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薪資為何如此緩慢成長?


Jennifer.K wrote:
8年前我一個同事因...(恕刪)

物價到是調得很快...
nomi88 wrote:
國際化VS本土化,中國國家那麼大,一直走向國際化,台灣那麼小,卻一直強調本土化,一直灌輸台灣人台灣有多好.記得十幾年前去新加坡,剛好看到李光耀在電視上發表談話,印象很深,因為他對人民說,新加坡很小,一定要走向國際才能生存,要新加坡人多走出去,鼓勵新加坡人除了英語外,一定要學好馬來語和中文,學好馬來語,是因為要跟鄰國馬來西亞做生意,學好中文,才能和堀起中的中國打交道.在新加坡的夜市裏,擦桌子和點菜的起碼都會說三四種以上語言,同樣是華人,領導人不一樣的格局造就了不一樣的結果.

看到這段,心有戚戚焉...


上星期去新加坡一趟,從機場到旅館的路上,計程車司機正在聽收音機的中文電台。

在那短短30分鐘的時間內,真心覺得震憾,也真心替台灣覺得難過。

節目當時正在討論「新加坡與中國的關係」,而且是用「中文」。

是的,這在台灣是一個莫名的敏感議題...


但是,當天的節目,就是在討論新加坡與中國的關係。

從「正視中國崛起」,

到「中國GDP vs 新加坡GDP」,

到「上海GDP vs 新加坡GDP」。

從「中國對於新加坡可能的誤解,與如何解除這些誤解」,

到「新加坡對於中國的誤解,與如何解決這些誤解」。


主持人與諸位來賓,從各種角度探討這些議題,

他們與聽眾分享他們是如何正視這些議題,

也分析這些事情對於新加坡將來的實質影響。

從頭到尾,沒有聽到一句謾罵,沒有聽到一句貶低他人的話語。

我很久很久很久沒有聽到如此「正面」的中文探討節目。


試想,一位計程車司機都願意去聆聽這種探討節目,

那其他在更高位的新加坡人,又會用什麼心態去面對中國崛起?


反之,今天在台灣,有什麼樣的機率可以聽到這種節目?

就算有,可以想像這會是什麼樣的謾罵/嘲諷/貶低的內容?




當柯文哲說『要超越新加坡』,當時就覺得很諷刺。

而這次的經歷,更覺得這將會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無論是城市的規劃,執法的力道,人民守法的程度,都是台北市目前無法比擬的。

而nomi88兄說的也沒錯,連路邊攤擦桌子的,都會2~3種語言。

在旅館裡面的工作人員,其名牌上也有小小的國旗,用來表達他會的語言...

看到3個語言是很正常的,最多還看到7個...






絕代蝴蝶 wrote:
這是台灣人還活在「...(恕刪)


我是比較偏向市場機制決定

政策、法律那得夠守法,可惜台灣不是,所以制訂了效果打不小折扣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我是比較偏向市場機制決定

政策、法律那得夠守法,可惜台灣不是,所以制訂了效果打不小折扣
做過生意都知道,老闆怕的不是法律,是合約。

不違法就等於合法,而且法律有漏洞可以鑽,合約白紙黑字規範雙方權利義務,還有違約罰則,勞資雙方回歸合同精神,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違約就賠錢。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我上星期去泰國出差,我覺得滿多地方泰國都已經超越台灣了,更別說香港了。

台灣現在會變成這樣都是政客的獨斷造成,說來真的是滿悲哀,這些都是我們自己選出來的人....
以前是大陸那薪資比較低 但現在完全相反了
同事離職去大陸,現在拿的錢是我們總經理等級,不僅錢多還包了一個小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