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下來的古文總是標榜著前人的高風亮節
小女孩沉浸在對古文及前人的信仰與崇拜的世界
有一個老師用他的學識迷惑了小女孩,他以為找到了知音和領導者可以帶他探索古文的世界。因為對文學文人的信任,所以這人做的事都是對的。所以老師把生殖器塞入她口中時,哭著說對不起我不會,用學習作作業的心態彌補她對信任的老師的愧疚。
但愈長愈大,她終於知道這個人並不是什麼都是對的,甚至是在利用她所信仰的文學來逼迫她。她終於知道寫出世界著作的作者不代表人品,但是來不及了,她已經被調教成有性慾的女人。她的世界觀開始崩潰,但還是仰仗著老師是愛她才這樣做的心理建設。
她認識了張愛玲,認識了胡蘭成
把自己的境遇投射到張愛玲胡蘭成身上,去解讀老師這個人和老師對她的看法,但她失敗了,他知道了胡蘭成和老師這種人詭辯的思想,不過胡蘭成寫張愛玲的文起碼是有理解的有愛的,但老師沒有,她知道他寫不出來的,這只是一個贗品假文學之利去迷惑相中的學生,達成他想要誘姦、強暴、性虐待女學生的目的。她並不是張愛玲,她和其他人一樣都只是小周被拿來滿足男人性暴的工具。
一個從小對文學充滿信仰信任的女孩,因為文學,而對她所以為的文人充滿信任,因為熟讀文學中浩然正氣的文人怎麼可能會是邪惡的,應該是她知識不足才不理解的。最後她才知道,文學不等於文人,她被文學給欺騙了,造就了她渾渾噩噩走不出來的一生。
她只能把它書寫出來,找一個出口把它渲洩出來,或許這是最後的解脫,但沒有,這不是最終的路,她還是被困在那裡,不能想了,不要想了,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達成目的了,再見,這個世界。
smilejulia wrote:
她只能把它書寫出來,找一個出口把它渲洩出來,或許這是最後的解脫,但沒有,這不是最終的路,她還是被困在那裡,不能想了,不要想了,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達成目的了,再見,這個世界。
但這段我不認同
請你去看林奕含最喜歡的"鋼琴教師"及她最喜歡的導演"麥可·漢內克".仔細推敲你就會懂了.她終於知道為何會這樣.
所以把麥可·漢內克思想又加進去.
wisdomeye42 wrote:
愛文學的人不會有壞人?我想少女情懷加上涉事未深,導致一個文學奇才的誕生,同時殞沒。非常可惜!(恕刪)
謝謝你的解惑.所以才覺得文學辜負了她們.錯在她想太完美了.所以修正自己.溶入汙點慾望才能更完美.且替李國華強暴她的道德解套.
她以解出來了.但她心中有愛.所以才結束生命.回去當純真的小天使.
阿卓 wrote:
前面內容我非常認同...(恕刪)
阿卓兄,感謝你的分享。
她以解出來了.但她心中有愛.所以才結束生命.回去當純真的小天使.---這是您的珍貴推敲。
我前面的文章,跟您的結論有所不同,但是沒有誰對誰錯,您就姑且聽之。
1.身體被佔有(x度空間的傷害)她恨他
2.心理被佔有(y度空間的傷害)她愛他,但她還是可以愛別人,甚至變成花花公主。
3.靈魂被佔有(z度空間的傷害)她無法再愛別人,在愛情這上面,她不但不能滿級分,還是零分。
----------------------------------------------------------------------------------
她無法再愛別人了----包括她自已,父母,甚至於她新婚的老公。為什麼?
因為她的愛已經耗盡了(她自已認為),誰耗盡的,可以說陳老師,更廣義的說,是陳老師們。
面對全身掛滿了名利獎牌,滿嘴仁義,信口開河式浪漫詩句,荒謬絕倫對愛詮釋的陳老師。一點一滴的將她的愛吸乾。
極少數的強人或許可以重新再拾起對--文學的愛。對讀者的愛。對眾生的大愛。展開重生的自已,告別那一段。但是她已經沒有力氣了。這本書已經是她用僅存的對文學的熱愛,做生命最後的燭光。
我的第三點,靈魂被佔有就是這個意思。無魂有體那是怎樣的一個虛無狀態---葉啟田說像是稻草人。
刺激1995--摩根費里曼在服刑四十年後,面對假釋官有這麼一段
我回首前塵,我想和那個犯下重罪愚蠢的年輕人(四十年前的小摩)說話,試著跟他講道理;但那小鬼早已不知道哪兒去了?只剩下我這垂垂老矣之軀。我必須要面對這個事實,改過自新?甚麼屁詞兒?
什麼救贖,改過自新,現在的林要-----瀟灑揮別過去的林----自信迎接未來的林。




























































































