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慢慢逐步調高台灣男性薪資 才能讓社會穩定

economic wrote:
這種你寫進去除了不知該怎寫外,電腦就可以判斷?

該怎麼寫,何不讓程式人員去傷腦筋?

不過,您應該是誤解了資料庫系統,
資料庫再強大,也變不成AI,
但是,只要餵夠多資料與規則進去,
它的處理能力可能就足以取代掉許多人事物.

不想被電腦取代,就別「教」它太多事..

cckm wrote:
該怎麼寫,何不讓程...(恕刪)


你怎知我沒找過,雖說不是第一流的,但也是台灣前幾強的,台灣生產線的變動狀態不是電腦軟體可以處理的,也不光是資料庫的問題,那是不一樣的,不是所有人覺得簡單的程序都可以是電腦程序,那是不一樣的
生產在台灣變動的情況那是台灣人比較能做,日本人根本不會這樣改動的,我以前的工作經歷還有跟美國的生管一起工作過,他對台灣可以這樣頻繁的更動生產覺得不可思議,台灣還可以中途改不同成品(要看狀況,少數的可以這樣改),一天可以改無數次,老美一週改沒幾次就快翻臉了,然後任意的亂犧牲客戶,客戶下的訂單也一堆不合理,還有當天要交的,除非有庫存,不然怎可能,像是這種電腦專業程序人員會寫?

我自己雖不敢說多專業,但導入ERP就三次實務經驗(我跟軟體公司的相關人員聯繫),連我要的表格樣式軟體公司都直接拒絕我的要求,更別說你說的那種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我只能說你爸那個年代開銷相對比現在少很多,
economic wrote:
你怎知我沒找過,雖...(恕刪)


生產再複雜, 有氣象複雜嗎?
氣象預測都做得到, 當然一定程度內(你人腦所能控制的)的生產管理一定也能做好,
(雖然不可能要求百分之百, 但只要你輸入的資料夠多夠廣, 預測會越準確)
關於數字管理是電腦的強項, 不要拿人腦來匹敵.

生管軟體, 做不出來可能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 因為軟體人員對程式的掌握度有限.
通常國內寫程式的人, 特別是配給你客制化的人力, 都是不斷進進出出的資淺人員,
面對舊有程式龐大架構其實有心無力, 了解有限.
就算比較資深一點的, 其實也不一定能深刻理解你的問題,
因為大部份的程式人員是資訊工程出身,
沒有受過太多工業工程等學科的訓練.
還有更扯的, 我有看過一個月拿10W的程式人, 其實他只會那一套專利的工具,
問他其他的都不太明白, 連UML都畫不好, 還要我這個資淺人員去指正他設計的問題.

那是之前工作的印象, 也許不能代表全部或現狀, 不過應該差不多.
我會脫離那個工作, 是覺得我們不斷在追求的是資訊技術,
VB 變成 Web 化, 又由 Java 變成 C#, 現在應該又忙著要 Mobile 化了吧?
程式不停地再重寫, 而不是累積工業工程的核心經驗.

非數字性的東西才是電腦的弱項, 例如: 到目前為止, 無論再強大的電腦都不能做出令人滿意的翻譯.
KJI01 wrote:
生管軟體, 做不出來可能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 因為軟體人員對程式的掌握度有限.
通常國內寫程式的人, 特別是配給你客制化的人力, 都是不斷進進出出的資淺人員,
面對舊有程式龐大架構其實有心無力, 了解有限.
就算比較資深一點的, 其實也不一定能深刻理解你的問題,
因為大部份的程式人員是資訊工程出身,
沒有受過太多工業工程等學科的訓練.


就我遇到的, 寫生管軟體的, 都是工管出身的, 不是資工背景的. 我是資工畢業的, 同學在作生管軟體的不太多(幹業務是最多).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DannyHwang wrote:
就我遇到的, 寫生...(恕刪)

ERP軟體中,生管系統其實相對簡單,
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需要客製化的一環,
整套生管軟體打掉重練都有可能..

KJI01 wrote:
生產再複雜, 有氣...(恕刪)


氣象我不太懂,但是以台灣人的習慣,生產管理真的超複雜,氣象起碼不會一天改好幾次吧,生產一天改好幾次是常態,然後一堆不合理的要求要放進去,客戶平常是不來訂單,要生產哪些當庫存那不小成分亂猜的,這個氣象起碼還不少參數是固定的,訂單一來比產能大之外,交貨日期就是今天,老闆一通電話來就是滿足客戶需求(我心裡想的是不然你來),然後就是幾個部門大吵大罵,誰的拉下來換誰的上去,要換到那個時間點、拉多少下來換、……

氣候以我的瞭解是不確定因素雖多,但準確率還不是非常差
生產是實際和最原始計畫能有80%就很強了,我自己的經驗還有不到20%的
反正台灣能在代工生產這一塊生存,那應變能力是台灣的強項,日本的生產是計畫下去八週不動(後來有六週的),下訂單就是八週後交貨那是很常見的,台灣十天內就能出貨也常可以做到(當然得犧牲其他東西)

只要ERP做不到當時預設的那些能力,其他的其實也不太用多說,那些真的進步的不多的(當然有一些)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像是這種電腦專業程序人員會寫?

如果一定要程式人員矇眼寫ERP,
當然什麼成果都不會有,
客製化ERP主角不是程式人員,而是實際操作人員/決策主管,
目標/程序/思考模式清楚,沒有寫不出來的東西.

廠商的對客製化的回應,往往是其它考量..

cckm wrote:
ERP軟體中,生管...(恕刪)


我自己跟一些不同行業的生管交流過,純讓ERP跑生管的比例沒有很高的,除非能計畫不動或計畫變動很少,而台灣的生產狀況常不是這樣,尤其電子產業
要跑生管要合乎內部設計,而實務上是一堆不合乎要求的東西
簡單來說訂單好了,定貨到交貨得在系統設定一個生產時間、但拿到當天要交貨的很常見,這種訂單進了系統是沒辦法跑的,要知道交期客戶不滿意是會砍單的,這種怎可能直接跑
日本人那種生產模式就真的相對可以跑,起碼有幾週的計畫是超過90%以上不會變動的,台灣的狀況不是,老闆一通電話生產計畫就重來了,上了生產線都可以換,這在日本是幾乎不可能的(除非是品質這類狀況,但台灣是某客戶跟老闆熟要插隊),生產計畫還得配合其他東西,物料計畫、設備能力、治具、生產時間、……等等,那複雜度可以非常高,這些都讓真正直接跑ERP的比例降低很多,很多人也是資料抓一抓,人為手動調整做出整個計畫
別忘了跑生產計畫得物料那些不動(不然採購系統跑出來有問題),那在一般時候是不可能的,物料的電腦資料隨時在動,得另外抓個請大家不要操作物料資料時跑

以前TOSHIBA生產NB要六週甚至八週以上,廣達兩週可以開始出貨,台灣能做到就是生產可以彈性很大做來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cckm wrote:
客製化ERP主角不是程式人員,而是實際操作人員/決策主管,
目標/程序/思考模式清楚,沒有寫不出來的東西.


我就做過這些的溝通,目標/程序/思考模式清楚也可以很清楚,但軟體公司不願意做的部分也很多
然後生管的現狀是一堆不是事先考慮的變數(插單、良率、生產時間、機器使用、……等等),彈性變化過大,那些寫進去了也沒用,不然台灣代工那些大廠花幾億,甚至百億來請人寫問題不大,也有自己的程式設計人員,是自己幫自己客制化,但現實是還是很多還得生管人員手動調整

你覺得不服氣可以來直接實戰看看阿,你真夠強,台灣這幾家大廠給程式人員的薪資待遇不會差的,可現實是很多年過去了,生管還是很大成分的手動調整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