
...(恕刪)

說的就算有道理。
台灣可以退出WTO,但若只有台灣或只有少數國家不參與自由貿易。
也就是說台灣和這些少數國家出口到別國家的產品都要付關稅,其它國家不用關稅。
可以用你精闢的分析預測一下結果嗎?

我說就算你有道理,表示你不全然對也不全然錯。
從某一個角度看,自由經濟對經濟大國有利沒有錯,但這只是利弊的一個因素而已。
比這更大的因素很多,只舉兩個:
對已開發國家有利,所以WTO的自由貿易規則裡對開發中國家的開放程度較寬鬆;
自由經濟對出超國有利,所以自由貿易的第一階段是國與國談判,一對一談出一個平衡協議,整體也會大致平衡。
另一個是過程的利弊,因為國與國先簽,就會有慢簽和快簽的問題。
如國A和B都輸出電視到C,而A先與C簽自貿,那麼B的競爭力除非大過A很多,不然就會因關稅而無法和A競爭。
A和B的競爭產品有多所重疊時,情況就會很嚴重。



當他無言以對的時候就只能扣人紅帽子了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