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國學者、害死產業,反中資 沒專業、只抹紅

spencerk wrote:
小弟我並非聯發科員...(恕刪)



公司持有的現金部位並非絕對,
還要連帶看看公司的負債比率以及長期現金水位才比較準,
如果是公司員工,
應該不會連最近的負債比率升高跟長期資金佔固定資產比率連續下滑都不知道吧????
起碼買賣股票的人也可以看看財報就知道.....

現金部位高就表示公司不缺錢體質良好,
哎............


還搞不懂的人,
去註冊財報狗後,
拿2454跟8299比比就知道好壞差多少!!!

李等毀 wrote:
公司持有的現金部位...(恕刪)


看到那篇文章來源我信任度就不高了,那邏輯根本有問題,還MTK工程師去找政治人物這種很沒邏輯的也報導,MTK工程師哪這麼有空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小弟誠心發問:
聯發科目前三大法人持股61%,蔡明介持股2.61%
假設紫光取得15%股權之後,以聯發科大股東的身分要求聯發科與A公司在中國成立B公司以拓展在中國的業務;而A公司正巧是紫光獨資成立的一間IC設計公司......

那位聯發科深喉嚨的說法(技術外流)是否成立???
若成立,有辦法可擋嗎???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重點不是消息來源真假,不是科技業有沒有未來,或者是立場問題..
重要的是,"優秀"的人材願不願意留在台灣?
如果能留在台灣,即使公司不行了,那些當時能夠無中生有,開疆闢土的工程師(不是指copy或照抄那種等級的),總有一些會找到其它發揮之處..而且通常那種等級的不一定在乎薪水,因為本來就夠花了,反而在乎的是研發經費或設備能不能發揮所長..
所以應該要有兩個事情要做:
第一,找到"巷子內"的人,不要只是道聽塗說..尤其聽金融或財團界的..人家坑散戶錢是天經地義,他們在乎台灣還是在乎自己賺錢?當然是哪裡賺就去哪裡..可憐的是一般人明明被玩了,還被恐嚇..
所以扣除掉利益相關人物,扣除不專業的人物..其實學界的說法也不是不能參考..
第二,威脅當然還是有,但是要想辦法讓台灣的"生活環境"吸引人材,不只是薪水上面..多聽他們的聲音,也許他們要的是下一代教育要夠好,重於薪水也不一定..能留在台灣我相信還是大家希望的吧..政府應該全力朝這方向做,不是只有被那些經濟數據綁架(也就是財團)..
接樓上

最近很流行穿戴裝置
MIO 一個心跳錶沒有啥功能 3000 起跳
(完全沒有螢幕)
最近 歐司朗因為光學心跳模組而增設 LED

而光學 LED 心跳模組
裡面大概是 LED, 光電耦合器, 電晶體放大元件
(這些東西甚至對岸白牌廠都做得出來)
再加上 UMC
成本大概不用 1000 (對照一下小米手環二代,總成本不用 500 台幣)
當然,這其中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問題(信號太小,易受干擾,不容易在運動時有準確的數據)

這些東西台廠做不到嗎?
不可能做不到
為何晶電在與大陸做殺價虧損競爭時
歐司朗還能自己設 LED 廠(因為他自己也推出了心跳模組,為LED創造出更大的附加價值)

台灣的產業問題,我還是認為那個原因
台灣人本性抗拒風險,固守雁型理論與老二則學
希望就最少風險的方式賺錢,並跟隨美日腳步(相對的,韓國不客氣想要跟上去超前!)
於是,工業取經買設備的,用人用最便宜的,只要能在已知可行的市場賺 3-5% 就行
所以,在資本家只願投資低風險而利潤微薄的產業
以至於薪資水準無法提升(勞務所創造的價值偏低)

這是台灣民族性的問題,不管哪個政黨來結果都會一樣
從教育思想價值觀改變起,恐怕也要數十年至百年才能有轉變
我相信那是聯發科員工出來爆料的 但是不是員工到候選人辦公室討論

而是打電話或是傳真或是寫E-MAIL給候選人 請候選人出來說話 因為正值選舉期間

候選人比較有新聞熱度 不然就算是聯發科員工匿名爆料給蘋果 可能也沒人鳥他

至於到辦公室討論 不就是候選人臉上自己貼金的抬價說法

聯發科員工爆料給新竹市立委候選人 很不合乎邏輯嘛 一點也沒有 !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iijima_ai wrote:
小弟誠心發問:聯發...(恕刪)


要看誰在董事會取得多數,15%看似贏董事長很多,
其實實際上董事長都會有他的樁腳,
否則他怎麼當選董事長?
要實際去了解該公司董事席位的分配,
並且看內部的派系分布
才知道15%的人有沒有主導權
光是政府的持股,可能就超過15%很多了

晴耕雨讀123 wrote:
重點不是消息來源真...(恕刪)


想太多,工程師人才留不留台灣,還是要看產業或企業賺不賺錢
10幾年前大陸早就已經開台灣幾倍薪水在挖人
但當時大部份優秀工程師都不去
為什麼? 因為當時有員工分紅配股,沒有費用化,課稅很低
所以當時台灣企業的競爭力也是超強
現在呢
工程師可能賺的都沒有金融業多,留在台灣的都是玩金融的
工程師向錢看,當然出走
相對的,台灣企業就要面臨人才出走跟世界競爭的雙重壓力
表現要好當然非常困難.
光看三星,政府全力扶持的企業,現在表現怎樣就知道
問題在於市場,在於競爭
市場是殘酷的,沒人跟你講人情義理
企業想活命,怎樣都不可能放棄大陸這塊大市場
他們光是隨便做個資源回收,都曾經成為大陸首富
所以別再自欺欺人
換成你是企業老闆,怎麼做?
企業最大的工作做就是為股東創造最大利潤
如果你不能從這個層面思考,就沒辦法去分析為什麼大企業那麼積極要西進
更別說有什麼全球布局的眼光
iijima_ai wrote:
小弟誠心發問:
聯發科目前三大法人持股61%,蔡明介持股2.61%
假設紫光取得15%股權之後,以聯發科大股東的身分要求聯發科與A公司在中國成立B公司以拓展在中國的業務;而A公司正巧是紫光獨資成立的一間IC設計公司......
那位聯發科深喉嚨的說法(技術外流)是否成立???
若成立,有辦法可擋嗎??


您想太多了啦,就算沒做過公司治理這塊,看八點檔肥皂劇,或是看八卦雜誌也可以略知一二。

成立分公司這種大事要進董事會討論投票,15%要贏很困難,我相信 MTK董事會投票是有用的,紫光投票輸了不會佔領主席台,佔領了也沒人管他。

就算看在某小股東面子上真的去成立了,還有董事長、總經理、分公司總經理一路管下去,這些人如果做了偏向某位特定股東的事情,會有背信罪的問題,一般有錢人不會去碰刑法,不想被關幾年。

而就算這件事真的發展到這樣,還有底下工程師的問題,如何確定底下工程師真的會乖乖這樣交出去 (只有當事人知道code file真假,董事知道個 pee啊) ?不會上爆上八卦雜誌或社群之類的?邱立委候選人沒事都會遇到 MTK工程師專程拜訪談未來風險了,發生這種事情他不就被攔路伸冤 :)

真的想偷機密資料來複製不是這樣幹的。

ps. 以上小弟都經歷過,除了沒找立委這種事情之外,玩過失敗的 startup會讓人生故事跟垃圾劇情一樣精彩 orz



事後編輯:
其實我對這件事並無意見,我不是M的人,對M的發展也沒蔡董瞭解,但我很討厭一群人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整天在講蠢話相互洗腦,很礙眼。紫光就算買15%又怎樣?日月光跟矽品今天一樣有新聞上報,多看就瞭解了,日月光買了矽品部分股權一點用都沒有,拿不出高價收購就是軟一點去求人配合,人家不配合就是掏出瘋狂高價求人賣股份啊,很少人拿自己的錢來開玩笑,不用假設管公司的人比自己蠢。

是的,那些覺醒青年應該假設自己比MTK高層蠢,沒他們懂MTK的未來。但他們都是假設MTK的老闆比他們蠢沒他們懂,再從這點去開砲。











晴耕雨讀123 wrote:
重點不是消息來源真...(恕刪)



請問你對園區的生態真的了解嗎???
請問你有在公司徹夜工作直到看到太陽又升起才回家盥洗嗎???
大家拼死拼活的工作是為了什麼???
不就是為了能多拿些分紅配股嗎!!!


分紅費用化後影響到的不只是大家的收入,
工作心態也開始大大的不同,
更別說越來越招募不到電子電機相關科系畢業生的事實.

要大家不是為了錢而工作,
那麼請你先以身作則試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