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蘇正德,昨天在食藥署的記者會上說,餿水油吃進嘴裡的只有33毫克,吃了也不足以危害健康;今天他再次出面,堅持自己的說法,認為毒物科醫師,還有學界批評,應該提出具體數據,說吃多少才會有危害,而不是無限上綱,這樣會讓食品產業變成食品「慘業」。>>
他就是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蘇正德,食藥署記者會上驚人言論,說餿水油一天一滴無害,引發爭議,時隔一天他出面,仍舊堅持自己的說法。
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蘇正德:「我是要告訴你,不小心吃到這個油的時候,真的對人體沒有造成那麼大的傷害,不要無限上綱。」
不怕挨罵,蘇正德再算一次,以這半年強冠賣出的24萬7千公斤來算,假設全台灣有一半的人吃到,一個人吃20克,換算一天有33毫克問題油進肚子。蘇正德依過去研究經驗,認為裏頭的黃麴毒素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只有微量PPM。
但毒物科醫師反駁,餿水油不能吃,就不應該進入人體。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你不能說它量,很微量的毒物在裡面,就說它無害,這我不能認同。」
除了毒物科醫師顏宗海,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台大教授李茂生,都不認同吃餿水油會對身體無害,還在臉書上發文,說「吃大便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傷害,但大家也不會去吃」。
全台灣一半人吃到,每個人吃20克,
誰託夢告訴他用這兩個數字去算的?
每個人吃三餐有習慣去的店家,
運氣好的吃不到,
運氣差的可能是三餐都吃到有問題的來源。
先用一個人一天食用油攝取量下去估,
再加上個倒楣鬼worst case做為輔助範例,
每天吃多少就很清楚。
數字不是像他那樣亂發明的,
那叫偽專業,用來唬弄外行人而已。
要說風險低,
只要各毒素含量低於檢驗標準就是低,
超過檢驗標準就開始有風險,
這道理很簡單,
當初制定標準時已經將每人攝取量考慮進去了,
另外再估什麼每人可能吃進多少實在很多餘,
是偽專業無誤。
最後,
他嗆其他人的口氣讓人覺得,
他是在強烈主張不可能致癌,
這種主張有多不專業我前幾頁寫過了。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