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方丈,法號"夢遺" wrote:如果帶自己的家人出去玩,會希望跟自己的家人遇到這種事嗎?消費者保護法?要人家保護你,自己不會保護自己嗎?都是大人了,不會保護自己或家人不要遇到這種事嗎?先問不就好了?這社會就是這樣,自己不會保護自己,再來怪別人不保護自己? 這位大大您好就是不希望看到有無辜的消費者被無良店家欺騙,所以才有這些法規來規範阿!店家能提供充分的價格資訊,讓客人事先知道西瓜汁一杯要價250元,這規定會很過分嗎?
怎麼有人在邏輯上一直跳針明明就是商家沒有標示商品價格資訊在先...才產生沒有問價格而爭執被坑在後怎麼一直跳針質疑沒先問清楚價格...況且價格資訊不是消保法明確規定商家有義務要揭露嗎而有哪條法律條文規定消費前要先問價錢?
就算知道了價錢,最後也是店家說了算,當然用小體字去標示"兩"或"時價"都是店家常用的招數,更不用說這種可以塗改的價表,除非事前都拍照存證,不然帳單一來還是會被宰,就事論事,很多黑店都會宰外來客,有些人覺得店家沒錯,讓這種店家在台灣有增加的跡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年紀越大更應思慮周詳,當您跌倒時是需要別人扶你一把,還是旁人問你為何不看路呢...
對法律來說一般消費模式商家要明標因為要要採"雙方合意"正常方式獲利所以要達成"合意"要件自是需先揭露自己商品資訊如此方能達成該"雙方同意"要件沒有價格這重大資訊是很難成立"合意說"但還是有例外像是無菜單餐廳或大禮包等等之類..已將這不明示部份當成條件對現實面而言法律只是基本規範因為有些場合或方式會有疑慮或"意外"所以主動詢問可多道防線自保避免有其他意外情事糾紛發生如以上所說例外事項不管站哪面兩方都沒錯但請記住你是生存在現實當中麻煩的也是你若光是"鑽牛角"無視人性劣根性與世界險惡將避免方法局限於商家道德身上自己卻完全放棄置之隨口就能解決方式不理程度上能說...有些也是自作自受再多的律法道德約束事後也補救不了你的心情與時間你懶惰商家才"有機可乘"又何苦不問?如是正常雙方認知上差異不就更倒楣無處可討?這跟穿得少走在深夜暗巷之事故機率高低不也如此?過於不及鑽死胡同講道理只是在空談打高空無助現實預防看事不要過於片面流於型式理想了會見樹不見林要你自保不是將責任全加諸於你商家反而不用負責是在說你能依靠商家律法責任外自己多問一句不會死人兩方焦點不一別搞混了另外有的人是...事前想充胖子事後卻被打臉了將事情混淆攪和一起談片面說的不一定是真相是事實人別太鄉愿太信任別人以後吃虧的往往是自己別人只是當新聞與笑話沒有比較厲害
當現實狀況無法要求所有人處處都設想周到時,也只能用最低道德標準來約束了。像這次士林木桶道事件,讓我們意識到消保法「價格揭露」原則的重要性!所以,誠懇的奉勸店家們,多替客人設想,請將商品價格清楚的揭示出來。這麼做除了保障顧客的權益,也保障您自己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